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灌腸治療小兒食積發熱

近一個月來,由於各種原因,門診發熱患兒明顯增多,本人共接診30多例發熱患兒,採用經方內治外治相結合,療效滿意。這些患兒中,因食積兼有外感造成發熱的十之八九,單純外感發熱的十之一二。患兒體溫在39.0℃到40.2℃者居多,且十之七八經過抗生素等藥物治療發熱反覆,才來尋求中醫治療的。

中藥灌腸治療小兒食積發熱

根據患兒的實際病情,採用中藥灌腸治療,效果顯著。多數食積患兒在一次灌腸後半小時內,能夠排洩出較平常幾倍的便量,其中有的患者排出羊糞蛋一樣的硬便三五枚到八九枚不等,有的患兒排洩出未消化的橘子瓣,有的患兒排洩出奶油製品,有的患兒排洩出膠著樣大便,還有的排洩出難以辨認的塊狀物,有的惡臭無比,有的腥臊刺鼻,排洩後體溫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一般多能下降一度左右。灌腸後三到六個小時內有的患兒可排便兩三次,排洩量或多或少,與藥物劑量、患兒體質和保留時間相關。一般第一次排便量較多,體溫也在逐步下降,且不容易反覆,多在十幾個小時內趨於正常,再以中藥內服調理善後,多能一週左右康復。

中藥灌腸治療小兒食積發熱

多數患兒一次灌腸後可以大量排便後體溫逐漸下降,極少數患兒因飲食積滯較重,需要兩三次灌腸後才能排便。

運用經方灌腸治療,安全可靠,能夠極大的減輕痛苦,縮短療程,快速退燒。

中藥灌腸治療小兒食積發熱

中藥灌腸治療小兒食積發熱

患兒家屬:我去某兒童醫院,體溫在39.0℃及以上的也都給灌腸了,為什麼沒有排便、也沒有退燒?

原因很簡單,他們用的是西藥退燒藥或者是單純的瀉藥,而我們採用中醫辨證論治,根據食積的不同類型,辯證分析後採用不同的經方針對病機用藥,所以效果顯著。

小兒食積發熱大體可以分寒、熱、虛、實及寒熱錯雜和虛實相兼等不同類型,需要中醫師運用中醫思維來辯證用藥,方能起到較好的療效。

中藥灌腸優勢有哪些?

1、有利於達到全身或局部治療疾病的目的。因為中藥灌腸是將中藥液從肛門注入,使之保留於腸道內並吸收。可避免或減輕了藥物對肝腎的損害,因為藥物直接通過腸道吸收。

2、有利於保持藥物性能和療效的提高,因為中藥直腸加速了藥能的奏效時間,提高療效。

3、避免有效成分受胃酸、消化液、和肝臟的破壞而降低藥效,而且用藥量少,因為藥汁可通過灌腸,直接達病所,濃度高,起效快,療效好,彌補了口服給藥的不足。

中藥灌腸治療小兒食積發熱

中藥灌腸的作用雖然不錯,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中藥灌腸也不例外,如果中藥灌腸的操作步驟不嚴格執行,可能會感染某些細菌,產生不良反應。中藥灌腸還是要到正規醫院做,那樣比較規範,減少不良反應,起到應有的治療效果。

中藥灌腸治療小兒食積發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