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眼見不一定爲實,何況道聽途說呢?

孔子:眼見不一定為實,何況道聽途說呢?

聖人也有犯錯的時候,所不同的是,聖人知道錯了,會馬上糾正、道歉,並領會其中的原因和道理。

孔子帶著學生們周遊列國,由於受到小人的陷害,被困在了陳國和蔡國之間一個荒蕪偏僻,沒有人煙的地方。孔子師徒連野菜湯也喝不上,七天未進一粒米,暫住在一間沒人住的破屋子裡。

顏回是孔子的大弟子,他走了好遠,才討了一點米回來煮飯。等到飯要煮熟的時候,躺在床上的孔子翻身,恰好看見顏回從鍋裡抓起一把飯來吃。

孔子假裝睡著了沒有看見,過了一會兒,顏回端著飯送給孔子吃,孔子有些不悅,說:“今天我夢見我的先人,飯要是乾淨的話,我想用來祭奠他。”

老實的顏回明白老師的意思,就如實地回答道:“不是那樣的,剛剛碳灰飄進了鍋裡(弄髒了米飯),丟掉又不好,就抓來吃了。”

孔子聽了,沉思良久,羞愧難當。他感嘆地說:“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我所信任的是眼睛呀,可是眼睛也不是完全可以信賴的;我所依靠的是心呀,可是心也還不足以完全依賴。你們記住,要了解人本來就不容易啊。!

眼見不一定為實,何況道聽途說呢?

孔子:眼見不一定為實,何況道聽途說呢?

孔子六藝城“孔子講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