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鴻尾:正風反腐獲「重生」

盛夏時節的閩侯縣鴻尾鄉,一派如火如荼的生產建設場景:全鄉工藝品廠家60多家,年工業總產值超35億元,福銀高速鴻尾互通、穆源溪整治工程等一大批省市縣重點項目正在建設之中。

“在去年各項工作排名中,鴻尾有多項指標進入全縣前列乃至第一,黨員幹部的精氣神大大提振。兩年來的實踐證明,查辦案件不僅沒有讓鴻尾趴下,反而在正風肅紀中獲得了重生。”鴻尾鄉黨委書記陳韶松深有感觸地說。

但就在兩年前,發生在當地的“拆豬圈”一案,給鴻尾當頭一擊……

“拆豬圈”案發,士氣低落

“當時真想不通!拆豬圈,我一沒貪汙,二沒受賄,怎麼就違紀了?”鴻尾鄉計生辦負責人吳家天對兩年前自己所受的處分,依然激動難抑。

時間迴轉到2014年,閩侯縣根據上級統一部署啟動畜禽養殖汙染專項整治工作,對全縣禁養區內所有畜禽養殖場進行拆除。

由於畜禽養殖場拆除補助標準與養殖戶實際投入有差距,許多養殖戶不願意配合拆除。為儘快完成拆除任務,且當初沒有個案研究的先例,鴻尾鄉部分鄉村幹部在與養殖戶協商時,將豬欄的附屬設施面積折算成實際面積,以此平衡補助標準的偏差。

“變通”之下,搬遷進度大大加快。一味求快,卻埋下了隱患。2015年底,“拆豬圈”案發,因虛增面積2萬多平方米,造成國家財政資金損失上百萬元,當地紀檢監察機關進行立案查處。2016年5月,鴻尾鄉13名黨員幹部因履職不當而受處分,1位分管副鄉長被撤職,5人留黨察看,7人黨內嚴重警告,其中1人還因涉嫌受賄、瀆職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時任鄉財政所所長、包村工作隊隊長的吳家天受到留黨察看處分,財政所所長一職被撤,“當時想盡快完成任務,錢又沒放自己口袋,心裡不服啊”。

“處分決定一出,鄉里的黨員幹部開始對組織信心不足,個個怕擔責、怕問責,能不做事就不做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該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鄒美金說。受此案影響,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跌到谷底,鴻尾鄉2016年度工作綜合績效、社會綜合治理、信訪等多項考評,在全縣15個鄉鎮、街道中排名倒數第一。

認識錯誤 勇於履責擔當

黨員幹部隊伍狀態出了問題,黨委負有主體責任。2016年5月,鴻尾鄉黨委、紀委打出了“提升精氣神、打好翻身仗”的口號。

“鴻尾鄉陳韶松書記多次和我談心談話。”在“拆豬圈”一案中,鴻尾鄉元口村原黨支部書記吳枝雄受到留黨察看、撤職處分,“被處分後覺得自己被組織拋棄了,怕自己和家人被人在背後指指點點、不受待見,心裡很消極。”鄉黨委書記的到來,不僅關心他的工作狀態和家庭生活,還解釋了組織作出處分決定的原因、依據,講明組織並沒有否定他的工作能力,讓他卸下包袱,“一下子就釋然了”。

談心談話,不僅僅只是做解釋,還要引導黨員幹部轉變思想認識。

“想幹事沒錯,錯就錯在少了紀律這根弦。”談心談話後,吳家天開始反省自己一直迴避的錯誤,“自己確實是做錯了,政策沒吃透,把關不夠認真。” 認識到自身錯誤後,吳家天決定放下包袱,重新“啟動”,繼續為鄉里做點事。

為了讓黨員幹部更好地從案件中總結錯誤,提升遵紀守法意識,鴻尾鄉紀委請來了縣紀委幹部、縣檢察院檢察官,開展“以案說紀釋法”系列講座。

“對幹部,既要嚴管,也要厚愛。”鄒美金說,對於受處分的黨員幹部,只要認識錯誤、積極改正、勇於擔當的,鄉黨委按照有關程序,繼續予以重用。在原受處分的13人中,經過組織談話和考驗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的有4人,1人不思悔改、不思進取被調離工作崗位。鴻尾鄉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精氣神重新鼓盪了起來……

處分期結束後,吳家天被任命為鄉計生辦負責人,也是鴻尾村的包村工作隊長,閩侯縣重點項目——穆源溪整治工程需要徵用鴻尾村106畝土地。有了前車之鑑,他在徵地過程中嚴格把關,丈量多少、賠償多少,都嚴格對照規定,認真核查後再簽字。通過做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逐條解釋政策和標準,並向村民們講述自己被處分的經歷,最終取得徵地群眾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目前徵地拆遷已接近尾聲。

不僅是吳家天包片的村,投資近1億元的穆源溪整治工程所涉及各村的徵地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據閩侯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紀檢監察機關至今未收到一起相關信訪舉報。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鴻尾鄉打了一個漂亮“翻身仗”:2017年,該鄉綜治和信訪工作兩項考評均居閩侯縣各鄉鎮第一;綜合績效考評從全縣倒數第一進到第七,在6個半山區鄉鎮中位列第一。

“鴻尾鄉的變化,再次說明了一個道理:正風反腐不僅不會影響經濟社會發展,而且起到了清淤排障的作用,並且從根本上淨化了政治生態,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恆動力。”閩侯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郭建剛說。

(福建日報 記者 陳金來 林捷 姚詩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