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蘋果大幅減產,價格真的會大漲嗎?

受今年花期霜凍及後期的雹災等惡劣天氣影響,蘋果在近十年來第一次遭遇大面積減產。蘋果在減產後價格是否會上漲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普遍分析“會漲”。但根據今年前半年水果行業的種種“怪現象”來看,漲上一點是正常的市場反應,急速上漲的情況應該不會出現,在蘋果體量驟減的情況下,價格趨於平穩反而成為市場的一種健康狀態。

今年蘋果大幅減產,價格真的會大漲嗎?

一、市場環境低迷影響下,減產未必會誘發高價。

4月份罕見的霜凍,已導致全國蘋果大幅減產。針對桃子、杏、葡萄、櫻桃等開花早或正處於幼果期的早熟水果受凍程度更重,在很多地方桃子、杏與櫻桃幾乎“全軍覆沒”,最初很多專家預測:小眾水果本身面積小、產量少,加之大面積凍害,價格肯定會飛漲,但是,市場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價格與往年幾乎無異,櫻桃價格與去年幾乎持平,唯一不同的是今年價格平穩,在後期並沒有出現往年那樣快速掉價的現象;中農樂記者連續跟蹤桃子市場近一個月發現,桃價格與去年差不多,個別優質的價格能比去年高2~3毛錢,但總體來說,受減產等眾多因素影響,今年客商反而少了。

不僅如此,南北方水果滯銷也成了市場常態。前段時間,鮮桃大量上市時,很多地方出現了桃子滯銷的新聞,“5毛錢一斤沒人要!桃農不得已將上萬斤桃子倒進魚塘”這樣的標題屢見不鮮。隨之,各地新聞報道顯示荔枝、菠蘿、香蕉等大多數南方水果也沒逃過滯銷命運。我國臺灣地區的大多數水果也同樣面臨多年不遇的滯銷困境。

最近,早熟果美八、騰木等開始上市,運城市場價格當前處於2元/斤左右,早熟果在中國蘋果的面積中微乎其微,受災後價格依然如此“冷靜”,由此可想晚熟富士可能面臨的局面同,不否認會小幅上漲,但不會再有很多人預想中的跳躍增長。果農中經常有這樣一句話:早熟果決定了中晚熟蘋果的價格,可見,市場大環境下,減產未必會價高,當下整體消費市場都不甚樂觀,低迷的市場環境下,已然不是減減產量就可走出困境。

今年蘋果大幅減產,價格真的會大漲嗎?

二、全國水果產量供過於求,單一水果減產很難打破價低的尷尬局面。

據瞭解,蘋果、柑橘、葡萄、桃、梨、香蕉等大宗水果,無論從種植面積,還是產量,我國均居世界第一,並且近些年也在不斷增長。全國水果產量整體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況。

很多人分析近些年經濟不景氣,消費水平下降,因此出現了水果滯銷價低的情況,據報道:2016年我國水果栽培總面積為17250千公頃,約為2.59億畝,總產量為28319萬噸,人均佔有量約為217.8公斤,幾乎是世界人均水果消費量(65公斤)的3倍。

今年蘋果大幅減產,價格真的會大漲嗎?

2010年——2016年我國水果消費量情況

從上述圖表可看出,產量在增長的同時,消費量也在呈現年遞增,既然如此,某一種水果的減產為什麼不能改變價低的境況?近些年,隨著生鮮電商、冷鏈運輸的迅速崛起,國內外水果、南北方水果的流通已不是問題,市民的消費也呈現出多樣化,不再受區域限制,記者所住的小區附近一年之內大型水果連鎖超市同時開了五六家,裡面國外水果琳琅滿目;在水果零售攤上也發現,二三十種水果中南方水果就呈現出一多半,隨著水果的多樣化,蘋果即使出現大幅減產,因不是必須消費品,蘋果沒了吃香蕉、香蕉沒了吃桃子,因流通的便利,消費者選擇替代品的機會更多、更靈活。現在已然成為南北方水果、國內外水果的競爭,某一種水果的減產微乎其微,並不足以影響整體供求,也不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價格自然也很難出現飛漲。

今年蘋果大幅減產,價格真的會大漲嗎?

進口水果需求量每年呈增長趨勢,消費者需求呈現多樣化。

三、蘋果期貨量價齊升,理性看待減產

自蘋果霜凍以來,減產帶來的效應一波接一波,尤其是蘋果期貨更是強勢上漲,據5月份證券時報報道顯示,減產後,4月份以來的蘋果期貨上漲超過40%,一個交易日內,蘋果期貨交易量曾達3600億元。截至目前,蘋果期貨減產效應仍然在發酵。

目前各種調查數據顯示,今年蘋果減的幅度在30%~40%,中農樂前期調查蘋果預期減產20%左右,後期雖各地雹災頻發,預測減產仍超不過30%,通過中農樂線下強大的三級服務網絡,調查上萬戶果園發現,雖然陝西、山西、甘肅霜凍較嚴重,但並不是全軍覆沒,調查顯示有一半的村影響並不大;調查顯示雖然很多區域幾乎全軍覆沒,但蘋果產量本身並不是很大,對整體影響自然也小;再加之受凍果園二次開花,後期套袋數並沒預期想象的嚴重。今年相比往年,次果率加大,優果率會減少很多,原因有三:災後冰雹果、霜環果比例大;霜凍後晚花坐果、個頭小、優果率減少;積極性降低缺乏管理,黑點病、鏽病果比例加大。因此,減產要理性看待

有專家分析,需求影響著供給,供給減少價格必然會出現上漲,但是綜上所述,全國水果整體仍然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因此,蘋果減產二三成對於體量龐大的中國水果產業影響甚微。

四、優質優價是永恆的定律,供給側改革源於市場歸於市,期貨投資切不可盲目。

近兩年,中國水果產業供給側改革通過順應市場也摸索出當下果業發展的路徑,順應消費者需求成為一種常態,優果優價成為一種常態,獵奇獵新成為一種常態。當桃農拉著桃子滿街去找客商時,棗油桃等新品種桃子以七八元一斤的高價在地頭被搶購一空;當低質劣質蘋果以1元一斤還在滯銷時,很多優質蘋果以每個5元的高價在銷售;包括現在大型水果連鎖超市裡,國外蘋果的高價態勢很少受國內產量飽合的衝擊;生鮮電商的湧入,方便快捷更新鮮的外地水果成為消費者優先選擇。這些都源於優質品種、獨特口感、新鮮視覺的優勢,也就是“好吃”、“好看”!當下,市場在接受挑戰,果農在接受挑戰,面對當下種種特殊市場環境,果農能做的就是把好生產關,以質優取勝;或者趁此機會調品種、高結構,轉型升級。

近兩年,水果價低滯銷已成為一種市場常態,船大掉頭難,要想度過艱難時刻,徹底改變果業現狀,需要從一二三產業等等環節去造血、補血、換血,僅靠微弱的“瘦身”是難解決大問題。一句話:“飛漲”難再有,平穩最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