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農注意了,柑橘建園詳細技術要點!

本文轉自:大橘大利(big-ju-big-li) 作者 何文忠/莎莎

俗話說得好:不打無準備之仗,知己知彼方能立於不敗之地。種柑橘同樣如此。在種柑橘之前就要做好建園規劃,選好地,是平地還是坡地,考慮好種什麼品種,合理規劃種植行距株距、灌溉設備、移栽時間、園區劃分等。最關鍵是合理安排建園進度,不要讓水電路這三通基礎影響了果樹正常管理。

一、準備工作

柑橘建園的準備工作主要涉及幾個方面:一看品種,二選苗木,三是排灌系統。先來看柑橘的的品種。

1 看品種

柑橘品種無非分為幾類:

早中熟品種:金秋、金葵

中遲熟品種:砂糖橘、貢柑、冰糖橙(桂柳一號、鹿寨蜜橙)、臍橙、紅江橙

晚熟品種:沃柑、無核沃柑、茂谷柑、馬水桔

柚類:沙田柚、蜜柚、泰國青柚

其他品種

在確定好柑橘品種後,定植前還必須準備好足夠數量的優質苗木。苗木的質量好壞是確保定植成活與否與建園成敗的關鍵。

2 選苗木

果農注意了,柑橘建園詳細技術要點!

幼苗可以分為裸根苗和營養杯苗。裸根苗的根系和枝葉易受損,適應性差。起苗,運輸過程中注意保護根系免受損害。移栽時需要適當進行修根(以免出現根鬚打結)、修剪枝葉(減少蒸騰作用,減少非正常落葉),用泥漿拌根,可在泥漿中加入適量殺菌劑、生根粉,保證土壤溼潤,保證成活率。裸根苗一般推薦春植2-3月份,或者抓住10月小陽春秋植。

營養杯苗的優點是帶土移栽,根系保持完整,適應性更強,定植的成活率更高,而且不受定植時間的限制。但是價格一般比裸根苗貴,運輸成本也較高。移栽時記得去掉營養杯,適當進行抹土伸根,促進苗木儘快生長。

種柑橘,選對種苗很重要,除了要選擇健壯的無毒苗,還有就是砧木的選擇也很關鍵,不同的砧木有不同的抗逆性和適應性。以沃柑和砂糖橘來看不同砧木類型的特點。

用來嫁接沃柑的砧木主要有香橙、枳殼、酸桔等。

枳殼:嫁接親和性好,容易嫁接,掛果早,半矮化或矮化,抗旱抗病能力強。但是容易早衰。

酸橘:直根系較強,抗旱抗病能力強,掛果遲,果實品質好。管理不善容易出現黃化的症狀。

香橙:樹冠大、葉片寬厚,根系深,樹勢強,綜合抗逆性較好,結果晚,後期產量高。

還有別的砧木需要諮詢更專業的人,還到結果2-3年的果園參觀考察,再決定是否使用檸檬、紅桔等砧木。

砂糖橘華南地區應用最廣的砧木主要是枳、紅橘、酸橘三種。

枳殼:可溶性總糖含量最高,裂果率最低,綜合品質較優。耐寒、耐瘠薄、抗衰退病,早結果、豐產,果實外觀性好,果皮最紅。缺點是主根較淺生,壽命相對較短。

紅橘、酸橘:根系發達,細根多,抗旱抗寒,壽命長,適於山地栽培。果皮偏黃,果實稍大,紅橘砧的可食率較高,比枳殼砧木結果晚。

果農注意了,柑橘建園詳細技術要點!

同一品種的樹苗也有等級區分,因此,在買苗木的時候,除了看品種還要看苗木的等級。

果農注意了,柑橘建園詳細技術要點!

主要挑選一級或二級的樹苗,二級以下的樹苗不建議購買。

苗木質量標準:

檢疫合格,且無嚴重病蟲害。

砧木嫁接部位距地面10cm以上,嫁接口癒合良好,表面平滑,已解除捆縛物。

苗木健壯,枝葉健全,葉色濃綠,砧穗接合部的曲折度不大於15度。

根系完整,側根、鬚根基本完好,主根長20 cm以上,且具有2條~3條粗壯的側根,鬚根發達,根頸處不扭曲。

植株直立,有2~3分支。

要注意:不到柑橘黃龍病、潰瘍病病區引進和購買苗木,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苗木,儘量到正規的苗圃買苗,買的時候要看有沒有黃龍病的檢測報告,記得索取發票憑證和簽訂合同,在憑證上註明採購的苗木名稱和砧木。

3 排灌系統

做到旱可灌溉,澇可排水。在大面積建園時必須考慮解決旱季灌溉的水源問題。利用附近河流、水庫、湖泊的水源,也可就地修築山塘或蓄水池。挖排水溝,根據地塊積水情況來確定溝的深度和密度。

前期準備工作做好了,就到了苗木的移栽定植了。

二、移栽定植

桔園在經過開溝撩壕和整梯後,在栽樹前一定要先清除雜草、樹蔸、按規劃劃分小區,平整好土地。不然使低處桔樹主幹埋土過深,而高處桔樹根群易裸露,影響生長,還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耕作管理和灌水、施肥都不方便。

果農注意了,柑橘建園詳細技術要點!

然後確定植株行向,主要考慮採光和透風。

平地桔園:坡度在6°以下的緩坡地,栽植行向為以南北向為好。行間日照時間長,互相遮陰的時間少,冬季冷空氣容易通過,不易滯留產生凍害。採用長方形栽植,每小區行、株都必須對齊,拉成直線。

山地栽樹:坡度在10°~25°的丘陵山地,隨水平梯田走向,按株、行距,每梯栽一行或幾行。按等高栽植,株行間可隨梯田走向而彎曲。

果農注意了,柑橘建園詳細技術要點!

植株行向確定後,再就是選擇株行距。採取寬行密株的種植方式,樹冠定型後,行間尚有1米以上的空間為適宜,確保柑橘樹充分採光和桔園通風透光、減少病蟲滋生。由於潰瘍病和黃龍病極易發生,所以安排一些臨時株。

栽植密度,按畝栽植的永久株數量計,不同品種的栽植密度如下:甜橙株行距3.5~4m×4.5~5.5m(30~42株/畝);寬皮柑桔株行距3~3.5m×3.5~4.5m(40~60株/畝);柚類株行距4~5m×5~6m(22~33株/畝)。

確定好株距,在種植點做記號,橫看、豎看、側看都成行。

血和淚的教訓再次提醒,要趁著天晴把肥料撒下去,還要做好除草的工作。根據每畝用量計算好每包肥料撒施的距離,畫好放肥線,用機器把有機肥和磷鎂肥拉進來,用人工把肥料呈帶狀撒施。回土蓋肥及平整壟面後,肥料呈帶狀均勻分佈在寬1米深0.2-0.4米的範圍。

再來到了種植時間。選擇的苗木不一樣,種植時間也稍有不同,區別在於裸根苗一年當中大半年都可以種:冬種,桂南冬末氣溫開始回暖;春種,全年最佳種植時期是2-3月;秋種,10月小陽春,有利於長根,第二年春梢整齊。而容器苗全年可以種植。

最後是跟定植相關的一些問題。

挖種植坑:深30cm,底部直徑約20cm,挖走大的土塊,挖散成堆的肥料。

裸根苗需要進行槳根和浸葉消菌殺毒,以確保存活率。

定植:

將漿過根的苗放入挖好的定植坑;

填入約5cm高的細土;

把根系往四周散開;

再次填入約10cm高的細土,用手輕壓;

坑內外圍撒施生物菌;

回填細土用手輕壓。

淋足定根水:

自然流水淋半滿樹盤;

用手輕壓樹兜周圍,確保細土充分接觸根系;

再給樹盤灌滿水。

果農注意了,柑橘建園詳細技術要點!

蓋土:待定根水全部滲下去後,蓋一層細土。避免樹苗主幹附近的土面開裂,減緩水分蒸發,平整壟面以便蓋地膜。

蓋地膜:地膜的選擇:厚0.005mm,寬1.2m臨時地膜。目的是減緩水分蒸發和草害,加快土溫回升。

當然,柑橘建園要考慮的問題不只這些,還有道路、打藥系統等等。建園前做好規劃,謀定而後動,在真正著手前要將所有環節再捋一遍,避免百密一疏,造成一步錯,步步錯,給後期增添很多麻煩。

用網上看到的一首打油詩結束這篇文章。

果農注意了,柑橘建園詳細技術要點!

果農注意了,柑橘建園詳細技術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