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底盤研發難度如何,爲什麼99式和96式都沿用t72的底盤?

wonderdch


坦克底盤被沿用只是其有效利用的一部分,很多裝甲變形車也是直接使用成熟的坦克底盤,這並不是因為底盤的研發有多少難度,而是因為底盤的技術進步緩慢,每一代坦克的底盤都重新設計會出現很多重複性建設,不僅會浪費資源還會影響研製進度,因此坦克底盤在設計時都會盡可能的留下改進的空間,以便在新一代坦克上能夠重複使用。


99式和96式還有其他任何一種坦克的設計,一般都是集中在火控、武器、車載電子設備上,更多的是對發動機技術的改進,二戰時期的德國豹式坦克誕生之後底盤並麼有經歷過大規模的改動,變化主要集中在炮塔和車載設備上,後期又出現了“箭”式小炮塔;以豹式坦克底盤為基礎的變形車也是比比皆是,比如著名的“獵豹”坦克殲擊車,數量僅有幾百兩卻對盟軍形成巨大威脅;虎式坦克的底盤也發展出一種變形車“虎式突擊坦克”,雖然一共只有18輛被製造出來作用不大。

中東戰爭期間被以色列繳獲的蘇制T-55\\54坦克底盤,都被改裝為阿奇扎裡步兵戰車,這種繼承了坦克厚重裝甲的步兵戰車重量達到60噸級別,以色列的主要工作就是提高了發動機馬力。可見戰車的底盤技術主要集中在發動機上,至少不是多麼複雜的裝備,可以很容易的轉化用途,頻發的換代升級是沒有必要的。中國的59坦克設計人員也將這些坦克的底盤改裝成步兵戰車,或許會用於對外出口貿易;最新出現的俄羅斯T-14主戰坦克,也有使用其底盤製造而來的步兵戰車。可見,底盤通用化是未來裝甲車輛的發展趨勢。


利刃軍事


咱們的96/99式坦克的底盤和T-72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咱們的96式坦克底盤是從上圖中的88式坦克演變而來的,88式坦克是我國自行59/69/79後的第二代主戰坦克,1978年研製,1988年裝備部隊。該型坦克底盤是我國全新設計的,1、2、6負重輪使用液氣懸掛,3、4、5負重輪使用扭杆懸掛,這種設計的好處是可以通過液氣懸掛改變坦克車體的俯仰角,更加有利於戰時的防護與作戰。由於88式坦克底盤和行動裝置設計的較為成功,所以被後續的96式坦克延用。

蘇制T-72坦克是1967年研製,1973年裝備部隊的,1977年首次公開亮相。仔細看會發現T-72的6個負重輪之間的間距要比咱們96/99坦克負重輪之間的間距小很多,因為咱們96/99式底盤比T-72長不少。所以判斷96/99是沿用T-72底盤是毫無依據的。唯一和T-72相似的就是坦克車體前部的防浪板了。

至於到了咱們的99式底盤,那是給50多噸坦克使用的,T-72那個小身板只有40噸,所以99式坦克根本不可能沿用T-72坦克的底盤。並且99式坦克的目標對象並不是T-72,咱們這99式妥妥的是三代坦克,雖然不可避免會借鑑毛熊坦克設計的思路,但是咱們的99式匯聚了中西方坦克設計的優點。

最後,坦克設計的難度並不是在底盤,而是火炮、火控以及發動機、裝甲,設計上最大的困難時如何找到這幾者之間的平衡點,至於底盤則是根據坦克實際的需要,斷不可能在50多噸的99式坦克上安裝T-72那個短了近一米給40噸坦克使用的底盤。


諸葛小徹


對於世界上任何具備機械製造和組裝能力的國家而言,坦克底盤研發的難度都並不大。”坦克研發難度最大的三個部分,第一是炮和火控,保證己方能為友軍提供強有力火力支援的同時消滅敵方坦克;第二是裝甲,保證並提升我方坦克的生存機會和概率;第三則是機動性,而機動性只與坦克發動機有直接關係。所以,綜上可見,坦克底盤的研發,在坦克研發整體來看,並不是具有很高的研發難度。這世界上絕大多數坦克的車體都差不多,區別只在細節上的差距。

之後,回答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我國96式和99a採用t72底盤。其實,,,我很所說的是,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謬題。因為無論96式還是99a都不是沿用的t72底盤。現在網上盛傳此謠言的原因單單是96式和99a的底盤有與t72底盤相似的v形防浪板設計,只是外貌相像啊。往深處講,硬要追根溯源的話,首先,96式底盤源自88式坦克,而88式坦克的底盤最早可以追溯到69的大改型,既使用小直徑負重輪的69改進型底盤。從血統上96的底盤和t72的是遠房表弟的關係而非直系。在發展過程中我們更願意借鑑德國的經驗。

至於99a的底盤那更是與t72底盤扯不上半毛錢的關係,完全從頭設計的新三代主戰坦克,其設計思路大抵可以追溯到我國在70-80年代蜜月期初次接觸豹2A0坦克時對坦克設計理念的轉變。雖然裝彈機設計來自於80年代通過秘密渠道獲取的T-72M1,但是也僅限於此。50t級底子的99系列和40t級底子的T-72系列是有相當大差別的。


軍情解析


坦克底盤的研發難度是有的尤其是發動機,但是在整個坦克研製的計劃中火控、火炮及裝甲系統也佔有很大比重。無可辯駁的是低盤上的發動機是整個坦克的精華所在,也是最難掌握和突破的項目之一,誰掌握了發動機技術誰就會在坦克發展中佔據優勢。在二戰中德國的坦克之所以強過同盟國,就是因為梅賽德斯-奔馳公司開發的邁巴赫發動機擁有強勁的動力,豹式和虎式坦克使用的邁巴赫HL-210-P45汽油發動機,最大馬力達到了700匹遠超同盟國任何一款可用的坦克發動機。

強勁的邁巴赫發動機為德國坦克設計師們提供了幾乎無上限的噸位選擇,豹式坦克44噸的重量在盟軍看來就是重型坦克,而德國技術人員還是將其定義為中型坦克;虎式坦克55噸和虎王坦克70噸的重量都是英美設計師不敢想象的。虎王坦克和虎式後期型使用的邁巴赫HL-230-P45是早期邁巴赫發動機的改進版本,最大馬力並沒有太多增加但是可靠性和使用壽命有大幅提高。

為了獲得更高的使用壽命,1943年之後的邁巴赫HL-230-P45重新設計了冷卻系統和氣缸活塞,氣缸壓縮比和主軸轉速都有大幅降低,依賴新型油泵和渦輪增壓技術這款發動機得以保留之前型號的大馬力。因此,後期的虎式坦克基本擺脫了發動機過熱、機械故障頻繁的毛病,除了在機械傳動設備上的問題之外算得上一款終極殺器。而在此之前的1942年虎式坦克剛剛誕生時期,它的火控(蔡司光學瞄準具)瞄準、88mm主炮等設備已經被證明技術非常成熟,可見對底盤的完善才是最繁重、最複雜的工作內容。

現代化主戰坦克的重量都被限制在50~60噸的級別,就是因為燃氣輪機技術帶來的大馬力引擎也已經開發到極限了,美國的AGT-1500型燃氣輪機有1500匹馬力上限;俄羅斯的T-80早期型使用的GTD-1000燃氣輪機擁有985匹馬力,後來又增加到了1200匹馬力。但是這種大功率發動機好像還不能滿足俄軍方對坦克機動性的需求,最後在T-80U上使用的GTD-1250燃汽輪機馬力達到1250匹。而整個改進演化過程中坦克主炮和火控系統並沒有太大的改變。由此可見坦克底盤確實是整個研發項目中最困難的部分。


兵器世界


99式和96式的底盤長度差了快一米了,別說他們是不是沿用T72的底盤,就算是,T72的地盤難道是彈簧做的可以隨意伸縮麼?


三隻腳的大大烏鴉


  1. 別逗逼了,國家現役裝的技術指標等都是保密的,你聽誰說的99和96都用t72。
  2. 並不是所有的5對負重輪都可以歸為蘇系。
  3. 你跪太久了,該起來了。
  4. 要對自己的國家有信心,要對中國兵工人和中國兵工精神有信心!
  5. 中國兵器集團的下屬企業從大到造導彈車的, 小到製造螺絲的;你沒親身經歷過這種國企,你就永遠不會知道什麼是奉獻、什麼是責任。

飯醉瘋子


我國99和96式坦克底盤用的是油氣懸掛,轉向操縱為方向盤式,而蘇俄的T72坦克底盤是扭杆彈簧懸掛,轉向操縱為左右拉桿式,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底盤結構,說抄襲沿用豪無道理。對此說法早就有所耳聞,可能是個別對坦克常識根本就一無所知,又想當磚家,涮存在感之徒想當然的胡咧咧。


斜陽餘輝cong


中國採用俄羅斯T-72坦克底盤,是想降低成本,縮短研發週期。你想啊,如果中國自己研發一款底盤,那多費勁啊。直接用俄羅斯的T-72加長那就容易多了。順便說一下,中國並不是從俄羅斯哪裡弄來T-72的,而是從羅馬尼亞高價收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