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熱傳「打不到車可以叫個貨車」……把自己當「貨」送到目的地,靠譜嗎?

這幾天,北京連降大雨,早高峰時雨尤其大。很多人上班想打車或者叫車時,都要等很長時間。

有網友“另闢蹊徑”,在一款提供運送貨物的APP“貨拉拉”上打“貨車”。把自己當“貨”送到目的地,這靠譜嗎?

網上熱傳“打不到車可以叫個貨車”……把自己當“貨”送到目的地,靠譜嗎?

有司機明知無貨仍載客

這幾天,北京的大雨給交通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打出租車、叫網約車都要排隊等待較長時間。此時,網上開始出現用“貨拉拉”約個貨車去上班的消息。

一開始大家還以為是段子,後來,類似的消息越來越多。有人發帖稱“即便在沒有貨物的情況下,司機也同意載到指定地點”。

網上熱傳“打不到車可以叫個貨車”……把自己當“貨”送到目的地,靠譜嗎?

網上熱傳“打不到車可以叫個貨車”……把自己當“貨”送到目的地,靠譜嗎?

用“貨拉拉”打過貨車的李先生告訴記者,16日晚8點左右,他通過“貨拉拉”APP預約了一輛麵包車回家。李先生解釋,下班時打車的人非常多,在用“貨拉拉”前,他嘗試用網約車軟件打車,“軟件顯示當前排位177位,等待需要兩小時以上”。

“我想起來,曾用過‘貨拉拉’軟件約車搬家,當時是不用排隊的。於是我就用‘貨拉拉’APP預約了一輛麵包車,車型是九座商務車。”他回憶,下單後很快有司機接單,10分鐘左右就接到了他。“我告訴司機我沒有貨,司機也沒說什麼,載上我就走了。”

李先生表示,儘管相同距離“貨拉拉”和網約車平臺上的報價差不多,但“麵包車裡比較破,師傅說有人用來拉魚啊、雞鴨啊,味道不好聞,坐著也不太舒適”。

另一位曾用過“貨拉拉”打車的市民則表示,近日曾約到過一輛七座麵包車,“我覺得‘貨拉拉’也是網約車,送啥都是送,自己就是貨,我就預約了。”但他也表示,坐“貨車”時擔心過一旦發生安全事故,該如何跟平臺溝通。

司機承認載客行為常有

把貨車當網約車真的可行嗎?近日,記者通過“貨拉拉”APP,預約了一輛信息顯示為“小麵包車”的貨車。

網上熱傳“打不到車可以叫個貨車”……把自己當“貨”送到目的地,靠譜嗎?

頁面內容顯示,該車載重800公斤,特殊規格一欄標註為“全拆座”。下單後幾秒之內,有司機接單。頁面上顯示,司機距記者2.4公里。因為堵車,約20分鐘後司機到達。

網上熱傳“打不到車可以叫個貨車”……把自己當“貨”送到目的地,靠譜嗎?

記者打到的貨車

記者告知司機沒有貨物,詢問能否坐車去指定地點,司機答覆稱“沒問題,到了目的地正常收費”。

在車上,司機介紹,“不拉貨只載客”的情況並非第一次遇到,“除了帶人跟貨,載客的情況也時常有。”司機稱,目前平臺通過攝像頭監控他們的行程,“走哪條路,時常出入的地方等,但暫時沒有監控我們是拉貨還是載客。”

7月17日,記者再次使用“貨拉拉”APP預約“小麵包車”,告知對方沒有貨物,只想當“網約車”用,這名司機依然表示可以接單。

有的車備小板凳供人“擠擠”

記者體驗過程中,有多名司機稱,一些顯示“沒有貨物,兩個人”之類信息的單子,平臺也會派給司機。

探訪中,有司機聲稱“載客比拉貨划算”:“不用裝貨、卸貨,跑起來也快,省了很多麻煩。”

如果載客更為方便,為何不註冊網約車平臺?司機解釋,一輛車只能註冊一個平臺,“網約車平臺對車輛的硬性要求高,車要好,一般價格在十幾萬元,像我們這種小麵包車沒法通過審核,但‘貨拉拉’對車輛沒有這種要求。”

有司機向記者透露,近期他們接到的載客訂單有增長,“現在平臺上面包車、貨車充足,我們通常是有選擇性地接單,一般只接5公里之內的單,十幾分鍾就能到。”

記者瞭解到,在收費上,同等距離時,“貨拉拉”的價格與網約車差不多,但乘車環境和安全性上差別很大。預約的幾輛“貨拉拉”麵包車,有的車內有異味,有的被拆掉了後排座位,有的碼放了一些雜物和小板凳。

網上熱傳“打不到車可以叫個貨車”……把自己當“貨”送到目的地,靠譜嗎?

貨車內的乘坐環境並不好

有長期跑郊區、西二旗、回龍觀等地的司機表示:“每到早晚高峰,就會接到幾個人一起打‘貨拉拉’的單,他們通常會在打車時備註說:有幾個人,沒有行李,希望有空調,車新一點兒等等。所以車裡備了小板凳,是在座位不夠的情況下,可以在放貨的車廂裡擠一擠。”

“貨拉拉”:司機載客將被封號

7月16日,針對“貨拉拉”被當網約車用一事,“貨拉拉”APP發佈聲明稱,“貨拉拉”是一家同城貨運平臺,按相關運輸法規規定,貨運和客運分開:“這就和客車不拉貨是一個道理,所以我們平臺的車輛是不能接納客運訂單的(在副駕駛位隨貨物跟車除外)。”

聲明還稱,貨廂載人是嚴重違規行為,因為貨廂中缺少安全措施,在車子行進中貨廂內有危險,很容易發生碰撞、摔傷,所以“貨拉拉”也一直嚴厲禁止貨廂載人、人貨混裝的用車方式。

17日,記者致電“貨拉拉”平臺客服,詢問聲明發布後,為何仍有司機接載客訂單一事。客服人員回覆,平臺明確規定不允許載客,但目前平臺沒有自查的方式,只能通過用戶在線舉報和申訴,“確認載客行為後,會對涉事司機進行封號等處理。”

如無資質不能運營網約車

根據北京市交通委發佈的《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北京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實施細則》,開網約車必須做到“京人京車”。

網約車駕駛員須為本市戶籍、取得本市核發的駕駛證件。車輛則是符合提供載客運輸服務基本條件,經公安部門年檢合格,已購買營業性車輛的交強險、第三者責任險和乘客意外傷害險,具備北京車輛號牌的5座三廂小客車或7座乘用車。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否則仍然會按非法運營查扣車輛。

一方面,一些麵包車駕駛員和車輛不具備資質,會涉嫌違法運營。另一方面,“貨拉拉”平臺的貨車資質也存在問題。

目前,“貨拉拉”的客服人員表示,如五菱宏光七座客車、長安七座客車、福田G9九座商務車等車型在平臺上都可以註冊並通過審核。但記者致電北京市交管局12122熱線獲悉,上述幾種車型屬於客車,不能進行貨運。

12122熱線的工作人員解釋:“車輛是客車還是貨車是一經出廠就被固定的,具體以行駛證為準,不能隨意更改。如果使用客車用來拉貨,一經執法部門查處,會根據具體違法情況作出相應處罰。”

工作人員還表示,將麵包車後排座位拆卸後用於裝貨的行為是違法的,“車輛不得擅自進行改裝、拆卸”。

律師:乘客打“貨車”有風險

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韓驍律師提醒,消費者使用“貨拉拉”平臺上的車輛當作“網約車”有風險,一旦遭遇交通事故,維權時可能會很麻煩。

韓驍稱,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8條的規定,“貨拉拉”平臺要做到兩點:一是禁止平臺司機以平臺名義欺騙消費者而進行載客活動;二是在平臺上明確提醒廣大消費者“貨拉拉”平臺不允許從事載客活動,防止部分消費者因不知情而將其當作“網約車”使用。

他表示,如果消費者知悉“貨拉拉”的拉貨用車性質,依舊將其當作網約車使用,且平臺已盡到提醒消費者注意的義務,一旦遭遇交通事故,消費者也要承擔相應責任。

貨車畢竟不是客車,

永遠記住,安全第一!

這種機靈就別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