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上半年:IP改編趨勢依舊強勁,付費觀看模式普及,盈利需時間

上半年約40餘部國產動畫番劇上線,2018的百番大戰進展如何?

據三文娛不完全統計,2018年上半年共有40餘部國產動畫番劇上線,與2017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並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徵:IP改編趨勢依舊強勁、隨著視頻平臺的佈局展開,獨播動畫數量明顯增加;此外,變現依舊是業界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而從上半年的成果來看,付費觀看模式逐漸普及,商業化的探索也在進行,但實現整體盈利或者突破還需要一定時間。

國漫上半年:IP改編趨勢依舊強勁,付費觀看模式普及,盈利需時間

IP改編熱度不減

在這40餘部國產動畫中,IP改編作品居多,且主要涉及網絡小說和漫畫的改編。

國內的網文市場發展已經相對成熟,網絡漫畫也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因此有較為豐富的IP儲備以及變現改編需求,以完善整個產業鏈的孵化開發。而從動畫製作的角度來看,選擇一個受到市場認可,擁有一定粉絲基礎的成熟IP,涉及動畫項目的製作以及後續播出時用戶流量的導入度存在一定的便利性和優勢。

《斗羅大陸》、《全職高手》等具有較高人氣的小說的動畫改編,無論是在作品的關注度和播放量,還是在後續相關的商業變現上的成績,似乎都印證了IP改編的潛力和價值所在。但並不是說IP改編就一定是成功的捷徑,因為想要打造出優質的動畫作品,涉及IP的選擇,內容的調整,節奏的變動等多個方面,都需要製作方有準確的定位,僅靠原IP的熱度是不夠的。即便是提到的這兩部動畫作品,粉絲用戶對人設、劇情節奏等也提出了不少質疑和不滿。

此外,在上半年的漫改動畫作品中,《快把我哥帶走》、《非人哉》、《我家大師兄腦子有坑》等泡麵番的推出也是亮點之一,憑藉原著的人氣以及有趣情節的動畫呈現等,都取得了不錯的反響。

國漫上半年:IP改編趨勢依舊強勁,付費觀看模式普及,盈利需時間

從上半年國產動畫番劇題材盤點的圖表來看,玄幻、魔幻、奇幻類題材較為熱門,且相關作品大多改編自網文小說,男性向動畫依舊佔據主流。但同時與去年同期相比,日常、搞笑類動畫作品有所增加,題材也正朝向多元化發展。

此外,多元化的動畫內容也正在繼續向海外輸出。上半年,《一人之下》第二季日語版、《靈契》第二季日語版,《凸變英雄LEAF》等都有在日本開播,其中《凸變英雄LEAF》採用中日雙語配音,也是中文配音動畫首次在日本電視臺播出。而4月開播的《刺客伍六七》,作為一部在題材以及人物上,均與用戶傳統印象的國產動畫有很大不同的作品,入選了2018法國昂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系列動畫”主競賽單元,這也是近幾年唯一入圍的國產原創動畫作品。

探索動畫更多的變現模式

變現是2017年國產動畫的主要關鍵詞之一,來到2018年,依舊是熱點之一。越來越多的動畫採用付費搶先看或者會員搶先看的模式,也有作品如《雄兵連之乾坤篇》等嘗試劇集播完後全部轉入僅VIP觀看的模式,付費用戶和收益也較為理想。

總結來看,目前國內動畫的變現方向主要有一,平臺的付費分成、廣告植入及點擊分成;二,相關衍生品的開發;三,授權影視真人劇等。

天工藝彩的創始人鄒龑告訴三文娛,目前國內漫畫行業集中出現付費觀看的趨勢,未來國產動畫,尤其是高品質動畫大面積的付費觀看應該也會成為一個主要的收入模式。在動畫播出的同時,就能夠收到一定的回報。而縮短變現週期,對動畫公司以及整個行業的發展都是有利的。公司旗下的原創3D動畫作品《末世覺醒之入侵》在採用會員搶先看付費模式的同時,考慮到作品本身科幻戰爭題材的特點,也有和穿越火線合作,開發相關的專屬周邊。

此外,嘗試動畫中植入廣告以及動畫角色代言也是多元化的變現方向之一。以《全職高手》為例,通過臺詞道具植入劇情、定製廣告、角標廣告、暫停廣告、中插廣告等不同方式,該動畫和麥當勞、脈動等廣告商都有合作,憑藉極具創造性的營銷場景設計也成為了行業典範。2018年上半年播出的《斗羅大陸》,同樣嘗試了類似的合作營銷模式,通過和康師傅綠茶的跨界合作,也給予了動畫作品更多商業價值,如將綠茶的實物以及商標融入在劇情中,動畫的主人公與綠茶的IP形象進行互動等。

總的來講,作為一個高投入的產業鏈環節,動畫製作的變現如果僅依靠後端遊戲或者影視來實現,週期過長,且不確定性因素太高,因此,無論是平臺上的付費觀看、圍繞動畫品牌價值進行的多元化營銷等,都是探索動畫更多變現模式中的重要環節。

資本介入下的動畫市場變化

近兩年,資本大規模進入包括動畫行業在內的二次元市場,助力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加快了自身的佈局以及加劇了產業的競爭。從上半年國產動畫番劇盤點的表格中也可以看到,各平臺的獨播作品數量相比去年也有所增加。

以各視頻平臺在動漫領域的部分佈局開發為例,騰訊視頻近兩年在國漫方面扶持或合作了超20家合作公司、7個優質原創IP,也更多的參與到項目的投資和出品中,在今年國際動漫節上舉辦的發佈會中,新發布了包括《完美世界》、《雄兵連之諸天降臨》、《默讀》等在內的數十個動畫項目,並宣佈了包括《斗羅大陸》第二季等多部此前早就備受關注作品的定檔時間。

愛奇藝在上市前,僅二次元自制動畫項目就已經上線 5 部劇集共 12 季,總製作量超過1800分鐘,上市後也繼續在動漫布局方面發力,計劃通過“輕春聯盟”“晨星計劃”及“蒼穹計劃”等,加強與產業鏈各環節的合作聯動。今年也將陸續上線《四海鯨騎》、《狐狸之聲》、《邪王追妻》等十幾部青年及兒童動畫作品。

一方面是資本方的投入和佈局,推動了國產動畫領域的發展和更多作品的產生,但具體成績如何,還需理性看待。因為從變現情況來看,是有成功的案例,但行業的整體盈利還需要時間。

超神影業的創始人劉懷告訴三文娛,談及國內動畫市場的發展,其實上半年恰恰是幾年前資本大規模湧入後的一次成績單,但其實發現動畫端的變現還未達到合格的程度,因此大家紛紛開始尋求真人劇渠道,很多IP作品在佈局初期,就朝著真人化的方向在做,以至於動畫本身的題材、想象力等反而顯得很單薄。動畫類公司依然只是其它產業的產業鏈條裡的一個小環節,市值也不夠高。國內仍然需要一部極具市場號召力的成人向動漫出現,它的影響力不應該只限於二次元,只有這種量級的作品出現了,才能算是打開了一個真正的局面。

如今,百番大戰的進度已過一半,緊接著到來的暑期檔,又有多部備受關注的國產動畫番劇即將亮相,下半年的國產動畫又將取得怎樣的成績,是否有現象級的作品誕生,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