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捉蟲子20元一隻 歡迎光臨

廣西捉蟲子20元一隻 歡迎光臨

木頭中發現的錐蝽 (廣西疾控中心供圖)

廣西捉蟲子20元一隻 歡迎光臨

最近,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則“每隻8元尋找錐蝽蟲”的消息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南寧市有沒有錐蝽蟲?昨日上午,廣西疾控中心召開媒體採訪會,專家介紹,廣西遍地都是錐蝽,但目前沒有發現攜帶熱帶寄生蟲的錐蝽,市民不必擔心。

錐蝽是一種昆蟲,俗稱“木蝨王”,因頭部狹長似錐而得名。成蟲體長25毫米左右,呈橢圓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側緣有紅或黃斑。錐蝽的若蟲和成蟲均吸食人血,它們專門叮咬人的面部,喜歡尋找皮膚較薄的區域下口,同時也會叮咬其他部位。

廣西捉蟲子20元一隻 歡迎光臨

廣西捉蟲子20元一隻 歡迎光臨

據報道,美洲錐蟲病是由錐蝽傳播的一種熱帶寄生蟲病,又名克氏錐蟲病、恰加斯病,主要流行於中、南美洲。該病隱匿性極強,隱匿期長達20至30年,難以被發現,重症患者預後不良。急性期有發熱、顏面水腫、貧血等。慢性期常有心肌炎、心力衰竭、猝死等發生。那麼,被錐蝽叮咬就一定會患美洲錐蟲病嗎?據瞭解,並非所有錐蝽都帶有錐蟲。另外,目前我國尚未出現本地病例和輸入病例,因此市民被叮咬後感染錐蟲病的機會微乎其微。

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防制所所長楊益超介紹,目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要熱帶病相關入侵媒介生物及其病源的動態分佈於資源庫建設”課題正在研究當中,錐蝽蟲便是其中一個研究項目。楊益超表示,目前正在進行的課題研究正是為了瞭解錐蝽蟲在中國的分佈情況,及早制定相應措施,爭取將危害降至最低。去年,他們就此也曾發佈過懸賞榜。錐蝽這種昆蟲在廣西遍地都是,從2016年開始,寄生蟲病防制所抓到了不少樣本,實驗室也養有錐蝽。但廣西本地發現的是紅帶錐蝽,是本地蟲子,並沒有攜帶美洲錐蟲病的熱帶寄生蟲。但本地錐蝽能否引起人的感染,目前還沒有實驗,還有待研究。對於有學者把美洲錐蟲病稱為“新型艾滋病”的說法,楊益超介紹,錐蟲病與艾滋病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疾病,但由於這種疾病在美洲的爆發形態十分類似於早期艾滋病的傳播,因此被稱為“新型艾滋病”。

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防治所石雲良博士介紹,錐蝽可以咬很多動物,如牛、羊、豬和老鼠,並傳播這些動物所攜帶的病原體。如果人被咬後可引起頭痛、全身腫等過敏反應。錐蝽主要生活在野外,習性是夜間行動,白天喜藏身於木柴堆、牆縫、木縫等陰暗的場所。以往的舊木屋較為常見。夏天很活躍,冬天不出來活動。

據瞭解,廣西發佈對錐蝽蟲的“懸賞”至今年9月底截止。捉獲錐蝽蟲的市民可獲20元/只的獎勵,同一人在同一地點捕獲的錐蝽蟲最多可有5只獲得獎勵,即最高可獲100元。市民在“捉拿”錐蝽蟲時,要做好防護,不要被蟲叮咬。

據介紹,不少市民打電話到廣西疾控中心諮詢錐蝽的信息。最近這幾天,也有市民反映發現或被錐蝽咬傷,記錄在案的有近10例。“南寧也發現有,五一路的一位市民報告,在中午被錐蝽叮了。”石雲良博士介紹,錐蝽叮咬時刺痛感不是很明顯,不注意就容易忽略。人被咬以後會引起局部腫脹,這時要去醫院用一些抗過敏的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