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亞颱風,日本千紙鶴和德國油紙包

瑪利亞颱風昨日登福建、浙江沿海城市,來勢洶洶,儘管有提前預報和各種應對預案,畢竟水火無情,在大自然無情肆虐面前,還是給沿海地區帶來很大影響和破壞。颱風每年都不請自來,每次起的名字也都挺美,聽上去像柔弱的妹子,實際卻是暴烈的漢子,這次的瑪利亞也是。

瑪利亞,來就來,最好別亂來,咋地,換個馬甲還治不了你?

瑪利亞颱風,日本千紙鶴和德國油紙包

就在同時,隔壁的日本也在遭遇水患,甚至遠比我們這裡嚴重。據說,日本暴雨災害遇難者已有150多人,數十人下落不明。很多地區的房屋、道路、橋樑都遭嚴重破壞,甚至有的村鎮完全被水淹沒,成為斷水斷電的孤島。深陷孤島的居民,食物、衣物藥品急缺。日本舉國救災,首相也緊急視察災區,全國民眾也本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紛紛伸出援手的同時,愛心、同情心氾濫,為表達祈福和祝願,紛紛折起了愛的千紙鶴,寄往災區,導致災區“鶴滿為患”,增加了額外的清理困難。日本網友對此多有批評之聲,認為這個舉動華而不實,甚至是“虛偽”,災民此時需要實際支援和幫助,遠甚於這堆無用的千紙鶴。

瑪利亞颱風,日本千紙鶴和德國油紙包

日本人在世人眼裡素以“高素質”著稱,在大家眼裡是彬彬有禮、體面的代名詞,無論嚴寒酷暑,對外都是長袖襯衫,合體西裝的形象,非常注重細節,講究形式。甚至被很多人認為,日本人比中國人更好的繼承了中國溫良恭儉讓的優良品質。這次日本網友對“千紙鶴”的反感和指責,很值得玩味。

“倉稟實乃知禮節”,或者“物質決定意識”,說的是一個意思。溫良恭儉讓是禮節,也是意識;吃飽穿暖是物質,也是基礎。沒有合適的環境和基礎,所謂的溫良恭儉讓就是一種迂腐和多餘。給一個口渴至極的女人,送一件性感時尚的內衣,能得到“謝謝”二字嗎?這事如果在中國,肯定被罵的更慘。還好,國人現在雖然出現了“點蠟燭”的苗頭,和“今夜都是***”的流行句式,但摺紙鶴尚未形成風氣。畢竟道具太麻煩,哪有那時間,還要回去買菜,陪孩子寫作業呢。戲謔調侃,不是說禮節、形式、儀式感不重要,也不是說做這些事的人虛偽,矯情,相反,這些人往往都是善良,單純的。此外,還有很多不善言辭,拙於表達,但心存善念,只懂用行動表達的人,也同樣是單純的,慈悲的。對他們不要苛責,就像不要總拿日本人對照國人,苛責國人一樣。

讓一個早上5點要起床營生,晚上9點回家吃飯的人,衣衫清爽,逢人見笑,太難。他可能會隨手丟1塊錢給乞討者,但未必會對弱勢群體握拳,再滿含深情的說一句“加油”。善念說不說出來,都對;善行做不做出來,才是差別。

瑪利亞颱風,日本千紙鶴和德國油紙包

颱風帶來的水患尚未結束,不知道會肆虐到什麼程度,不排除有馬路、街道淹水的情況,不知道“德國油紙包”、“青島下水道”的故事會不會沉渣泛起。就算是,“威力”應該也會比以前小很多。畢竟,幾個月前油紙包的故鄉——德國的街道就被淹過,日本也是、臺灣機場也是.....如果下水道就代表良心,那做個有良心的城市就太容易了。

是不是良心,取決於有沒有盡心。只有50分的技術和能力,傾盡全力做到了50分,就是有良心;100分的技術和能力,敷衍做到了90分,就是沒良心。

不要理會那些看似有道理的“哲理名言”,做好自己,踏實前行就好。一心向善,全力做好,對自己要嚴格,但不必苛責。畢竟,能綿延幾千年,擊敗無數天災人禍的民族,不會太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