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歌曲的创作不能完全照抄,得根据音的不同来变化!

现在出现的客家歌曲很多,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有的是音质上不好,有的是画面上不好,当然我也试过,那就是两个都不好o(╥﹏╥)o,那么讲真,客家歌曲的创作怎么样才算是好听呢?

首先需要一个曲子,自己作曲,或者改编别人的曲子,或者采用别人的曲子,也就是要有一个打节奏,打节拍的那么一个旋律,而这条旋律的调性,也决定了这首歌的整体风格,是悲伤的,还是快乐的,是搞笑的,还是痛苦的。

这里就借用一下邱清云的一首原创歌曲《口水多过茶》来说,它所采用的就是许冠杰《半斤八两》的那么一首歌的曲子来做他这首歌曲的旋律,或者说是一个底色。

客家歌曲的创作不能完全照抄,得根据音的不同来变化!

半斤八两中,最经典的歌词是:我地呢班打工仔

而在于邱清云的口水多过茶来说,对应的歌词就是:十八妹仔一支花

他的每一句话都能够很好的对的上这首曲子的调调,那种调皮的,无奈的,嬉笑的风格。

在许冠杰的《半斤八两》中,歌词主要是描述打工仔的生活,述说生活的愁苦,同时又带有一点超然度外,对自己自嘲的感觉。

而在邱清云的《口水多过茶》中,歌词部分主要描述的是男女之间的关系,述说这种不同年龄的男男女女的状态,还有外人看这些男男女女的关系,别人的多嘴,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男女的自嘲和超脱,有着一种美妙的联系。

这两首歌,可以说是异词而同曲,一样是将这首曲子的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

但是反过来想,很多人想将普语歌或者是粤语歌唱成是客家话版呢,就很难做到这点,包括我之前也是,不能单纯地不改歌词地将一首其他语言的歌曲唱成客家话,而是要利用曲子的风格,变换歌词来进行创作,这才可能跟原词有同等的高度,或者是超越跟突破。

客家歌曲的创作不能完全照抄,得根据音的不同来变化!

可以说,这方面邱清云做得创作可以说是,能够传播得那么广,被那么多人听见,甚至在流行歌曲的地位,都是无可厚非的,他在这点上面的确是做得很棒。

可能有人说,马来西亚又不是客家语特别发达的地方,为什么他的歌曲就成了我们的这边小时候都比较流行的歌曲呢?其实说起来,也是有一定的渊源,这跟我们的这边的一个影视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比如我们这边的流行歌曲,大部分是一些粤语流行的金曲,如果进来了个慢慢悠悠地清唱,肯定就不太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造成用户的丢失,掉粉了,可以这么说,但是如果他进行的是一种流行文化的传播,那么很快就能够火起来,因为唱着改编如此成功的歌曲,会认为比原版更加正宗,而且每个调又对的上,对于追求时尚感和与众不同的年轻人来说,就有了一定的环境基础了。

所以最后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跳出山歌原本的腔调,来去用现今比较流行的曲子,进行歌词的编辑,然后利用客家的一些腔调给唱出来,只有唱出客家音,才会让客家话变得更加受欢迎,反之,当然就要变成很low,给人一种好老土的感觉了。

客家歌曲的创作不能完全照抄,得根据音的不同来变化!

当然,也不是说传统的山歌不好,特别是之前有人评论说:客家的五句板等腔调带有很浓的客家味,歌曲里得有这种客家味,是,这我不反对,但是也得按照歌来,如果安排得不得当,也就让歌曲变得相当别扭了,而且一首歌,如果加入的元素太多,那其实是不利于传唱的,也就是不利于别人清唱出来,或者说清唱出来不好听,等等原因,比如如果一个人他没有听过客家山歌,给他一个客家山歌的歌词,就算他懂客家,那也是唱不出来的,在这点上面,确实是一个障碍。

这也就导致,即使有很多客家山歌的视频,依旧没有后来者去传承了,客家山歌是一个变化的艺术,它往往记录了人们的生活面貌,记录了变化多端的天气,记录了男女间的情情爱爱,这不难看出,其实客家人也是善于变化的,有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我们应该保存起来,而未必保留的是客家山歌的整体形态,比如现在很多的视频,刻意去说明自己有山歌,最后要表演的时候就乱来,这就真的客家乡亲父老都觉得丢脸了,何不做回自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