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進程再提速 2345星球聯盟助應用落地

“區塊鏈3.0時代,星球聯盟要做的就是為普通用戶的每一次上網行為賦予價值回報”寇傑毅話音一落,臺下與會人員紛紛點頭,相互間討論,“原來上網還能獲得價值回報!”

​這一幕場景發生在近日由2345星球聯盟在北京主辦的 “區塊鏈落地場景研討會上”,臺上演講的是二三四五星球聯盟事業部負責人寇傑毅。這場研討會吸引了不少區塊鏈的研究人才和媒體記者。如算力智庫創始人燕麗、布比區塊鏈創始人&CTO王璟、公信寶市場總監範晨易、艾瑞諮詢首席分析師李超以及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們。會上,大家就 “區塊鏈3.0時代,技術如何實現落地應用”做了深入的探討。

區塊鏈進程再提速 2345星球聯盟助應用落地

與會嘉賓們表示,區塊鏈1.0時代主要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幣階段,更多的是起到一種分佈式記賬的作用;2.0時代則是以以太坊為代表的智能合約階段,利用去中心化的虛擬機來處理點對點的交易;而3.0時代則是區塊鏈技術全面應用的時代。

​區塊鏈促進行業變革 賦能實體經濟

​區塊鏈進入3.0時代,將著力賦能實體經濟,其在各個行業落地的同時,也將大幅度變革各個行業。那麼,什麼樣的領域更適合區塊鏈賦能呢?

​寇傑毅表示,區塊鏈3.0時代,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可以深入應用到社會管理、文化娛樂、金融服務、醫療健康、IP版權、教育、物聯網、通信等各個領域。而區塊鏈最相匹配的領域,是與共享經濟的結合。

​寇傑毅說:“區塊鏈可以快速啟動和激活共享經濟,共享經濟的前提是規模效應,沒有規模就沒法共享。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共享,企業能將用戶手中閒散的資源利用起來,無需投入大量資金購買資源,這就解決了企業在共享經濟中資源原始積累的問題。除此之外,區塊鏈還可以解決共享經濟中存在的公平性問題,即公平地獲得資源和公平地獲得回報。”

​高盛2017年發佈的《區塊鏈:從理論到實踐》報告指出了七大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其中,“區塊鏈+共享經濟”被放在首位。報告分析,區塊鏈中的信息和數據具有公開透明、無法篡改等特點,可以為共享經濟提供信用保障。

​藉助於區塊鏈及共享經濟理念,2018年初,二三四五從已有業務王牌聯盟業務出發,推出星球聯盟計劃。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分佈式賬本”等屬性,解決傳統互聯網推廣行業所存在的諸多痛點問題,重塑互聯網推廣行業各環節之間的關係鏈條,讓普通網民也可以分享共享經濟的紅利。

​區塊鏈賦能社會需求 星球聯盟促進行業變革

​隨著趣頭條、拼多多等產品的逆襲,我國普通網民漸漸認識到了自身除了能在互聯網獲取價值外,也是互聯網的價值創造者,例如一些用戶的閱讀行為產生的流量價值,分享行為產生的傳遞價值,聊天、下載行為產生了共享價值等。

​然而,現階段大量的上網價值卻被牢牢掌握在一些數據巨頭手中,海量的數據為百度 、新浪、阿里巴巴帶來巨大的財富和權利。但是這些上網價值的創造者用戶卻無法得到任何經濟回報,長此以往,導致用戶參與意願不斷降低,商家推廣難度越來越大。

​除此之外,在傳統互聯網推廣行業,數據報表由平臺方直接提供,推廣者很難參與到數據產生的過程中。長此以往,平臺互信問題、中介化等,也變成了橫梗在推廣者與平臺之間的矛盾所在。

​寇傑毅表示,星球聯盟正是從這樣的社會背景和行業痛點出發,對2345已有互聯網推廣業務王牌聯盟進行分析,以其業務作為切入點,搭載區塊鏈技術,推出2345星球聯盟計劃和2345章魚星球。運用區塊鏈技術的點對點、去中心化、分佈式記賬以及智能合約等核心要素,從根本上解決互聯網行業的諸多痛點問題。

​星球聯盟利用區塊鏈的“分佈式存儲”“共識機制”技術,將降低互聯網推廣的准入門檻,使普通網民也能夠參與其中,共同分享互聯網共享經濟的紅利。

​據悉,用戶通過章魚星球即可加入星球聯盟計劃,成為信任節點,上網時產生的行為貢獻將通過星球聯盟獨創的PoB(Proof of Behavior)算法進行價值估值,獲得相應的工作憑證——積分星。2345章魚星球將流量彙總後,通過二三四五累計的用戶規模效應,可與有流量需求的互聯網公司進行商業合作。流量貢獻方(即用戶)憑積分星就能參與到星球聯盟共享經濟中,依據流量貢獻度的不同,獲取不同的獎勵分配。

​據公開資料顯示,星球聯盟上線京東眾籌便創下了上線3秒破百萬,56分鐘破千萬,最終眾籌金額突破6400萬元的眾籌成績。

​將來,希望能有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區塊鏈落地應用中而非單純的概念炒作,真正讓區塊鏈技術賦能實體經濟,成為行業變革的一把利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