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衆傳媒:一個可以不用動腦子買的股票

邏輯簡單粗暴,行業模式良好,龍頭地位穩固。一個可以不用動腦子就能買的票。

一、主營業務

1.自營框架:18年3月自營電梯海報約128.6萬個,較17年增長6.2%,覆蓋全國117個城市。

2.自營屏幕:18年3月國內自營電梯電規約24.8萬臺,較17年增長4.2%,覆蓋全國93個城市。

3.簽約影院:17年簽約影院超過1750家,同比增長14.4%。

4.簽約屏幕:18年3月銀幕超11800塊,觀影人群覆蓋全國約300多個城市。

17年分眾樓宇電梯電視、電梯海報市場市佔率分別為>90%、>70%,映前廣告市佔率 >60%,壟斷優勢明顯。

分眾傳媒:一個可以不用動腦子買的股票

龍頭的壟斷地位還體現在毛利率上。13-17年,樓宇媒體業務佔據壟斷優勢,成本端議價優勢明顯,綜合及樓宇媒體毛利率維持70%以上。高毛利率業務樓宇廣告、影院廣告雙線擴張,議價能力強使得成本端得到控制,規模效應攤薄成本提升提升 綜合毛利率。

二、業務模式

上游:即樓宇開發商戒者物業 、電影院 、賣場等媒體資源提供商。分眾通過支付資源使用費 , 從上述上游媒體資源提供商中租得廣告點位。租期一般為3年,所以成本端短期變化較小。上游較分散 ,公司依託其媒體資源網絡的規模化優勢在不各物業談判中掌握主勱權,對租金成本控制力相對較強。最簡單的邏輯就是如果有同行業以更高的租金租走廣告位,但是有股規模效應,下游廣告商不願意投放廣告,租期不穩定。所以對上游分眾有很強的話語權,這個是有別於其他行業的。

下游:廣告商(含直銷和代理模式 )。廣告商會根據產品特點、目標客戶、預算等選擇媒體投放方式 。公司根據協議及安裝方案在指定地點自主安裝液晶屏幕、框架海報等廣告投放設備 ,形成可供銷售的媒體資源網絡 ,通過為提供廣告収布服務,取得廣告收入。公司由於其規模效應對於下游廣告商也有很強的議價能力。

分眾傳媒:一個可以不用動腦子買的股票

同時,很多機構和跟人沒有看到的點是,分眾不單是一家廣告渠道上。同時還是一家正統的廣告公司,公司投放的很多廣告廣告設計完全由分眾完成。

三、成本端

1.媒體租賃成本:為主要成本,17年佔總成本75.27%,物業籤合同3年一簽,發化相對較小

2.職工薪酬:媒體開収和運營的員工薪酬,增長源二正常調薪,17年佔總成本13.08%,佔比穩定

3.設備折舊費用:17年佔總成本3.64%,媒體資產折舊年限為5年,未來資源擴張不升級將提升折舊費用

4.其他成本:外購媒體版位費用、三四線城市加盟商超時費、電梯電規媒體於勱屏的4G流量費用

四、投資邏輯

最簡單而又實用的就是18年公司逆用30億進行回購,除權前回購價格不超過13塊錢。彰顯了公司對於股價的信心。一季報給與的中報增速是27%-35%。增速略高於去年年報,但是大幅高於一季報。公司動態估值24倍,對應中報增速,PEG小於1。

免責聲明:本號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僅供參考,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