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大波數據足以證明戶外的威力

2016年開始手機超過互聯網,而且數字媒體作為一個整體的廣告收入已首次超過電視廣告的收入。現在,廣告主的預算,越來越向數字媒體轉移,但是,以下一大波新的業界調研,卻足以證明戶外的威力。戶外如能在吃老本的基礎上,再與時俱進下,就完美了。

這一大波數據足以證明戶外的威力

促進線上行動

尼爾森的調研說明,驅動消費者線上互動(如搜索、發朋友圈或微博等等)方面,戶外廣告比其它媒體更為有效,500個被訪者當中,看到戶外採取線上行動的人多達446位。如下圖,其中紅色的是戶外,黃色的是電視、綠色的是廣播、紫色的是報刊雜誌。

這一大波數據足以證明戶外的威力

戶外激發受眾的線上行為,不管是看到廣告後進行搜索、發朋友圈或微博,通過戶外+手機的形式可以輕鬆實現,所以是,現在對戶外創意的要求其實是會越來越高,這樣才會促成受眾的關注與分享,任何時候,都要始終相信創意的價值!

廣告回憶度

由Peter J. Solomon發佈的一項研究表明,與電視、廣播、網絡和印刷媒體相比,人們對戶外廣告的信息回憶度更高。

因為,人們在戶外的出行軌跡基本是固定的,接觸戶外廣告的頻次比其它媒體要多,而且是強制性觀看,觀看次數多了,自然這些信息會潛移默化地被受眾所接受,更容易在做消費決策的時候跳出來。

這一大波數據足以證明戶外的威力

投資回報率

根據Omnicom 集團旗下Benchmarketing專家對媒體投資回報的最新分析,客戶在戶外廣告上花1美元,就可以在銷售上產生近6美金的收入。

戶外的轉化率不一定是當下即時的銷售,而是更大程度上是事後潛移默化的轉化。

戶外花費時間

根據尼爾森2017年對上班族的研究,在10個上班族當中,就有3個是“長途跋涉”上下班的人,他們每週的出行距離加起來,超過了200英里。

想想自己每天花在戶外的時間有多少就知道了,兩個小時算是短的了,根據央視財經頻道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國民大數據,中國上班人群當中每10個人就有一人單程出行時間超過兩小時,往返在路上花的時間超過4個小時。

而這還是15年的數據,現在,隨著城鎮化發展和大城市的擴張,人們在戶外的時間只會越來越多,戶外的價值跟受眾在戶外時間的多少直接關聯。

這一大波數據足以證明戶外的威力

科技/電視巨頭親睞戶外投放

四大科技巨頭,如蘋果、谷歌、亞馬遜、Facebook都紛紛投放戶外廣告。根據尼爾森最新的一份有關海報的調研,與其它廣告(如報紙、網絡、手機或廣播等)相比,戶外海報的信息更容易脫穎而出。

從CTR最新的戶外廣告投放數據來看,電商和科技公司也佔了中國戶外廣告市場花費的大頭。線上公司現在要靠線下來吸引流量,難道這還不足以說明線下媒體的價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