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之類的咖啡加一包5克左右的糖就能很甜,而一罐含糖量超過30克的可樂嘗起來也並不是很甜,這是怎麼回事?

羅哥德


*說實話, 這是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 雖然略微腦洞, 但仔細想起來, 其中的內容和邏輯卻值得聊一聊.

克數和甜度不成正比?

關於 ‘克數和甜度不成正比’ 的問題(克數越多, 甜度卻並非越甜), 以下是一些潛在的因素, 咱們會逐一分析, 但在這之前, 請先確定 ‘咖啡中加的的是糖, 可樂喝的是原味的(兩者都是糖, 而非代糖, 或任何形式的甜味劑, 否則會對味覺感受產生不同的影響)’.

  • 濃度是否相同: 舉個例子, 我們切一小塊哈密瓜, 吃掉, 很甜; 然後再切一塊同樣大小的, 泡進一杯清水中, 等味蕾完全恢復, 再去嘗, 雖然水會略帶甜味(比原本狀態), 但哈密瓜卻沒那麼甜了. 同樣的道理, 問題中只說了 ‘把5克糖加入了咖啡’, 但沒說 ‘是多少克咖啡(也沒說是什麼咖啡, 這點我們後面會說)’, 反觀可樂, 問題中明確指出了總含糖量(30克), 這其實是確定了可樂的濃度的(30-33克對應的就是1聽330ml的可樂), 換句話說, 這兩者並不一定是在同一濃度下進行比較的, 比如在一個Tall杯咖啡中增加5克糖, 和在一個Venti杯中增加5克糖, 甜度必然不一樣. 當然, 之所以要討論濃度, 是因為我們對於甜度的感受的一個最重要因素就是它(哈密瓜泡水例子中有說). 如果你能提供加糖咖啡的容積, 我們將可以得出更準確的結論.

  • 是否完全溶解: 比起濃度, 這個很好理解, 即咖啡中糖有沒有完全攪拌均勻, 尤其是上面帶奶油/cream的飲品, 很有可能會減弱所加入糖稀釋的程度, 使整體嚐起來更甜.

  • 加糖前的咖啡種類(基底是否一致): 上面提到過, 是什麼咖啡? 在焦糖瑪奇朵里加糖是明顯有別於在黑咖啡中加糖的, 甚至就算產品名稱一致, 也可能出現 ‘不同品牌咖啡中含糖量也不一致’ 的現象, 而這當然會影響甜度感受.

  • 嘗試兩者時的狀態是否一致: 舉個極端的例子, 如果是在運動後喝一個, 在吃完甜食後喝另一個, 則運動後的那個在 ‘主觀甜度測試’ 中明顯更容易取勝.

  • 主觀感受: 除了攝入裝填, 飲品中其他原料也會對甜度有所影響, 比如日本及一些東南亞國家會在吃西瓜時候加鹽來提高甜度, 這其實非常管用, 各位看看可樂配料表就明白了.

5克糖咖啡和30克糖可樂對減脂的影響...

小夥伴們, 請記住這句和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 一樣的公理吧, 減脂的最終判定因素: 是量, 是量, 真的還是...量. 換句話說, 哪個吃了更多糖, 哪個攝入熱量更多, 更容易囤積脂肪, 在這個問題中, 假設是在黑咖啡中加糖(本身無糖, 無脂肪等宏量營養素), 則30克糖的可樂完勝了25克...

好了, 關於 ‘咖啡加糖 vs 原味可樂’ 的問題我們就先討論到這裡, 希望上述內容能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 我是老肖恩, 咱們下個問題見.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