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區:人民調解化矛盾 獐亡上訪獲賠償

“同志啊,你說怎麼辦啊,怎麼辦啊。我家附近山上爆破產生的噪音導致我家的獐一隻只的死亡,損失了近十幾萬啊!”一大早,舟山市普陀區信訪局接訪中心迎來一位眉頭緊鎖、年近半百的翁姓老人。通過耐心溝通了解到,原來這位老人是來自普陀區展茅街道的一位獐養殖戶,自2006年起他在自家附近經營一家獐養殖場,效益不錯。他認為自從他家附近的塘頭南溪山開始進行爆破作業後,導致他家養殖場的13只成年獐陸續非正常死亡,直接經濟損失近十萬,要求賠償。

普陀區信訪局當即聯繫了爆破公司瞭解事情的詳細經過。爆破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信訪人翁某已與公司交涉過,但因為雙方就賠償金額問題無法協商一致。普陀區信訪局經過分析研判,認為該信訪問題需要從兩方面著手處理,一方面要請專業人士和相關部門鑑定,該爆破作業產生的音量是否會對獐的死亡產生影響;另一方面,關於獐死亡的賠償問題,可引入人民調解參與該信訪矛盾化解,對雙方進行調解。

後經相關部門測試鑑定,該公司產生的爆破聲確屬噪聲汙染,對獐有一定的影響。同時,司法部門相關專家、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等分別與翁某、爆破公司取得聯繫,邀請雙方坐下來,心平氣和進行協商。可雙方就賠償金額問題一直僵持不下,協商沒有取得理想效果,第一次談判破裂。

為儘早解決當事雙方的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員分頭工作,以“背靠背”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圍繞雙方就賠償金額度的爭議點進行協商調解。人民調解員通過耐心細緻的工作和多方走訪瞭解,對當事雙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經過多次不厭其煩的勸說,終於達成協議,由爆破公司一次性賠償翁某6萬元。拿到賠償款的翁某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他說到:“感謝政府,感謝人民調解員,因為他們起早落夜的辛勤付出,讓我得到了相應的賠償,謝謝。”實踐證明,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矛盾的化解已經成為基層信訪工作中破解難題的有效途徑。

今年以來,普陀區高度重視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矛盾化解工作,及時成立了區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矛盾化解專項活動領導小組,組建了人民調解法律專家庫,建立了訪調對接機制,有效整合了信訪工作者、律師、公證員、司法鑑定人、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工作者等法律服務資源,藉助法官、檢察官和公安民警的專業力量,實現了人民調解參與信訪矛盾化解工作常態化、機制化、規範化,著力化解了一批信訪矛盾和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

下一步,普陀區將化解信訪矛盾作為人民調解工作的重點,形成黨委領導、司法行政和信訪部門聯動、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員來自基層、熟悉社情民意的優勢,及時發現信訪苗頭,著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信訪問題發生。充分發揮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法律資源優勢,開通信訪綠色通道,把人民調解挺在信訪前,貫穿於信訪問題解決的全過程,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島、矛盾不上交”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