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環保對豬業威力有多大,且看四川省今年上半年降多少

儘管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生豬養殖業的總體供應量呈現增長趨勢,但四川省農業廳的監測報告顯示,上半年生豬養殖量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收縮趨勢。一方面是效益虧損導致養殖戶縮減養殖規模,另一方面則是持續性的環保對於不達標企業的影響仍然顯著。同時,從近兩年的數據看,儘管四川依然佔據生豬供應的“頭把交椅”,但隨著規模化企業數量的增加,以及生豬養殖逐漸向原料產地聚集,四川養殖大省的優勢有所下降。從趨勢來看,四川省依然是我國生豬供應的重要省份,但未來東北、華北地區的養殖量也將形成“三足鼎立”的模式。

1、上半年四川省生豬養殖效益基本保本,養殖量出現下降趨勢

根據四川農業廳監測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生豬價格延續一季度下跌之勢,肥豬和豬肉價格創下近5年新低,豬糧、料比分別創下2010年第三季度以來新低,頭均約虧損210~235元左右;上半年出欄一頭生豬基本保本或略有虧損。受此影響,部分養殖企業開始調整飼養結構,自繁自育場以調整母豬產能、售賣小豬為主,這也導致上半年整體養殖量出現下降趨勢。如圖:

虧損+環保對豬業威力有多大,且看四川省今年上半年降多少

2、虧損+環保=減產,四川生豬養殖優勢逐年減退

除了效益虧損導致養殖量下降外,近兩年政府高壓環保政策也對生豬生產帶來了較大影響。如圖:

虧損+環保對豬業威力有多大,且看四川省今年上半年降多少

可見,即使在2016/17年生豬養殖效益持續盈利,且盈利水平相當可觀的情況下,監測企業的生豬養殖量依然呈現出下降趨勢。JCI分析認為有幾方面的因素:

Ø 散戶比重偏高:根據畜牧業統計年鑑顯示,四川省年出欄500頭以下的散戶/小型養殖企業比重高於其他省份,且全省養殖企業的年均生豬出欄量僅為10頭,顯著低於湖南、河南、山東等省份。如圖:

虧損+環保對豬業威力有多大,且看四川省今年上半年降多少

Ø 養殖成本優勢不高:由於四川屬於西南內陸地區,非飼料原料主產區,玉米、豆粕的採購成本(運費高、運輸難)都高於其他省份。

Ø 東北、華北養殖業的崛起:近兩年來,我國生豬養殖業呈現出南豬北養的大趨勢,整個產業結構向飼料原料主產區靠攏,四川省的生豬供應優勢有所減弱。

Ø 環保壓力巨大:2018年是四川省018年為四川省環境問題整改年,這也意味著中小養殖企業面臨高壓環保政策仍然將處於水深火熱的局面中,雖然不至於出現“一刀切”,但問題企業面臨拆遷/拆除等一系列壓力。

綜上所述,四川省的生豬年出欄量一直位列全國首位,且佔到全國年出欄總量的10%左右,但其養殖規模化程度發展卻不及其他省份。隨著近兩年政府對於環保的不斷施壓和今年上半年效益一度出現深度虧損,四川省整體養殖量出現了下降的趨勢。同時,四川省農業廳的監測報告顯示,目前四川省內部分企業出現壓欄現象,規模豬場成為突出,這雖然可提振短期豬價,但不利後期市場行情發展。

虧損+環保對豬業威力有多大,且看四川省今年上半年降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