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遊記》,艱辛的拍攝之路,而白龍馬的結局體現出人的本性

《西遊記》這部電視劇,最經典的版本。還是由六小齡童、徐少華、馬德華、閆懷禮等人,出演的86版《西遊記》。一經播出,轟動全國,獲得了極好的評價,收視率創造了89.4%的神話,重播次數達到了3000次以上,百看不厭,成為了一部被公認無法超越的經典。這一切都得益於多年前,一位叫做吳承恩的老者,寫下了這部經典的神話小說,這才有了一段段精彩故事,供後人所觀賞。

86版《西遊記》,艱辛的拍攝之路,而白龍馬的結局體現出人的本性

儘管大家都知道《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但誰曾想過這只是目前公認的結果。所以在這裡不得不聊一聊這本書由來,吳承恩從小就展現出了讀書的天賦,不但擅長繪畫,還精通圍棋書法,可謂是多才多藝。很快他受到了人們的賞識,可偏偏就是讀書很在行,與人溝通卻是十分差勁,導致後來官場上的頻頻失意。使得他對當世社會有了一個很深刻的認識,此後吳承恩使用小說的手法來表達對封建社會的不滿和憤懣。前半生的經歷,為他晚年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他50歲左右,寫下了《西遊記》前十回,直到晚年辭官,才正式創作《西遊記》。

86版《西遊記》,艱辛的拍攝之路,而白龍馬的結局體現出人的本性

而86版《西遊記》電視劇,正是根據吳承恩的作品改編而來。在那個年代拍攝電視劇、電影,有一個特色,就是喜歡按照原著來拍攝,所以改動的程度並不是很大。那麼問題來了,《西遊記》講述的是神話故事,既然是神話,必定要使用諸多的特效,以及妖魔鬼怪造型和性格特徵的描述同樣很重要。要是放到現在多加點錢就可以完成了,但是在那個年代想要找一部高清的攝像機都是難題。

86版《西遊記》,艱辛的拍攝之路,而白龍馬的結局體現出人的本性

所以《西遊記》的拍攝過程是十分艱辛的,楊潔總導演也曾說過,當年拍攝《西遊記》難比西天取經,整個劇組也像唐僧師徒一樣,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總拍攝耗費六年的時間,才得以拍攝成功。儘管經歷了重重困難,但在楊潔導演的堅持與努力下,度過重重難關。

86版《西遊記》,艱辛的拍攝之路,而白龍馬的結局體現出人的本性

而在這部電視劇中有一個主演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角色——白龍馬,在這不得不說一下它的經歷,因為白龍馬的一生並不幸運,而楊潔導演在《敢問路在何方》中特意提到了它的存在,甚至在記者面前直接挑明:“實際上那馬是在寫我自己”。我們可以看到在《西遊記》中,唐僧經常騎著白龍馬趕路,所以在整個拍攝的環節當中,白龍馬這一角色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86版《西遊記》,艱辛的拍攝之路,而白龍馬的結局體現出人的本性

因為故事情節的原因,劇組需要不斷的更換拍攝地點,以便拍攝出最好的效果。所以劇組在哪裡白龍馬就得在哪裡,加上拍攝本就辛苦,劇組給白龍馬的壓力就很大,六年之中可是吃了不少苦。但是人是不會在意一匹馬有多累的,在劇組殺青之後,白龍馬沒有了利用的價值,它被遺棄漸漸的年老體衰,以至於在馬圈中連食物都搶不到,不久之後孤苦的死去。

86版《西遊記》,艱辛的拍攝之路,而白龍馬的結局體現出人的本性

白龍馬的經歷從側面也可以反映出,現在的社會現實,沒有利用的空間,就是沒有價值的。沒有價值,就沒有存在的意義,既然沒有存在的意義,那能不能吃飽飯過好日子,也就沒有人去在乎了。這正是當時劇組真實的情況,為了能夠拍攝出最好的效果,東跑西跑只為找到最好的拍攝場景,大部分的經費都用在製作上,所以拍攝速度慢,看不到回報的空間,導致拍攝後期劇組都沒錢來拍攝了,卻還要飽受外界的爭議。

86版《西遊記》,艱辛的拍攝之路,而白龍馬的結局體現出人的本性

但是因為劇組成員的敬業,寧可啃著白饅頭過日子,也要把這部電視劇拍攝出來的這種精神。才使得《西遊記》成為了無可替代的經典,就算是後來翻拍劇無數次,都無法老版《西遊記》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