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社會組織拿出「繡花」功夫打贏脫貧攻堅戰

引导社会组织拿出“绣花”功夫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小康,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一個不能掉隊。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萊蕪市剩餘的4215名貧困人員,70%以上集中在偏遠山區、80%以上是老弱病殘,這部分群眾無業可扶、無力脫貧,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為此,萊蕪市把工作重心聚焦到特困群體的脫貧解困,在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方面下足“繡花”功夫,逐個破解貧困群眾衣食住醫學等難題,為“後三年和三年後”脫貧攻堅工作打造新“引擎”。

萊蕪市委書記、市長梅建華指出,要改進作風抓落實,把講政治的要求落實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上來,把嚴和實的作風貫穿到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中,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營造風清氣正、實幹盡責的良好環境。對此,萊蕪市對各行業部門採取亮燈督查、專項督查、觀摩督查、晾曬督查、評比督查等措施倒逼幫扶到位。

扶貧攻堅,人人有責。如何調動社會力量加入到扶貧隊伍,成為打好後三年脫貧攻堅,乃至三年後扶貧鞏固工作的重要一環。

萊蕪市出臺《關於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實施方案》《萊蕪市“青春扶貧 溫暖嬴牟”志願服務行動實施方案》,開展了“青春扶貧 溫暖嬴牟”志願服務行動,動員200多家社會組織、上萬名志願者參與脫貧攻堅,服務全市189個省定、市定貧困村和貧困人口較多的插花村中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併為參與志願服務的志願者,統一購買人身意外保險,年底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對幫扶成效突出的社會組織予以表彰。

同時,萊蕪市還向328名市外萊蕪籍優秀人才發出倡議,動員他們充分利用各自的知識技能、人脈網絡、社會資源,為萊蕪的扶貧事業添磚加瓦。

“孝德養老”基金設立後,子女間的計較少了——

200元孝心款引發的“槓桿效應”

記者 於向陽 通訊員 張鴻儒 趙冰

事情發生在萊蕪市萊城區和莊鎮張家臺村,主人公是老張。今年7月初,他的銀行卡里打進了1440元養老錢。

張家臺村地處偏遠深山,是有名的省級貧困村。千百年來,小山村裡一直固守著這樣的觀念:誰家裡兒孫多,老了就能多一份保障。

老張今年89歲,是山溝溝里老實巴交的農民。和莊鎮與淄博市博山區相鄰,過去,和莊人多到博山討生活。年輕時的老張並不窮,平時種些玉米、花椒,閒時也會進山挖點中草藥,然後跟著同村的年輕人到博山集市上售賣以貼補家用。

在老張記憶裡,不是挑水、澆地、除草,就是爬山採藥、進城趕集,就這樣撫養起了三兒三女。在旁人眼中,老張幸福的晚年生活應該是毫無懸念的,而實際上,老張過得並不踏實。

靠天吃飯、土裡刨食,山上的貧困像日出日落一樣恆定。今天是什麼樣子,明天就是什麼樣子,一年365天,似乎一眼就望得到頭。更可怕的是,這樣的苦日子會從這一代傳遞到下一代。貧困時間久了,自顧不暇,親人之間也變得計較、冷漠。

“前些年,100多元的‘新農合’錢,孩子們都不給他湊。”村“兩委”成員這樣提及老張家的情況。因為貧困,老張成了子女眼中的“燙手山芋”,誰也不願意接。

2015年,扶貧奔小康步伐開始加速,萊蕪的幹部群眾都在為早日脫貧幹得熱火朝天。當年6月份,萊蕪市委組織部為張家臺村派駐了第一書記,多挖井、發展光伏發電,建設文化廣場。老張一有了閒就串村子看景,“這跟過去還真有點兒不一樣。”老張說。

村民日子寬裕後,許多事也發生了變化。今年,萊城區又推行農村孝德扶貧工作,專門設立“孝德養老”基金,針對貧困人口中年滿60週歲的老年人。按照每位貧困老人每月100元、200元兩個檔次,基金在子女上交贍養金的基礎上給予20%的補助,100元、200元檔次的,補助後分別為120元、240元。子女將贍養費交到村裡,之後統一交到各鎮經管站,按照要求政府從基金裡拿出補貼,補貼後的贍養費再通過村裡,打到老人的專用賬號上。

讓老張欣慰的是,這次子女們都積極主動,按照每月200元的標準一次性交齊了半年的養老錢。“我手頭不光是多了養老錢,這孩子們之間走動還多了哩。”老張對記者說,“村裡跟我說,年底還會有1440元打給我。”

“基金的設立和運行,形成了政府、社會、家庭合力孝敬老人的‘槓桿效應’,引導子女積極履行贍養義務。”萊城區扶貧辦主任張濤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農村的問題還是要靠發展來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