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大將丁奉是如何一戰幹掉了張遼的?

綠葉衣行


合肥會戰,張遼威震逍遙津,大破來犯的吳軍;東興之戰,丁奉雪中奮短兵,擊敗進犯的魏軍!兩人無論在正史上,還是在演義中,都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大將。看過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張遼之死與吳國大將丁奉有著重大的關係,在演義中,丁奉是怎樣擊殺張遼的呢?正史上是否又真是如此呢?下面我們便一起來探索一下張遼之死背後的真相吧。

演義說法,丁奉箭射張遼,張遼因箭傷而死

在《三國演義》第八十六回中寫到:“

岸上一彪軍殺來,為首一將,乃丁奉也。張遼急拍馬來迎,被丁奉一箭射中其腰,卻得徐晃救了,同保魏主而走,折軍無數,背後孫韶、丁奉奪得馬匹、車仗、船隻、器械不計其數。魏兵大敗而回,吳將徐盛全獲大功,吳王重加賞賜。張遼回到許昌,箭瘡迸裂而亡。

按演義的說法其實很明確了,張遼就是在一次隨魏主進攻吳國時,為了保護魏主撤退,迎戰吳將丁奉,因急亂,被丁奉一箭射傷,後回到魏國境內,因傷勢過重而死。因箭傷為丁奉所致,也便有了張遼是被丁奉所殺的說法。

正史記載,張遼是病逝,與丁奉並無關係

合肥大戰中,張遼曾率800騎兵一路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孫權聞風喪膽,吳軍披靡潰敗!張遼也因此一戰成名,威震江東。曹丕登基後,依然將防禦孫權的重擔交給張遼,到黃初二年,張遼屯駐雍丘,在此期間染病,儘管如此,孫權依然對其非常忌憚,不敢冒進。黃初三年,張遼抱病擊破來犯的吳將呂範,但因這期間傷病一直未愈,加之徵戰勞累,身體更是每況愈下!在擊敗呂範後不久,張遼便在江都病逝。

在正史中,張遼之死可見於丁奉並無關係,也並沒有提及到張遼是否在最後一戰中受傷,當然最後一戰的敵將也主要是呂範,並沒有提及丁奉,所以與丁奉沒什麼關係。張遼確是因為染病未愈,加之勞累沒有修養,才匆匆病逝,享年五十四歲。

不可否認,張遼和丁奉都是三國時期富有傳奇性的名將,張遼被後人列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而丁奉更是被後人稱為總管菩薩,封為靖江侯王、靖天世帝君,為其建廟立像以供奉。

在你心目中,張遼和丁奉,你更欣賞誰呢?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這檔子事出自《三國演義》的描寫。



  • 小說八十六回。劉備駕崩託孤諸葛亮,諸葛亮先穩穩破掉司馬懿五路伐蜀之策,然後派鄧芝入吳,成功再次和東吳建立聯盟關係。曹丕聞知此事後大怒,決定御駕親征大舉伐吳,孫權起用徐盛為主將抗擊曹丕。徐盛火攻大破曹丕水軍,盡燒曹丕船隻。

  • 危急之下,曹丕棄船登岸。岸上丁奉率伏兵殺出,曹丕身邊護駕的大將張遼緊急出馬欲上前迎戰。不想被丁奉一箭射中其腰部,幸得徐晃在旁及時救護。然後一起保著曹丕撤退。張遼回到許昌後,箭瘡迸裂而亡。

  • 所以按演義所寫,就是丁奉趁魏兵潰敗之際殺出,混亂之中用弓箭重傷了急於保護曹丕的張遼。按生辰計算,張遼此時也是五十歲左右的人了,受此重創最終不治身亡。


而事實上按正史記載,張遼是因病逝世的,並非死於丁奉的箭傷。

  • 張遼完全可以說是東吳的剋星,他生平光輝戰績幾乎主要來自於對東吳的作戰,在東吳止小兒夜啼的威名,深為東吳之主孫權所忌憚。


  • 《三國志》記載,赤壁之戰後,曹操撤軍回許都。孫權率十萬之眾進圍合肥。留守的主將張遼決心主動出擊,連夜募集了八百壯士。清晨時分,張遼身先士卒率軍全力突擊,高喊自己名號直衝到孫權麾下,擋者披靡!孫權驚慌之下,僅能退到高地上自守。張遼高聲大喝,挑釁孫權下山戰鬥。孫權不敢動,後見張遼兵少,派大軍重重包圍。張遼奮起突圍而出,又回頭救出被圍的部下。往來衝突,從早上殺到中午,殺得吳軍一點脾氣沒有。孫權知難而退兵,張遼不依不饒率軍追擊,甚至差點捉住了孫權。這就是合肥之戰張遼八百人破孫十萬的事蹟。

  • 此節在演義中就是逍遙津之戰,孫權更慘,全靠了劉備一樣的寶馬救了小命。我覺得《三國志》記載的史料反而比演義更加精彩,動人心魄。張遼的悍勇無敵躍然紙上。


名將之隕

  • 曹丕待張遼比他老子曹操更加優厚,增邑晉爵,厚賜張遼家人以示尊崇。張遼得病,曹丕親身探視,賜衣服賜飲食,可以說無微不至。孫權再次叛變之後,張遼仍然被派到前線駐防以擋孫權。孫權知道張遼來了,下令給諸將說不可輕視,張遼雖病卻仍是勇不可當。可見張遼給孫權留下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

  • 同年,張遼和諸將打敗了吳將呂範之後,病情轉重,最終在江都病逝。曹丕為之痛哭流涕,追諡為剛侯。張遼後得配享從祀於魏武帝曹操廟庭。


所以按正史記載,曹丕大舉伐吳是取得了不少戰果的,並非演義中所寫敗得慘不堪言。而張遼奉命駐紮在海陵臨江前線,他的死跟丁奉並沒有關係。

如切如磨


丁奉用暗箭射中了張遼的腰部,張遼被救回到許昌以後,箭瘡崩裂而死。



據《三國演義》第八十六回〖難張溫秦宓逞天辯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中記載:

【魏黃初五年秋八月,會聚大小將士,令曹真為前部,張遼、張郃、文聘、徐晃等為大將先行,許褚、呂虔為中軍護衛,曹休為合後,劉曄、蔣濟為參謀官。前後水陸軍馬三十餘萬,剋日起兵。封司馬懿為尚書僕射,留在許昌,凡國政大事,並皆聽懿決斷…………

魏主渡淮河,行不三十里,淮河中一帶蘆葦預灌魚油,盡皆火著,順風而下,風勢甚急,火焰漫空,絕住龍舟。丕大驚,急下小船傍岸時,龍舟上早已火著。丕慌忙上馬。岸上一彪軍殺來;為首一將乃丁奉也。張遼急拍馬來迎,被奉一箭射中其腰。卻得徐晃救了,同保魏主而走,折軍無數。背後孫韶、丁奉奪得馬匹、車仗、船隻、器械不計其數。魏兵大敗而回。吳將徐盛全獲大功,吳王重加賞賜。張遼回到許昌,箭瘡迸裂而亡,曹丕厚葬之……】

張遼,字文遠,曹魏名將,與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並稱曹魏的“五子良將”。



《三國演義》中張遼的單挑戰績:

1 夏侯敦 ―― 突逢大雨,無結果

2 張郃 —— 四五十合不分勝負

3 蔣奇 —— 措手不及,被張遼斬於馬下

4 袁尚 —— 不三合,架隔遮攔不助

5 沮鵠 —— 戰不三合,鵠大敗,遼追趕,鵠應弦落馬



6 冒頓 —— 遼拍馬斬冒頓於馬下

7 黃蓋 —— 一箭射黃蓋下水

8 太史慈 —— 七八十合,不分勝負

9 淩統 —— 鬥五十合,不分勝敗

死亡原因:被丁奉一箭射中了腰部,回到許昌後,箭瘡迸裂而死。



張遼統率大軍而獨當一面,以八百破十萬,威震逍遙津,嚇得孫吳小兒不敢夜啼,震古爍今,真乃英雄也。


饞嘴肥貓1


歷史上的張遼並非是被丁奉攔腰射中,回許都箭創迸發而死,而是在守衛魏吳邊境上病逝。張遼一生可謂是東吳的剋星,無論是威震逍遙津還是合肥之戰,都給東吳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當然這裡說的是演義,就不談及正史。

張遼被丁奉射中是在曹丕攻吳時,老將徐盛用火攻大敗魏兵,曹丕匆忙下船,張遼趕來救援時,被東吳大將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回到許都時因為箭創迸發而亡。演義裡這樣寫到

丕大驚,急下小船傍岸時,龍舟上早已火著。丕慌忙上馬。岸上一彪軍殺來;為首一將乃丁奉也。張遼急拍馬來迎,被奉一箭射中其腰。卻得徐晃救了,同保魏主而走,折軍無數。背後孫韶、丁奉奪得馬匹、車仗、船隻、器械不計其數。魏兵大敗而回。吳將徐盛全獲大功,吳王重加賞賜。張遼回到許昌,箭瘡迸裂而亡,曹丕厚葬之,不在話下。

所以張遼是在救援中被丁奉射中,又大部分魏軍都不擅長水戰,自然是大敗而回,張遼的死或許也是作者為了提高東吳此戰的功績。畢竟歷史上這場戰役東吳並沒有佔到便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