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名字雖然很搞笑,但這種農村野果子確實是個寶

它的名字雖然很搞笑,但這種農村野果子確實是個寶

成熟時,看起來很巴適

在四川北部山區有這樣一種野果子,它因為外形酷似羊奶子,被稱為“羊奶果”。在農村裡,這種野果子算比較常見的,但城市裡知道或者見過的很少,小編我也有很多年沒得吃過了,下面我就簡單介紹一下這個野果子。

羊奶果的外貌特徵

羊奶果又叫牛蝨子果、羊山咪樹、羊奶頭等,學名密花胡頹子,屬胡頹子科,這個學名也太科學了,還是覺得俗名更加貼切。

羊奶果是西南地區的特產。野生的羊奶果樹通常生長在海拔1100-1500m的山地雜木林內或者相對向陽的溝谷邊上,有時也會生長在其他雜樹上,形成樹上生樹的奇特景象,不知道有沒有見多識廣的小夥伴,見識過這種景象呢?

它的名字雖然很搞笑,但這種農村野果子確實是個寶

每年3、4月份,早熟的羊奶果匆匆地撲入人們的眼簾,呈橢圓形,色紅如血,略大於鴿卵。成熟果實鮮紅色至紫紅色,可以直接生吃,味道酸甜,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可食部分佔到了91 %,可做成果汁、罐頭、蜜餞等。此外,這種果子又可提供色素、釀酒。花蕾、果、嫩枝還可入藥,清熱解毒,可謂是渾身都是寶。

它的名字雖然很搞笑,但這種農村野果子確實是個寶

古籍摘要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提到,羊奶果具有“止咳平喘,收斂止瀉。主治哮喘,虛咳,慢性支氣管炎,腸炎,腹瀉,跌打腫痛,風溼疼痛,黃疸,吐血,咯血,咽喉腫痛,感冒,小兒驚風,瘡癬”等功效。《中華本草》中提到,羊奶果具有“止咳平喘;止瀉;止血;活血消腫。主久咳;哮喘;腹瀉;吐血;咯血;黃疸;風溼痺痛;跌打瘀腫;咽喉腫痛”等功效。

那些年吃過的野果子,追憶那逝去的童年……

~歡迎大家交流自己見過吃過的野果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