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一族注意力,不是哪裡都可以肆無忌憚的瘋狂了

近些年來,粉絲在機場“圍追堵截”明星的場景並不少見,而他們追星行為隨之帶來的問題更是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甚至被網友們稱為“粉絲機鬧”,令機場、旅客和航企都頭疼不已。

追星一族注意力,不是哪裡都可以肆無忌憚的瘋狂了


不過,這一次,再想上演“粉絲機鬧”的粉絲們可真的要注意了!7月11號,一份民航局關於“加強粉絲接送機、跟機現象管理”的通知在網絡上曝光,其中提到因為近期“粉絲跟機”、“粉絲接送機致航班延誤”等現象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及治安秩序,要對此加強管理。《通知》中指出了三點具體的管理方向,包括嚴格內部人員管理,防止洩露信息,做好治安預警防止聚眾以及對於“跟機”的嚴格杜絕。
追星一族注意力,不是哪裡都可以肆無忌憚的瘋狂了

儘管《通知》中並未對粉絲“機鬧”的類似行為做出明確規定,但它的出臺無疑被視為民航局決心規範整頓“粉絲機鬧”的強烈信號。關於《通知》的相關規定,網友們都是連連點贊,其中還不乏很多粉絲。還有網友在評論中留言,描述曾經遭遇粉絲機場瘋狂追星的場面,簡直堪比電影大片。

追星一族注意力,不是哪裡都可以肆無忌憚的瘋狂了

然而,這樣類似的場景卻幾乎每天都在機場上演。“粉絲機鬧”頻發,場面堪比電影根據相關信息顯示,以首都機場T3航站樓為例,2017年航站樓有記錄的粉絲警情就達20起,粉絲規模都在50人以上;今年有記錄的粉絲警情已達7起。據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在T3航站樓,平均每兩三天就有一次粉絲接機。韓國明星在國內火熱時,最多一天能來十來撥接機粉絲。為了能夠近距離接觸自己的偶像,粉絲們機場追星也“套路”滿滿。比如,買經濟艙全價票或者頭等艙全價票再退票,等到近距離接觸明星後就撤離機場,這樣就可以在VIP貴賓室中近距離見到自己的偶像。甚至堵塞、強佔值機櫃臺、安檢通道、登機口,就為了能夠和自己偶像多近距離接觸一會。不過,這樣追星行為的後果卻十分嚴重。


追星一族注意力,不是哪裡都可以肆無忌憚的瘋狂了

粉絲追星致航班延誤

今年5月,粉絲追星致航班延誤,一時成為了微博熱搜榜上的熱門話題。原來,在從虹橋起飛的某航班上,20多名粉絲為了近距離接觸乘坐該航班的偶像,竟全部買了機票進行全程追蹤。並且為了拍下自己偶像的一舉一動,還堵在登機口。最後迫使飛機航班起飛延誤超過兩個多小時。據同乘一個航班的劉女士描述:“起飛後,經濟艙的粉絲齊刷刷奔向頭等艙;等航班落地滑行時,粉絲們又不聽勸阻起身堵在了機艙出口。”


追星一族注意力,不是哪裡都可以肆無忌憚的瘋狂了​​

2015年,為一睹韓國偶像風采,10名年輕粉絲在浦東國際機場購買出國機票並辦理出境手續,為近距離接觸偶像,竟故意滯留口岸限定區4個小時。如願以償後,再以“沒趕上飛機”為由要求註銷出境手續。其中一名女孩得知有兩個偶像團體從浦東機場出發後,竟非法滯留長達七個小時。最後,上海邊檢站以擾亂口岸限定區域的管理秩序,對十名女孩處以行政處罰。

2015年10月,杭州蕭山機場,為了能夠一睹自己偶像真顏,在機場等候的粉絲們瘋狂前擁,結果導致機場接機大廳前的玻璃防護欄被硬生生擠碎。根據現場網友爆料,不少人被玻璃扎到,受傷流血。所幸的是,受傷粉絲多為表面輕傷,現場也未造成踩踏事件。據相關人士預估,該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2萬元,然而究竟該由誰來負責,卻一時成為難事。

粉絲追星本來屬於個人行為,然而個別粉絲為了追星未驗登機牌就直接衝進登機口堵門拍照,堵塞、衝擊值機櫃臺、安檢通道,買賣明星航班信息等行為,已經嚴重影響了機場秩序,干擾到航班運營,都可歸屬於“機鬧”行為。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公安局關於維護民用航空秩序保障航空運輸安全的通告》規定:機場內禁止堵塞、強佔、衝擊值機櫃臺、安檢通道及登機口(通道)等11種行為,違反相關規定的,公安機關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給予警告、罰款、拘留的處罰;構成犯罪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給單位或者個人造成財產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而今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關於在一定期限內適當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中也規定:旅客在機場或航空器內實施“……堵塞、強佔、衝擊值機櫃臺、安檢通道、登機口(通道)的;強行登佔、攔截航空器……”等9種行為,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處罰或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將列入“黑名單”限制乘機。此前還未有粉絲因為追星上“黑榜”的先例。不過,《通知》和條例都表明,做出“出格機鬧”行為的粉絲們,未來不但可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也不排除被列入“黑名單”限制乘機的可能。

粉絲追星應理智,機場非法外之地為了給自己喜歡的偶像打call,在不影響其他乘客的前提下,粉絲們在機場歡迎等候其實無可厚非。然而,個別狂熱粉絲不滿足於默默等候在出口,對機場秩序視若無睹的行為卻必將受到譴責。在公共區域,粉絲行為應該理性剋制,避免給他人和公共秩序造成不良影響。同時,個別明星經紀公司為了自己利益暗自在粉絲背後推波助瀾的“私心”行為也應該有所收斂。

據警方披露,很多粉絲的機場接機聚集其實是經紀公司鼓勵並資助的,希望藉此為自己的明星刷“存在感”提升知名度,助長了“貼身式”追星的瘋狂方式。公共安全無小事,機場既不是粉絲可以肆意妄為的追星場,也不是炒作明星的秀場。任何個人權利都不能凌駕於公共權益之上。

作為粉絲,應該理性追星,“多關注作品,少打擾生活”,如此恰恰才能給自己的偶像“加分”,出格的“機鬧”行為不但會影響公共秩序,自己也必將付出應有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