新農人搞農業普遍容易踏入哪些坑?

新農人搞農業普遍容易踏入哪些坑?

一位經營農場的新農人來問我一個問題。他說他做了一個農場,養雞、種菜、賣雞蛋,他還做了一個很好的電商系統,這個系統能夠直接售賣這些產品,讓客戶實現直接下單。他的苦惱是他系統做的很好,雞和菜也都養的不錯,為什麼沒有人來買、沒有人來追捧?

這個問題暴露了新農人搞農業存在普遍的認知誤區。

第一點,很多新農人進入農業,都認為自己要做互聯網。實際上新農人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沒有認清楚自己的產品是什麼?例如這個新農人,他的產品其實就是雞蛋、雞和菜。他應該把這些產品打包成一個服務,去向消費者售賣,至於有沒有電商平臺、有沒有下單入口這不是最重要的。

換言之,這個新農人用力的方向錯了,不應該將力氣用在研發系統上,而應該用在賣貨上。這幾乎是所有新農人進入農業領域之後的誤區。

第二點,我建議這位新農人賣產品加服務。他可以把養的雞、雞蛋和菜打成包,讓客戶來連續購買五年或者十年的會員,然後他定額給這些客戶回報一些雞蛋、雞和菜,同時邀請客戶去農場進行休閒觀光。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精緻農莊的服務包,就能夠到達穩定的客戶和穩定的收入。

第三點,也是我一直在講的一個點,就是這位新農人要想把這個服務、這個產品賣出去,他根本不需要自己的電商平臺,他只需要找到有流量的平臺,然後在這些平臺上售賣自己的產品。

這三個點歸結起來,我們可以看到新農人普遍存在的誤區——新農人認為做農業需要做的是互聯網。NO,做農業要回到農業和產品服務本身,而不是互聯網。沒有農業本身的產品和服務,互聯網這個工具是沒有作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