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有「白斬雞」,中國球員還有更傳統、火辣的「功夫雞」

這個夏天的世界盃,中國球員們因為“白斬雞”火了。世界盃剛結束,中甲浙江毅騰的劉小龍不負其名,就在中甲第14輪比賽,用一個李小龍招牌式的凌空飛踹動作告訴世界,中國球員不光有“白斬雞”,還有更加傳統、火辣的“功夫雞”。

不光有“白斬雞”,中國球員還有更傳統、火辣的“功夫雞”

古斯塔沃被當場踹翻在地,直接上了救護車,醫院縫了10針,所幸生命體徵穩定。這不是劉小龍第一次惡意傷人,15年足協盃,在對陣安徽力天的比賽中,劉小龍曾因故意踩踏對方,被停賽4場,罰款2萬元。

中國足球素有“功夫足球”的名號,在幾代足球人不懈的努力之下,這一稱號也早於國家男足實現了“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目標。中國人有江湖情結、功夫情結,而中國足球人更甚,“南秦升,北世林,東戴琳、西柯釗、中望嵩”,不僅僅是調侃,更是足球江湖中確確實實提之聞風喪膽的人物。他們的名號絕非浪得虛名,因為那不僅僅是一次劣跡、偶然為之而得的。

不光有“白斬雞”,中國球員還有更傳統、火辣的“功夫雞”

所以,這不是劉小龍初犯,你也別期望他以後汲取教訓,絕不再犯,就像秦升、世林等很多他的前輩一樣,這可能還會成為他在一個酒過三巡的飯局上引以為傲,誇誇其談的資本,在中國這個足球江湖中,他們都喜歡並享受著自己的“打手”角色和彪炳戰績。

探討功夫足球的起源,這是個系統工程,我只想從我的一些接觸和體會談談。1996年亞洲盃前(很多很多年前了),當時國家隊來青島集訓,我在當時青島著名的燒烤街上遇到了徐弘、范志毅、彭偉國,當時已近午夜,彼時我年紀尚幼,見到三個國足大佬,立刻上前索要簽名,三人態度都非常好,當時沒有照片海報,就直接用店家的白板筆在我白T恤上籤了名,然後我坐在他們鄰座聽他們聊天,三人喝著青島扎啤、吃著肉串、吹著海風,得意著如何躲過晚上的球隊檢查,吐槽著戚務生的魔鬼體訓和管理嚴苛(PS:他們聊到郝海東確實是中國球員中十分自律的球員之一),當時的我還頗為他們鳴不平。

不光有“白斬雞”,中國球員還有更傳統、火辣的“功夫雞”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職業球員,之後還接觸過很多職業、半職業和業餘球員圈子,基於這些接觸和了解,發現許多球員,越是職業反而越不熱愛足球,他們自身也因為足球落下許多傷病。

在中國,運動和學業幾乎是無法兩全的,通常他們都在一個相對封閉,充滿戾氣和江湖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人很難改變環境,卻很容易被環境改變。這個封閉、暴戾、江湖的人文環境讓他們沾染很多一樣的生活習慣、踢球習慣,思維模式,他們情緒普遍不健康、自控能力差。新人來了拜大哥,大哥走了立山頭,一代接一代這就是中國足球的人文環境。

中國的職業足球從1994年到現在,搞了這麼多年,球員待遇,訓練環境,醫療條件隨著時代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是這種人文環境卻沒有顯著改善,一代又一代的球員在一個戾氣很重、江湖氣十足的環境中成長起來,下一代吸著上一代的二手菸,然後又把這根菸薪火相傳到下下一代而已。這或許是中國足球在周邊國家不斷進步的情況下,一直“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根源之一吧。

不光有“白斬雞”,中國球員還有更傳統、火辣的“功夫雞”

功夫+足球真的沒搞頭,還是儘快放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