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體系流動性寬鬆,利率債收益率保持低位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近日發表最新流動性觀察報告,以下是主要觀點:

銀行體系流動性寬鬆,利率債收益率保持低位

6月社會融資總量新增1.18萬億元,同比增速下降至9.8%,儘管其中新增貸款比較強勁,但表外融資渠道繼續大幅萎縮。瑞銀經濟學家估算6月整體信貸的同比增速也下降至11.1%。我們認為疊加貿易戰升級給經濟增速帶來的下行壓力,未來貨幣政策可能繼續偏向寬鬆。7月以來,隨著定向降準的資金釋放,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充裕,DR007和R007利率都出現明顯下降。上週五央行對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進行了等額續作,本週一又通過逆回購淨投放3000億元,顯示出對流動性的呵護。我們預計隨著政策基調的進一步調整,貨幣市場利率可能得以維持在較低水平,全年DR007和R007均值水平可能下行至2.7%和3.0%左右,流動性寬鬆也會繼續支撐利率債收益率,預計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在較低區間波動,年末可能在3.4%左右。

但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上升,信用寬鬆政策能否到來?

信用利差(特別是AA級品種)7月以來還在繼續上升。今年以來地產企業融資困難,成本日益上升,一些地產債券收益率上升到6%左右,部分通過信託的成本上升到10%以上,融資成本已經接近2013年水平。伴隨近期財政部和央行關於寬貨幣和寬財政的相關言論,市場懷疑緊縮政策是否已到底部:一方面6月宏觀數據輕微走弱,地產投資仍相對強勁;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制約寬鬆力度。我們認為結構性問題需要結構性政策解決,如地方與中央財政權利、信用評級的建立以及打破資管產品剛兌等,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信用寬鬆政策何時到來的不確定性增加。

多類投票權暫時無法納入滬港通,暫緩南下資金分流A股

滬深交易所決定,暫不將恆生綜合指數新增納入可選範圍的外國公司(第一上市地為香港,但主營業務不在大中華)、合訂證券(主要為港燈等四家公司)和同股不同權股票納入港股通股票範圍。多類投票權即將納入恆生綜合指數,如果率先將其納入滬港通指數,對尚未發行的CDR定價或有一定影響。我們關注到,由於A股市場的流動性下降,新股(含CDR)的發行速度將繼續放緩。此次暫緩納入此三類公司入滬港通標的,(1)可緩解資金南下對A股的分流,(2)監管機構謹慎處理CDR和獨角獸上市的制度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