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很有趣兒(連載35)——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35)


全文1478字,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01

【楚州!楚州!】

消息傳來,楚州城內軍心動搖,一時投降之聲甚急,張彥卿的兒子張光祚(zuo)于軍前泣諫,苦苦哀求老爸獻城歸降。

張彥卿二話不說,將主張投降的兒子張光祚親手斬殺!

又一個劉仁贍!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可見,南唐的忠臣良將的確不少,可惜李璟不會用人啊!

張彥卿將兒子的腦袋傳首三軍,於是“將士皆感奮,願死戰”。

後周大軍又遇上了一個釘子戶。

剛剛取得清口大捷的趙匡胤火速增援,協助大軍圍攻楚州。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泰州(今江蘇泰州)、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天長(今安徽天長)等地均望風歸附,唯獨一個楚州仍然巋然不動。

後周大軍被逼得在楚州城下過了一個年。

後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正月,柴榮親臨前線督戰。

攻城部隊最終動用了炸藥,將楚州城炸開了一個大口子,大軍從缺口處衝入了城內。

寧死不降的張彥卿率殘兵繼續頑抗,與周軍展開了短兵相接的巷戰,層層設防,步步阻擊,戰鬥進行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最終,南唐楚州守軍總司令張彥卿、楚州監軍鄭昭業連同一千多南唐軍士均力戰而死,無一人乞降。

後周軍隊損失慘重,遭遇了此次出征以來的最大挫折。

部隊的傷亡人數大大超出了柴榮的心理承受底線,一怒之下,頭腦發熱的柴榮下令屠城。

“周兵怒甚,殺戮殆盡”。

這大概是柴榮一生唯一的一個汙點。

可憐的楚州百姓!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35)——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2

【征服】

楚州城破之後,柴榮揮師東指,命韓令坤奔襲揚州。

早在柴榮二徵淮南班師之際,李璟為了阻止後周繼續南下,對揚州實施了“焦土政策”,將一個繁華的南唐東都燒成了一片廢墟(李璟:哼!我得不到的,你也別想得到!)。

因此,韓令坤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已是一片焦土的揚州,順便舊地重遊。

緊接著,柴榮下詔疏浚楚州附近的老鸛(guan)河河道,後周水師從此可以由淮河直通長江。

截止到顯德五年(公元978年)二月,距離柴榮出兵才短短四個月時間,南唐江北諸州就已經大部陷落,後周陸軍進駐長江北岸,後周水軍開始遊弋長江,南唐門戶洞開,首都金陵已經暴露在後周的鐵蹄之下。

柴榮這下也不著急了,他又使出了慣用的政治手腕,命令後周水軍時不時搞點軍事演習,沿著長江武裝遊行一番,敲鑼打鼓,喊聲震天。

長江南岸的李璟被嚇得寢食難安,如坐針氈,立刻遣使,再次乞和。

李璟這次看來嚇得不輕,在幾番討價還價之後,終於舍下了血本:

1、南唐獻出廬州(今安徽合肥)、舒州(今安徽潛山)、蘄州(今湖北蘄春)、黃州(今湖北黃岡)四州之地,兩國劃長江為界。

2、南唐帝國改稱“江南國”,原皇帝李璟自願取消帝號,改稱“江南國主”,奉大周為正朔,向大周帝國稱臣,歲歲納貢。

3、獻銀十萬兩,絹十萬匹,錢十萬貫,茶五十萬斤,米麥二十萬石,犒勞大周帝國威武之師。

已經被打趴下的李璟,此時心膽俱裂,唯一的希望就是周軍不要過長江,所以,什麼江北之地,什麼淮南一線,也就顧不得那麼多了:

尊敬的柴皇帝,您那麼喜歡江北,愛拿就全拿去吧!算我孝敬您老人家了!

噢,就這樣被你征服……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35)——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3

至此,柴領導終於笑了。

顯德五年(公元958年)四月,安排好江北各州的地方政務後,柴榮率大軍班師回京,奏凱而還。

柴榮三徵淮南歷時三年,終於令南唐——這個當時南方最為強大的割據政權徹底臣服,將南唐長江以北的十四個州、六十個縣收入囊中,大大擴充了疆域,增強了國力,奠定了日後統一全國的基礎。

而失去了江北富庶之地的南唐從此只能憑藉長江天險,在後周帝國的威懾下苟延殘喘,實際上等於被判了死緩,並最終由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完成了執行死刑的光榮任務。

同時,由於南唐的慘敗,引得四鄰震動,柴榮的威望急速飆升,南漢、南平、吳越等國都紛紛遣使向後周稱臣。

王樸《平邊策》中那句話:“得吳,則桂、廣皆為內臣,岷、蜀可飛書而召之”,果然應驗!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35)——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歡迎關注,給你有料、有趣、有意思的歷史。

在這裡遇見最樸素的情懷

在這裡遇見最有趣的歷史

月潤江南

純歷史|新解讀|很有趣

快,關注這個號,一起漲姿勢~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35)——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