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扎克伯格「無顏以對」的宿敵,如今正冉冉升起

《社交網絡》被稱為“扎克伯格最不想讓人看的電影”。

讓扎克伯格“無顏以對”的宿敵,如今正冉冉升起

這部2010年由大衛·芬奇導演的講述扎老闆創業初期的電影,揭露了一個事實:扎老闆做Facebook的創意是偷大學學長溫克沃斯兄弟的。

電影裡溫克沃斯兄弟頭腦迂腐,被平民扎克伯格玩得團團轉。但在現實中,他們不僅不蠢,還是全世界最聰明的雙胞胎。

讓扎克伯格“無顏以對”的宿敵,如今正冉冉升起

起跑線領跑

電影中,兄弟倆是出身富貴,但行為死板的校園名流。不過,電影總歸是電影,真實情況是這樣嗎?

首先,有錢是毋庸置疑的。溫克沃斯兄弟的父親經營著兩家公司,家裡光房子就有一千多平方米;兩人從小學到高中一路讀的都是收費昂貴的私立學校,校友名單一拉總能找到幾個美國總統。

讓扎克伯格“無顏以對”的宿敵,如今正冉冉升起

其次,兩人的確是哈佛學生中的名流。溫克沃斯兄弟是哈佛大學玻斯廉俱樂部的成員。這個俱樂部有兩百多年曆史,是哈佛大學頂級俱樂部之一。它的入門準則據說比少林寺還要嚴格:不接受申請,想要加入只能等內部成員來邀請。

最後,這兩兄弟還真不是頭腦死板的人。美國的富人階級會比一般人更注重家庭教育。溫克沃斯兄弟成績優異,被哈佛大學提前錄取。課餘時還從各種體育活動中培養出了極強的自律和競技精神。他們是世界級別的划艇運動員,曾經代表美國參加過北京奧運會。

讓扎克伯格“無顏以對”的宿敵,如今正冉冉升起

雖然扎克伯格是出生於注重教育猶太家庭,但這並不說明來自更高階層的溫克沃斯兄弟就有理由放鬆。08奧運會結束後,溫克沃斯兄弟還馬不停蹄去牛津大學讀了個MBA。

被偷走的“社交網絡”

跟馬斯克一樣,溫克沃斯兩兄弟的商業智慧在十幾歲就顯現了。十三歲的時候,他們自學HTML製作了一個網站。2002年,兩兄弟又誕生了搞一個校園社交網站“ConnectU”的想法。

電影中,為了不耽誤哈佛划艇隊的比賽和經濟學的考試,他們把編程部分外包給了當時還是菜鳥一個的專業程序員扎克伯格。扎克伯格一看這個點子特別好,就自己偷偷摸摸搞了個Facebook搶在ConnectU之前推出並大獲成功。

讓扎克伯格“無顏以對”的宿敵,如今正冉冉升起

眼看懷胎兩年都快生了,結果被請來的護士一拳打得胎死腹中,溫克沃斯兄弟氣得捶胸頓足。

選擇太多是溫克沃斯兄弟輸掉這一局的主要原因。社交網絡對出身普通的扎克伯格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機遇,必須抓住。但溫克沃斯兄弟早已走在頂級划艇運動員的道路上,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屬於成功人士。富裕的家境為兄弟倆提供了眾多退路,網站的成功與否對他們的生活影響不大。

進軍幣圈

人不會兩次踏進一個坑裡,溫克沃斯兄弟放棄了社交網絡這塊蛋糕,轉而去尋找下一波浪潮。兩兄弟多年培養出來的毒辣眼光則並沒有讓他們等太久。

他們的目光很快就鎖定在了當時還不怎麼流行的比特幣上。

當時的比特幣一個不到十美元,根本沒有收藏的價值。然而兄弟倆狂撒一千多萬美金,買下了市面上百分之一的比特幣。那段時間,美國商業大佬們的快樂源泉就是早上起來看溫克沃斯兄弟這兩個傻子又買了多少垃圾。

就在微笑還留在美國商業大佬嘴角的2013年底,比特幣的價格突然像吃了激素的小豬仔一樣瘋狂膨脹。溫克沃斯兄弟的財產呼哧翻了十倍,一千萬變成了一億美金。

讓扎克伯格“無顏以對”的宿敵,如今正冉冉升起

比特幣的第一波漲潮讓不少人享受了一夜暴富帶來的欣喜和自信,許多人拋幣套現來提高生活質量。但溫克沃斯兄弟沒有這個需要,他們的目標是通過推廣包含比特幣在內的加密貨幣的合法化來顛覆社會。

商場如賽場

這幾年比特幣行情的跌宕讓不少投資人自信喪失,信仰倒塌。2013年比特幣支付處理器BitInstant的老闆因為洗錢被捕,投資人的百萬美金打了水漂。2016年世界最大交易所Bitfinex的12萬比特幣被盜空,不少用戶被槓桿逼得跳樓自殺。

一夜暴富對普通人來說就像毒品,一旦嘗過就很難戒掉。捷徑一旦走過,努力就變成了難以承受的痛苦。許多鉅額彩票獲獎者最終都會變得比之前更窮。

但對出身極好的人來說,金錢只是成功的附屬品,更加值得追求的是成功本身。這就是溫克沃斯兄弟在比特幣浪潮中能夠八風不動的原因。他們更有底氣,受傷更小,也能更快恢復。扎克伯格這樣的一般人如果不是靠著特殊機遇,很難和他們平起平坐。

讓扎克伯格“無顏以對”的宿敵,如今正冉冉升起

溫克沃斯兄弟如今的身價和巔峰時期相比縮水一半,但他們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今年五月,兩兄弟的公司已經在提高加密貨幣交易的安全性方面獲得了五項專利,一旦加密貨幣在全世界被廣泛認可,溫克沃斯兄弟的成就將難以估量。

每一波新興事物的興起都會引起舊時代大佬的恐慌。巴菲特和比爾蓋茨多次公開唱衰加密貨幣,而溫克沃斯兄弟卻視若罔聞,表示就算這一波失敗也沒什麼大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