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工程環境,不同的管理模式,效果天差地別!

同樣的工程環境,不同的管理模式,效果天差地別!

同樣的環境,不同的管理模式,效果天差地別

在某地區土建項目中,某大型央企做為總包單位。下面有很多勞務工程公司。同樣的環境下,不同的管理模式會帶來不同的效果。下面說一下兩個勞務分包公司的經營情況。

張山建築勞務有限公司和李四建築勞務有限公司。

同樣的工程環境,不同的管理模式,效果天差地別!

張山公司2016年修建會所和綜合配套項目,建築面積約2萬平米。至2017年底結束。到今年結算時張山公司項目經理自己向總包單位訴苦:鋼筋差200噸左右,再算上欠材料商及人工款項合計虧損380萬。請求總包單位為其調高勞務單價。據說他們在央企總公司也是有關係的,現在魚已經下灘了,雖然你自己去運作總包方會考慮一些,但是虧損已經成為定局。

根據現場瞭解到的情況分析一下。

1、項目管理不專業,盲目答應小班組工價,比如16年有包工頭去幫他們配套項目焊一點止水鋼板就收了2萬多,勞務費用達幾十元一米了。只舉一例,其他木工、鋼筋班組可能也存在類似問題。你自己不專業怪誰呢,各個小分包項目單價總計之和不能超總項目造價,這個是雷打不動的原則問題。

2、現場不設固定庫房,沒有專門庫房管理員。別的公司來拉材料去用,沒有正規手續也放行,只憑一句總包單位領導都同意了就放行。現在來追訴太費時費力。導致200噸鋼筋的材料超耗。2017年螺紋鋼筋均價都上4000多元/噸,這樣一算近100萬元就不在了。所以任何時候加強材料的管理,堅持正規的出入庫制度都是對的。不能省一個管理人員的開支,到時損失就大了。

李四建築勞務有限公司,說說這個公司的情況。

同樣的工程環境,不同的管理模式,效果天差地別!

李四公司在16年總包單位的其它項目上,是高層建築土建上是賺到錢的,估計應該在20%左右。在現在的別墅土建上,由於太分散了,活多量少,場地太寬運輸都費時間。這樣勞務成本就攤高了。預計他們利潤也能達到10%。

他們為什麼都能贏利,簡單說三個方面。

1、管理人員多也負責,除了一個全面負責的管理人員,還有老闆親自上陣。另外還有老闆的兄弟等7名現場管理人員。

2、請了幾名男性50多歲的四川人當材料看管員,因為這個項目的小偷多,一般的小鋼筋容易被順走。還有一個勞務隊交叉施工的問題,材料容易混用,這時材料看管員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別的施工隊去拿他們一點模板都不容易。

同樣的工程環境,不同的管理模式,效果天差地別!

3、超強的勞動力資源整合能力。去年這個項目因甲方原因停工,李四公司放假回家。全部農民工只拿每個月預支的生活費就各回各家了,沒有鬧事情況發生。由於長期跟隨,這些工人都對公司產生了信用,老闆說,你們先回去等,工資隨後就轉你們卡上。工人們就回了,就這麼簡單。據我瞭解這種信用是建立在老闆長期說話算話的基礎上的,言必行、行必果。長期執行下去,農民工朋友自然就相信了。

以上三點就是李四公司的強項,也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

作為工程同行的你,你們公司有什麼核心競爭力歡迎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