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吃過這些,你也好意思說去過成都!

如果你不是擁有無底洞般胃容量的大胃王,面對成都琳琅滿目的小吃,我建議你可以這樣嚐鮮,保證不重樣,最重要的是,不會撐爆。


▐ 像漢子般粗獷的甜水麵

每當北方人嫌棄南方的麵條不筋道時,甜水麵總能被搬出來救場。雖然有一個軟萌的名字,但實際有著粗曠的外形——筷子般粗細的麵條,以及硬朗的口味——甜中帶辣。筋道的麵條配上鹹鮮的醬汁,辣椒的香會在彈口的麵條和花生碎充滿口腔之後驚喜登場,這碗看起來鮮豔的面,味道其實更加鮮豔。一碗大概就三五根麵條的甜水麵,吃完既解了饞過了癮,又不至於過飽。簡直是是川廚治療饞嘴的一道良方。

沒吃過這些,你也好意思說去過成都!

甜水麵 圖:dianping.com 拍攝:T_ttt

甜水麵的關鍵是複製醬油,又叫複製甜紅醬油,在不少川菜裡都能看到它的蹤影。醬油加上三奈、八角、花椒、姜等香料,以及提色的紅糖熬製到粘稠,盛放在缸裡,就像熟油海椒一樣可以隨時使用了。

沒吃過這些,你也好意思說去過成都!

油亮濃稠的複製醬油,每家都有秘方 圖:dianping.com 拍攝:manumanu

▐ 霸氣側漏的腸粉製作

肥腸粉的粉用的是紅苕粉。紅苕其實就是紅薯。製作新鮮的芍粉其實非常考驗師傅的手藝,一隻手端著裝滿紅苕麵漿的漏勺,另一隻手用力按壓漿面漏出苕粉。雙手需要巧妙又精準的配合,才能保證壓出來的苕粉粗細均勻。不僅如此,端漏勺的手還需要隨機應變在水平上畫圈,確保落入的芍粉不會糊成一鍋。

沒吃過這些,你也好意思說去過成都!

製作新鮮的苕粉,就是這麼霸氣 圖:dianping.com 拍攝:吃吃玩玩碎碎

肥腸粉也可以單獨加菜,但菜單上寫的冒節子是什麼呢?其實就是豬小腸啦。打了結的豬小腸,一節一節像是帽結子,也方便夾取。加入各種香料燉足火候之後的冒節子,一口咬下去軟糯富油,那種滿足感只有舌頭曉得。

沒吃過這些,你也好意思說去過成都!

冒(xiao)節(ke)子(ai)圖:dianping.com 拍攝:reneelx

下次點肥腸粉的時候,可以喊老闆加份冒節子,再來個軍屯鍋盔,簡直不能更本地人了。

沒吃過這些,你也好意思說去過成都!

肥腸粉和軍屯鍋盔 圖:dianping.com 拍攝:一條會吃醋的魚

▐ 熱吃、冷吃用料都不一樣的張涼粉

張涼粉的粉和肥腸粉的粉雖然是一個字,但不是一種東西。張涼粉有白涼粉(冷吃)和黃涼粉(熱吃)兩種。白涼粉是由豌豆粉製成(不是冰粉也不是涼糕!),和甜水麵的粗細差不多,一根一根的,事先旋好之後一碗碗整齊碼放在案臺上,點單後直接澆上佐料就可以秒端上桌。

沒吃過這些,你也好意思說去過成都!

白涼粉 圖:dianping.com 拍攝:yoonjaee

黃涼粉則是由大米加鹼製成

,一塊一塊吃起來有豆腐般細膩的口感,也被稱做米豆腐。需要過水煮熟,再加佐料拌著吃。

沒吃過這些,你也好意思說去過成都!

黃涼粉 圖:dianping.com 作者:月半月半月半_

▐ 皮薄肉嫩的鐘水餃

北方的水餃皮薄餡厚,菜肉剁在一起,煮熟後直接蘸醋。鍾水餃和北方水餃最大的區別有兩個,一是水餃餡料不同

。鍾水餃比起北方水餃更小隻,餡料是不加任何菜的淨肉,剁成細泥的一小塊肉餡包進皮裡。細膩的肉餡和筋道的皮配合到一起,非常彈口。

沒吃過這些,你也好意思說去過成都!

皮薄肉嫩的鐘水餃 圖:dianping.com 拍攝:六個六_

二是水餃吃法也不同。出鍋的餃子要淋上覆制醬油、熟油海椒等佐料拌著吃。一碗水餃五六隻,和甜水麵異曲同工,吃了解饞又不佔肚子。

沒吃過這些,你也好意思說去過成都!

圖:dianping.com 拍攝:KEN叔容易餓

▐ 蛋烘糕裡包一切

吃完鹹的,自然要來點甜的。如果成都的小吃只能選一個的話,我毫不猶豫一定是選蛋!烘!糕!這個花掉我整個童年零花錢的“罪魁禍首”。和廣東的腸粉一樣,最好吃的蛋烘糕一定是在路邊

沒吃過這些,你也好意思說去過成都!

蛋烘糕 圖:dianping.com 拍攝:一隻高蘑菇

雞蛋和麵打成糊,一勺麵糊落入小銅鍋,就得向老闆報想要的餡兒了。再小的攤攤都至少有十種以上的瓶瓶罐罐,老闆可以從裡面舀出各式各樣的味道,為你包上一切。在這裡,沒有鹹甜之爭,只要你敢想。芝麻糖是甜口經典,大頭菜是鹹口最愛。你也可以讓老闆給你包上一個奶油肉鬆,或花生醬土豆絲,甚至更新(an)奇(hei)的搭配。總之千萬不要膽怯,不要限制想象力,任何奇特的搭配都會在老闆見怪不怪、眼皮都不抬的須臾間,夾進外脆裡嫩的蛋餅裡送到你手邊。

沒吃過這些,你也好意思說去過成都!

路邊的蛋烘糕攤兒 圖:dianping.com 拍攝:飯糰兒叔叔

三口一個,就看你吃得快,還是老闆攤得快。就算是飽飯後吃上三五個,也全然大丈夫!這大概就是蛋烘糕的魔力吧。

沒吃過這些,你也好意思說去過成都!

圖:dianping.com 拍攝:Dreamzhangqq

所長說:對了,鼎鼎有名的洞子口張涼粉,常年被遊客和本地人包場排大隊。但是本地人去那不是為了張涼粉,而是為了那碗甜水麵......一般人我不告訴他,真的!

如需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歡迎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