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巨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巨變

工業港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

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

郫都工業鉅變

梳理郫都發展脈絡

工業始終是郫都經濟建設的根基所在

也是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的主戰場

全區工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5759萬元

增長到2012年的556億

再到2017年的723億元

郫都工業取得了長足進步

改革開放浪潮奔湧 鄉鎮企業“異軍突起”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郫都,郫都鄉鎮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起來。1985年郫都鄉鎮企業總產值2.02億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52.68%。

現任區經科局企業服務科科長的劉成靜(當年在企業管理局工作),他清楚地記得:

80-90年代是郫都鄉鎮企業蓬勃發展的輝煌時期。企業涉足釀造、機械、建材等40餘個行業,其中釀造業佔有重要地位;此間,湧現出清水河食品集團、順江食品廠、川交農用汽車廠、紅光植物油廠等影響較大的重點企業。40餘種產品獲得部、省、市優質優秀產品稱號。鄉鎮企業成為了全縣經濟一大支柱。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得益於改革開放浪潮,僵化的經濟體制被打破之後,有計劃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釋放了經濟活力,促使鄉鎮企業帶動了郫都工業起步。

“寒山牌麴酒、興旺牌麴酒還獲得了農業部優質產品稱號。”劉成靜回憶說,對比如今郫都的工業,那時的企業多為傳統的手工為主,最明顯的標誌就是戶戶黑煙囪,一到生產時,縷縷青煙升起。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勾畫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由於經濟的發展要求,鄉鎮企業固有的對行政機構的過度依賴,顯然不適合市場經濟發展新形式。弊端逐漸暴露:體制陳舊、規模偏小、市場競爭力較弱、經營管理水平底下、資源消耗和汙染環境嚴重等。於是,鄉鎮企業進行到了體制創新和結構調整階段。

集中發展區被整合 郫都工業發展陷入困境

工業港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

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

郫都工業鉅變

梳理郫都發展脈絡

工業始終是郫都經濟建設的根基所在

也是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的主戰場

全區工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5759萬元

增長到2012年的556億

再到2017年的723億元

郫都工業取得了長足進步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01

改革開放浪潮奔湧

鄉鎮企業“異軍突起”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郫都,郫都鄉鎮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起來。1985年郫都鄉鎮企業總產值2.02億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52.68%。

現任區經科局企業服務科科長的劉成靜(當年在企業管理局工作),他清楚地記得:

80-90年代是郫都鄉鎮企業蓬勃發展的輝煌時期。企業涉足釀造、機械、建材等40餘個行業,其中釀造業佔有重要地位;此間,湧現出清水河食品集團、順江食品廠、川交農用汽車廠、紅光植物油廠等影響較大的重點企業。40餘種產品獲得部、省、市優質優秀產品稱號。鄉鎮企業成為了全縣經濟一大支柱。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得益於改革開放浪潮,僵化的經濟體制被打破之後,有計劃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釋放了經濟活力,促使鄉鎮企業帶動了郫都工業起步。

“寒山牌麴酒、興旺牌麴酒還獲得了農業部優質產品稱號。”劉成靜回憶說,對比如今郫都的工業,那時的企業多為傳統的手工為主,最明顯的標誌就是戶戶黑煙囪,一到生產時,縷縷青煙升起。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勾畫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由於經濟的發展要求,鄉鎮企業固有的對行政機構的過度依賴,顯然不適合市場經濟發展新形式。弊端逐漸暴露:體制陳舊、規模偏小、市場競爭力較弱、經營管理水平底下、資源消耗和汙染環境嚴重等。於是,鄉鎮企業進行到了體制創新和結構調整階段。

集中發展區被整合 郫都工業發展陷入困境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1996年,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推進,掀起了又一輪改革開放的熱潮。郫都規劃建設“成都現代工業港”,力爭經濟上臺階。

工業港位於犀浦南外玉泉村、兩河村境內,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這一年,通聯藥業、安都集團、建工股份、迪康製藥、成都科星電器等數十家企業簽約入駐。

幾年間,園區內完成道路、水、電、氣、通訊等設施配套。到1999年後,工業港引進了大唐電信、深藍空調等項目69個,協議資金40億元,相繼建成成都中醫藥大學和四川紡織高等專科學校以及成都外國語學校。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次年,成都提出“工業立市”的目標,工業港蓬勃的發展讓郫都人看到了工業強縣的希望,郫都把全縣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工業港建設中。

2001年,國家科技部發文,將位於成都現代工業港7平方公里區域調入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高新西區。繼後,託普集團、國騰集團、中科軟件、摩托羅拉、英特爾、大霸電子和一批IT精英企業相繼落戶高新西區。高新西區基本建成電子信息和生物製藥兩大產業基地。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在2003年新一輪的調整中,高新西區併入高新區,郫都一次性移交園區398家規模以上企業,同時劃轉犀浦、紅光、郫筒、合作等18個村35平方公里工業發展用地。

一大批優質企業被全部划走,郫都面臨一無載體,二無優質企業的發展困境,全縣工業陷入低谷,幹部群眾的情緒也陷入低谷。“高新西區被划走,就像自家的孩子被別人抱走了!”一位郫都老工業人深刻地領悟當時失去的痛苦。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從零起步開始新的崛起 真抓實幹再造區域工業園區

工業港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

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

郫都工業鉅變

梳理郫都發展脈絡

工業始終是郫都經濟建設的根基所在

也是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的主戰場

全區工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5759萬元

增長到2012年的556億

再到2017年的723億元

郫都工業取得了長足進步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01

改革開放浪潮奔湧

鄉鎮企業“異軍突起”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郫都,郫都鄉鎮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起來。1985年郫都鄉鎮企業總產值2.02億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52.68%。

現任區經科局企業服務科科長的劉成靜(當年在企業管理局工作),他清楚地記得:

80-90年代是郫都鄉鎮企業蓬勃發展的輝煌時期。企業涉足釀造、機械、建材等40餘個行業,其中釀造業佔有重要地位;此間,湧現出清水河食品集團、順江食品廠、川交農用汽車廠、紅光植物油廠等影響較大的重點企業。40餘種產品獲得部、省、市優質優秀產品稱號。鄉鎮企業成為了全縣經濟一大支柱。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得益於改革開放浪潮,僵化的經濟體制被打破之後,有計劃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釋放了經濟活力,促使鄉鎮企業帶動了郫都工業起步。

“寒山牌麴酒、興旺牌麴酒還獲得了農業部優質產品稱號。”劉成靜回憶說,對比如今郫都的工業,那時的企業多為傳統的手工為主,最明顯的標誌就是戶戶黑煙囪,一到生產時,縷縷青煙升起。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勾畫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由於經濟的發展要求,鄉鎮企業固有的對行政機構的過度依賴,顯然不適合市場經濟發展新形式。弊端逐漸暴露:體制陳舊、規模偏小、市場競爭力較弱、經營管理水平底下、資源消耗和汙染環境嚴重等。於是,鄉鎮企業進行到了體制創新和結構調整階段。

02

集中發展區被整合

郫都工業發展陷入困境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1996年,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推進,掀起了又一輪改革開放的熱潮。郫都規劃建設“成都現代工業港”,力爭經濟上臺階。

工業港位於犀浦南外玉泉村、兩河村境內,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這一年,通聯藥業、安都集團、建工股份、迪康製藥、成都科星電器等數十家企業簽約入駐。

幾年間,園區內完成道路、水、電、氣、通訊等設施配套。到1999年後,工業港引進了大唐電信、深藍空調等項目69個,協議資金40億元,相繼建成成都中醫藥大學和四川紡織高等專科學校以及成都外國語學校。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次年,成都提出“工業立市”的目標,工業港蓬勃的發展讓郫都人看到了工業強縣的希望,郫都把全縣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工業港建設中。

2001年,國家科技部發文,將位於成都現代工業港7平方公里區域調入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高新西區。繼後,託普集團、國騰集團、中科軟件、摩托羅拉、英特爾、大霸電子和一批IT精英企業相繼落戶高新西區。高新西區基本建成電子信息和生物製藥兩大產業基地。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在2003年新一輪的調整中,高新西區併入高新區,郫都一次性移交園區398家規模以上企業,同時劃轉犀浦、紅光、郫筒、合作等18個村35平方公里工業發展用地。

一大批優質企業被全部划走,郫都面臨一無載體,二無優質企業的發展困境,全縣工業陷入低谷,幹部群眾的情緒也陷入低谷。“高新西區被划走,就像自家的孩子被別人抱走了!”一位郫都老工業人深刻地領悟當時失去的痛苦。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從零起步開始新的崛起 真抓實幹再造區域工業園區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儘管工業驟然“歸零”,但郫都的發展進程必須依靠工業來帶動、來支撐。擺在郫都面前的,只有一條路:迎難而上,從“零”開始,重振工業。

2004年,郫都發動大討論,形成共識:郫都必須“不等、不靠、不要”,加快工業發展。這一年,郫都工業開始了新一輪創業,新的現代工業港規劃啟動,分為南北兩個片區,利用一路之隔的高新西區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效應,錯位發展製造業、食品飲料業、印務包裝業,借勢高新西區加快發展郫都工業。

“當時郫都把最好的人、財、物投入到工業港建設中。工業港20多個同志,分成6個小組都在招商。”工業港辦公室副主任王海還記得其中招商的點點滴滴。王海所在的小組在跟進成塑線纜項目時,吃了幾次閉門羹後,好不容易把企業老總請到園區參觀,可道路還沒修通、拆遷還沒完成,走在泥濘的地上,王海他們只能不斷跟老總談今後優勢、園區建設速度。在持續跟進1個月後,終於簽訂可框架協議。成塑線纜也成為工業港第一個入駐的企業。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從工業發展的谷底走出來,從陣痛和沮喪的情緒中走出來,郫都工業開始新的崛起。一組數據可以看出郫都的巨大變化:

2003年,全口徑財政收入只有4.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3億元,經濟增長速度、地方財政收入總量、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均居成都市第二圈層末位;

2004年,郫縣工業從零起步,創造了平均3天簽約一個項目,5天動工建設一個項目,90天形成1平方公里項目承載能力的“郫都速度”和“郫都精神”;

2006年,全口徑財政收入突破1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9.43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增長排名全市第二。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二次創業”破“瓶頸” 搶抓機遇發展電子信息產業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當年,作為全市最年輕的工業集中發展區,在2004~2008年的第一次創業期間,工業港創造了“郫都速度”,解決了郫都工業有和無的問題。但土地規模畢竟有限,在無法繼續擴大地盤的情況下,入駐園區的企業數量也受到限制,單純依靠這種“粗放型”的增長方式已不可行,新的難題不斷考驗著郫都。

於是2009年,工業港提出再花4年時間進行“二次創業”,即在現有企業的基礎上,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在量無法繼續增加的情況下,提高“質”的水平。

轉變以往“土地招商”的傳統招商模式,園區企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成為了工業港“二次創業”的主題。效果很快體現,2012年工業港實現銷售收入550億元,其中銷售收入億元以上140家。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如今,為進一步深化供給側改革,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重塑產業經濟地理,成都佈局66個產業功能區,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 排在首位。郫都區成為全市規劃打造首破萬億級產業功能區主陣地,工業港成為核心區域。

“園區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將以產業發展為核心、以空間利用為抓手、以產城融合為突破,大力推動‘特色鮮明、優勢明顯、前景可及’的產業新城建設。重點發展一芯一屏+新經濟,推進產城一體融合發展,著力構建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工業港相關負責人表示。

40年鉅變,從戶戶冒煙的鄉鎮企業到飛速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一起見證郫都工業鉅變

謀定後動,聚焦“一芯一屏”和新經濟,郫都正全力實施龍頭倍增、集群配套、創新支撐、跨界融合四大計劃,推動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建設走在前列,把功能區建設作為推動郫都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歷史機遇和重要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