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份金融數據點評

央行數據顯示,2018年6月M1、M2分別同比增長6.6%和8.0%,較上月分別變動0.6和-0.3個百分點;6月末人民幣存貸款餘額分別同比增長8.4%和12.7%,較上月分別變動-0.5和0.1個百分點;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84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多增3054億元,社會融資規模為1.18億元,較去年同期少增5902億元;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和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2.73%和2.89%,較上月分別回升0.01和0.07個百分點。

針對於以上數據,我們點評如下:

其一,信貸雖繼續多增,M2同比則再下臺階。轉表的推動以及定向降準令信貸多增明顯,但是社融繼續大規模少增,進而令社融存量增速顯著回落至9.8%,緊信用的態勢仍在延續。信用擴張承壓反應在貨幣端就是M2增速再下臺階。數據顯示,相較於去年同期,新增存款基本持平,於是隨著基數的逐年走高,M2同比增速的回落也就在情理之中。然而,6月份M1同比增速略有提升,其與M2同比間的剪刀差有所收窄。

其二,票據融資仍是主力,各類貸款繼續少增。6月份主導信貸多增的依舊是票據融資,當月新增票據融資近3000億元,較去年同期多增超過4500億元。與此同期,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則分別少增332億元和1976億元;就部門而言,企業和居民部門的中長期貸款分別少增1777億元和199億元,其分別表明企業擴張投資的意願孱弱以及居民購房行為的趨冷。

其三,非標依舊顯著承壓,債券發行有所好轉。6月份非標融資淨減少近7000億元,較去年同期多減超過9000億元,嚴監管緊信用的效果十分明顯,企業融資依舊明顯承壓。直接融資方面,隨著近來信用風險衝擊的暫時和緩,企業債券融資有所恢復,6月份企業債發行近1300億元;然而A股市場的持續走弱則令股票融資繼續承壓,不僅融資規模連續第三個月回落,而且僅257億元的新增融資僅為去年同期的53%。

其四,綜合來看,儘管部分表外融資仍通過轉表以信貸形式出現,但是大量無法回表的融資需求的存在令信用擴張繼續受到壓制,社融存量同比的持續回落就是最好的例證。除了信用供給端的受制,信用需求也同樣較弱,無論是企業部門還是居民部門,其中長期貸款均同比少增,經濟轉型下投資需求的整體萎靡以及“房住不炒”方針對房地產需求的壓制是其核心所在。展望未來,儘管出於應對中美貿易爭端以及呵護穩增長態勢的需要,緊信用的節奏和力度有望得到調節,但是一方面考慮到緊信用方針的堅持以及需求不振對信用擴張的制約,另一方面考慮到基數抬升的制約,M2同比增速仍將維持低位運行。

作者

周喜:S11505110100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