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一貧如洗被離婚,後官至九卿,榮歸故里時前妻羞愧自殺

宋皇帝趙恆曾作詩說:“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勉勵天下學子努力讀書;《三字經》中也有“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更以真實的歷史人物來勉勵學子苦讀。

此人一貧如洗被離婚,後官至九卿,榮歸故里時前妻羞愧自殺

其中《三字經》中的“如負薪,如掛角”這前半句說的就是漢朝的窮破書生朱買臣,以上山砍柴維持生活,每天邊擔柴邊讀書。“掛角”則說的是隋朝李密放牛時,把書掛在牛角上,有時間就讀。李密,隋唐間的人物,大名鼎鼎,大家都不陌生,但朱買臣這個人大家應該就比較陌生了。

大家沒聽過朱買臣,但一定聽過一個成語——“覆水難收”,這個成語典故的歷史原型就是朱買臣被妻子崔氏鬧離婚的故事。故事裡大意是說窮破書生朱買臣和妻子崔氏結婚後起初恩恩愛愛,過著幸福的生活,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朱買臣依舊窮破不堪,他的妻子崔氏漸漸的厭倦了這種清貧的生活。崔氏對丈夫朱買臣的態度也開始惡劣起來,每日說話尖酸刻薄,瞧不起朱買臣那副窮酸樣。朱買臣知道自己時運未到,於是好言撫慰妻子再忍耐些日子,但崔氏一天也不想再忍受下去,每日吹毛求疵,終日數落朱買臣。

有一日,天降大雪,十分寒冷,崔氏逼著朱買臣上山砍柴;被逼無奈,朱買臣只好忍飢挨餓,冒著寒風上山去砍柴,朱買臣想著多砍些柴,多賣些錢,這樣可以討妻子崔氏開心些。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崔氏之所以逼著他去砍柴,是因為崔氏已經暗暗聯絡好了媒婆,為自己物色了一位家境富裕的張木匠。崔氏趁著朱買臣去砍柴之際,和張木匠相親,定下了婚姻。

朱買臣砍柴回來後,本以為妻子會高興,不料崔氏給他提出離婚,要改嫁張木匠。朱買臣央求崔氏再忍耐幾年,自己定會時來運轉,到時榮華富貴,好好報答她。但崔氏已經決心和朱買臣離婚,改嫁張木匠,朱買臣不同意,崔氏就哭哭鬧鬧,逼著朱買臣寫下了休書。崔氏改嫁給張木匠後,過上了相對富足的生活,很是開心得意。

不過,過了沒幾年,漢武帝劉徹因朱買臣有才識,封他做了太守。此時,崔氏心想做木匠的老婆肯定沒有做太守的老婆過的舒服,於是又拋棄了張木匠,蓬頭垢面的跑去找朱買臣恢復婚姻。此時,已被封為太守的朱買臣騎在高頭大馬上,百姓夾道歡迎,對跪在地上央求復婚的崔氏若有所思。片刻,朱買臣讓下屬端來一盆清水潑在地上,告訴前妻崔氏,若她能把潑在地上清水收回盆中,他便復婚。崔氏聽聞後,羞愧難當,於是上吊自殺了。

此人一貧如洗被離婚,後官至九卿,榮歸故里時前妻羞愧自殺

朱買臣藝術形象

這就是覆水難收的故事,故事裡的人都是真實的,不過故事情節和歷史現實有些出入。朱買臣,吳縣人,今江蘇人,漢武帝劉徹時期的大臣,位列九卿。朱買臣家中一貧如洗,但他很愛讀書,直到四十歲還是個落魄書生。漢景帝時期,吳王劉濞以誅晁錯為名,聯合各諸侯擁兵造反,史稱“七國之亂”。朱買臣和妻子為了為了逃避戰亂,背井離鄉的跑到了今杭州建德下涯鎮,在人煙稀少的深山裡搭了個茅草屋,夫妻二人以上山砍柴為計。

夫妻二人終日上山砍柴,然後挑到山下市場上去賣,換取的銀錢來買一些米麵、生活用品,生活過得很清貧。雖然過的清貧,但朱買臣終日不忘讀書,而且他還在挑柴的途中背誦詩文,大家都嘲笑他是個書痴。他的妻子見大家嘲笑,便勸說朱買臣不要再背誦詩文了,朱買臣一聽反而更加大聲的背誦,和唱山歌一般,搞得大家都來圍觀看笑話。他的妻子頓感羞愧,於是要和朱買臣離婚。

朱買臣便對妻子說:“你別看我現在是個窮書生,他們都嘲笑我,我到五十歲時一定會大富大貴,你已經跟了我二十多年,現在我都四十多歲了,再和我辛苦幾年,一定好好的報答你。”他的妻子執意要和朱買臣離婚,憤怒的對朱買臣說:“如公等,終餓死溝中耳,何能富貴!”在朱買臣的妻子眼中,自己的這位丈夫早晚都要餓死在溝壑之中,跟著他怎能富貴,於是執意要和朱買臣離婚。

朱買臣念著幾十年的感情,不願和妻子離婚,一直央求妻子留下再等自己幾年,他的妻子見朱買臣不肯離婚,便大哭大鬧,鬧得朱買臣不得不寫下休書,妻子拿到休書後趕緊離開了這個破草房,不久就改嫁了。妻子走後,朱買臣依舊如前,砍柴讀書,還大聲背誦詩文。有次,朱買臣揹負乾柴,正在山林中的墓中行走,恰遇妻子和新任丈夫上墳,他的前妻見他又冷又餓,於是拿了些吃的給他,他很是感激。

此人一貧如洗被離婚,後官至九卿,榮歸故里時前妻羞愧自殺

被離婚後的朱買臣在朋友的介紹下,謀得了一份差役的工作,恰巧郡裡派朱買臣跟車去京城彙報工作,於是,朱買臣跟著押送輜重的官車來到了長安。在長安的皇宮門口,朱買臣又恰逢遇到了已經官至中大夫的同鄉嚴助,並且此時的嚴助很受漢武帝劉徹的賞識。在嚴助的引薦下,朱買臣見到了漢武帝劉徹,朱買臣幾十年如一日的苦讀,對《楚辭》、《春秋》等很是精通,漢武帝劉徹恰恰很喜歡這些,漢武帝便封朱買臣為中大夫,和嚴助一樣,陪侍在自己左右。

後因東越王反覆無常,屢次反叛朝廷,朱買臣為漢武帝獻策被採納,漢武帝便封朱買臣為會稽郡太守,讓他回到老家去做官,榮歸故里,而且漢武帝還特別對朱買臣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今子何如?”

漢武帝知道朱買臣在發跡之前受了不少白眼,所以特意讓他衣錦還鄉,在同鄉、舊友面前出人頭地。朱買臣作為朝廷命官,趕赴會稽郡上任,隨行人員敲鑼打鼓很是威武,昔日看不起他的人都來奉承迎接他,就連會稽郡的官員聽說新太守將到,也趕緊徵召百姓修整道路,列隊歡迎朱買臣。

朱買臣坐在前來迎接他的大車上,同鄉、百姓紛紛向他招手示敬,而他的前妻及丈夫正好也在修路,朱買臣看到後,念及多年的感情,還是停下車來,叫侍衛把前妻和她的丈夫放到後車上,一起送到了太守府,安置前妻和現她的丈夫住在太守府,每日為他們提供豐盛的食物和各種華麗的衣物。

朱買臣的前妻在太守府豐衣足食的過了一個月,雖然穿著華麗的衣服,吃著山珍海味,但心裡不是個滋味。暗想自己之前和朱買臣過了二十多年的清貧生活,這剛和他離婚沒幾年,朱買臣就升官發財,衣錦還鄉了。而且此時的朱買臣又有了年前漂亮的嬌妻,沒有和朱買臣過一天的苦日子,現在卻每日無憂無慮的做著太守夫人,想盡了榮華富貴。而這些榮耀和富貴應該是屬於她這位糟糠之妻才對,不料現成的便宜被別人給撿了,此時此刻,朱買臣有了新妻,而她又有繼夫,終不能再回去做朱買臣的夫人,和他享受富貴了。想到此,朱買臣的前妻崔氏很是懊惱和羞愧,便上吊自殺了。

此人一貧如洗被離婚,後官至九卿,榮歸故里時前妻羞愧自殺

朱買臣讀書檯

前妻崔氏自殺後,朱買臣給她丈夫銀兩,讓他好生把崔氏給安葬了。待及東越被平叛,朱買臣因功被徵召到朝廷做了主爵都尉,官位列於九卿之中,更是名譽鄉里,後來朱買臣砍柴苦讀的事蹟就被作為激勵學子苦讀的典故,朱買臣和前妻的恩恩怨怨,就被改編成了“覆水難收”的故事,流傳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