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建築會說話:民間木工匠師揮斧刨料對古建構件進行精雕細琢


中國古建築擁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在世界上也是獨立的體系,以木結構體系為主,在我國古代建築藝術也是美術鑑賞的重要對象。古代建築,雕樑畫棟,牆壁樑柱等建築構件亦往往作圖畫。圖為安徽黃山一民間木雕技師正在對徽州古建木構件進行精雕細琢。

中國古建築在建築思想上體現了明確的禮制思想,注重等級體現:形制、色彩、規模、結構、部件等都有嚴格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建築形態,但是也同時限制了建築的發展。圖為安徽黃山民間木雕技師正在對徽州古建木構件進行精雕細琢。

中國古建築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國古建築的發展過程中,促進了建築與自然的互相協調與融合。圖為徽州古建物。

中國古建築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國古建築的發展過程中,促進了建築與自然的互相協調與融合。圖為精美絕倫徽州古建木雕。

安徽黃山一批民間木工匠師正“揮斧刨料”、“鋸榫鑿眼”、“墨斗劃線”,一卯一榫,一陰一陽,修復破敗徽州古建築文物,激活這些散落在民間的文化遺產,讓徽州古建文化熠熠生輝,綻放光芒。

安徽黃山70多歲的老木工匠師項來富正在拉起手中墨盒裡的墨斗線,定好位置,彈出了下鋸子的軌道。圖為他正在對一根已經破敗古建築木樑進行修補,讓一些即將瀕臨消失的徽州古建文物重新復活。

黃山老木匠師傅正在整理亟待修復的徽州古建原材料。修復破敗徽州古建築文物,激活這些散落在民間的文化遺產,讓徽州古建文化熠熠生輝,綻放光芒。

徽州木匠師傅常用的古法建築工具。修復破敗徽州古建築文物,激活這些散落在民間的文化遺產,讓徽州古建文化熠熠生輝,綻放光芒。

安徽黃山一批民間木工匠師正“揮斧刨料”、“鋸榫鑿眼”、“墨斗劃線”,一卯一榫,一陰一陽,修復破敗徽州古建築文物,激活這些散落在民間的文化遺產,讓徽州古建文化熠熠生輝,綻放光芒。

安徽黃山一批民間木工匠師正“揮斧刨料”、“鋸榫鑿眼”、“墨斗劃線”,一卯一榫,一陰一陽,修復破敗徽州古建築文物,激活這些散落在民間的文化遺產,讓徽州古建文化熠熠生輝,綻放光芒。

圖為安徽黃山一些老木匠師傅切磋技藝。

圖為在安徽黃山某建築工地上拍攝的承建徽州古建築樑柱。

圖為在安徽黃山某建築工地上拍攝的承建徽州古建築樑柱。

圖為安徽黃山一民間木雕技師正在雕樑畫棟。

圖為黃山一民間木雕技師正在對徽州古建構件進行精雕細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