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要想「出帖」,有一種成熟的風格,全在這四個字

如何做到“意在筆先”?那要明晰何為“筆意”。

這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容易悟到,所以我簡單舉例解釋一下,達者自通。

筆意,古人評某作品時常說“此作深得某家筆意”

所以筆意的第一層意思就出來了意指某種風格,或者用筆的節奏規律等。

王僧虔的《筆意贊》曾說“必使心忘於筆,手忘於書,心手達情,書不忘想,是謂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這第二層意思,就是“心手達情”,這個“達”字很重要,是要表達內心的一種感受,意境,這是“筆意”。

學書法要想“出帖”,有一種成熟的風格,全在這四個字

“筆意”說

其實上邊兩個解釋就已經解釋清了何為“筆意”,書法蠻有意思,大多數抽象的概念,都有不止一種解釋,而且理解會隨著水平的提高而加深,所以大多數概念都有“一層深”“一層淺”的意思。

如“筆意”說書風或用筆則為表,說“心態情緒”則為裡。

二者是一個順序,先有表才能有裡,如臨帖之後有法,有法之後可放浪而不失規矩。

這就有意思了。

說“筆意”,則又回到了臨帖上,其實書法中大多數概念,都是需要臨帖來表現和體會的,“筆意”也不例外。

我前幾篇文章講過筆勢,講過陰陽,審美等,但是對於“筆意”這個需要最先掌握的概念,還沒有細說過,今天來細說一下。

學書法要想“出帖”,有一種成熟的風格,全在這四個字

從臨帖中學“筆意”

​都說書法要臨帖,那臨的是什麼呢?

初學“臨其形”

小學“解其法”

大學“得其神”

這是臨帖的三種高度,大多數人都是在學其“形”,而後學其“法”。前兩層很容易理解,就是通常講的法度嘛,字法筆法。

那“神”是什麼?

“神”就是心境,古人一幅作品中,通過筆法,字法,連帶呼應。輕重變化等表現的“心態”。這就是“筆意”的深層解釋“心手達情”。

“筆意”就是通過用筆結字的變化,來表現出的心態的變化。所以能在《蘭亭》中看到一種歡暢放浪的用筆,能在《祭侄稿》中看到悲憤的情緒。

“筆意”在書家看來,就是“表達情緒”的過程。

而在學習者看來就是“學習表達”的過程。

學書法要想“出帖”,有一種成熟的風格,全在這四個字

最高級的臨帖是什麼樣的?

是像嗎?是通過千萬次的臨習去體會古人的書寫狀態!

得蘭亭筆意,就是寫出了一種寬鬆歡暢的感覺。

祭侄稿筆意,就是輕重變化大,行筆節奏起伏大。

去體會古人書作中的心態,化而為己用,這就是“學會表達”的過程。

體會到了古人的書寫狀態,可以說這本帖就臨到位了,臨精了,用這種狀態去寫字,寫什麼都像古人。如果用活了,那古人的東西就是自己的,這算出帖了。

如臨精了《祭侄稿》,懷著一種悲憤的心情,寫《蘭亭》文章都會寫的起伏非常大。

這是臨帖的作用。

學書法要想“出帖”,有一種成熟的風格,全在這四個字

學古人,形只是其次,關鍵是學習古人的提按節奏,輕重變化這些內心的東西。

沒有多少人在悲憤的時候還能如蘭亭一樣,一個字一個字寫一篇作品。大多是以一筆書來表現,墨也是到乾枯之後才蘸墨。

一本帖,只有臨到貼近原作者的書寫狀態,並且熟練掌握這種狀態,才算學到家。

好了,到了這裡可以解釋“意在筆先”了

學書法要想“出帖”,有一種成熟的風格,全在這四個字

“意在筆先”,關鍵是“意”在先。

所謂“意在筆先”,是什麼呢?

“意在筆先”其實是一種創作之前的必備狀態,比如,這幅作品想營造一種什麼感覺?

王羲之《提筆陣圖後》夫欲書者,先乾研黑,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

簡答說:意思就是今天創作想寫什麼,想寫成什麼樣,心裡要有數。

每作一橫,如列陣之排雲,每作一戈,如百鈞之弩發,每作一點,如高峰之墜石,每作一勾,屈折如鋼鉤,每作一牽,如萬歲之枯藤,每作一放縱,如足行之趣驟

如心態固定,則“意”就是思考佈局結字一類的技巧,以技巧去營造一種整體風格,體現心境。

如沒想技巧,只有一種大體想要的風格,有一種心態。比如看了《滿江紅》很悲憤,就像要一種很悲憤的通篇效果,那“意”就是一種心態,以這種心態去表現技巧。

在創作之前,你想讓作品或單字或通篇,呈現一種什麼樣的形態,表現一種什麼樣的心境。

這個思考的過程就是“意在筆先”。

學書法要想“出帖”,有一種成熟的風格,全在這四個字

那如何做到“意在筆先”?

好吧,有要回到“意”這個狀態上了。

書寫之前要有“意”,要有思考。

那為什麼臨帖呢?

臨帖就是為了學“意”,肚子裡要有墨水。如果只臨一本帖,只死記形,那就不用考慮意在筆先了,因為肚子裡就一口水,就只能用這個。

創作是一種“營造”

就是把“沒有”變成“有”

把一堆零散的單字,合理的組合成一篇作品,並且表現出一種心態。

其實並不是所有人寫作品之前都很快樂或者很悲憤的心情。

學書法要想“出帖”,有一種成熟的風格,全在這四個字

所以自己“營造”就很關鍵。

一個字,平穩了寫是什麼樣的,放開寫是什麼樣的,在作品中要小一點,該如何寫,在作品中需要長一點,要怎麼寫。

這就是“臨帖精”“臨帖廣”的重要性,一定要肚子裡有墨水,才能做到“意在筆先”。

如果肚子裡沒墨水,那王羲之寫不出“十八個不一樣的之”

一個有些書法基礎的人隨便寫寫看,是否能寫出五種變化?十種呢?

一個“二”就兩筆,能學出多少種變化?用哪種變化才能在整篇作品中表現的不突兀,最和諧?最能表現出想要的效果?

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學書法要想“出帖”,有一種成熟的風格,全在這四個字

當水平到了,出帖了。意在筆先就可以如同王羲之一樣思考了,不用考慮某一家,用什麼風格,因為已經自成一格了。如沒出帖,還在學習階段,就要懂各家“筆意”化為己用。

“意在筆先”和“筆意”是一個先後的概念。

先學古人“筆意”積累,學習多了之後創作之前要考慮成品的樣子,這就是“意”,考慮好了之後寫,寫出的字到位,節奏心態符合前人,則是得了“筆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