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簽訂澶淵之盟,30萬歲幣換來百年和平到底值不值?


個人認為值。

澶淵之盟背景

宋朝自從雍熙北伐之後,由進攻轉為防禦,而遼國卻不斷南下,侵擾北宋疆土。定州對峙之時,宋真宗在寇準的強力要求下,御駕親征。最終雙方都希望罷兵求和。



澶淵之盟內容

第一;規定宋遼雙方為兄弟之國(但是因為遼聖宗年幼,後世仍然以此為恥)

第二;宋遼以白河溝為界,雙方不設兵戈,不招降納叛

第三;宋朝每年向遼提供“軍旅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第四;雙方於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以上雖然兩條有利於宋朝,兩條不利於宋朝但是實際損失不大。

雖然遼聖宗年幼,但是畢竟是兄弟之國,雙方是可以平等交流的,而且在簽訂了澶淵之盟後,雙方以兄弟之國平等交流了百年,期間雙方基本沒有大的戰事發生。百姓安居樂業,邊境牛羊被野。

雖然宋朝每年給予遼國30萬歲幣(銀十萬,絹二十萬),但是由於雙方在邊境展開了互市的貿易,宋朝每年依靠外匯賺取的遠高於此。

當然澶淵之盟是雙方達到平衡後的產物,雙方誰也無力吞併對方,最終選擇了妥協。而遼國卻在不利的情況下佔了便宜。



這裡說個題外話

宋遼兩國談判時,宋真宗派曹利用去和遼國談判,對曹利用說道;如果事不得已,就算是百萬資財也是可以的。

而寇準叫住了曹利用說道如果歲幣超過了30萬,就要砍了曹利用。

曹利用經過談判達成了30萬的協議,當曹利用告訴太監時,太監以為是300萬。轉告給了宋真宗,宋真宗大驚,不過也是無奈。最後知道僅僅是30萬之時,大喜,並且重重的獎賞了曹利用。


我是越關


哪裡值了呢?

在“靜Yes”看來,對《澶淵之盟》吹捧得越厲害,就說明今天的泛和平思潮有多氾濫。


從自詡中原正統的一家獨大到被迫承認少數民族政權的合法性,到最後約為兄弟之國,平起平坐。對於北宋而言,這意味著從建國以來將近半個世紀的努力全部化為泡影,是北宋對外政策的巨大失敗。

從此以後,北宋不但徹底失去了收回燕雲十六州的可能,還不得不每年給遼國歲幣20萬,絹10萬,還要被迫打開邊境,設置榷場和遼國展開貿易,無論如何這都不能算是北宋的勝利!

很多人說區區30萬的東西,在榷場幾天就賺回來了,北宋卻獲得了長達一百多年的和平。


這是典型的阿Q精神,就好像我被別人搶劫了,回頭一想,反正這個錢也是自己剛剛買彩中的獎,就當沒有中獎就好了嘛。實踐證明,北宋政府的自我麻痺精神相比於阿Q不遑多讓。

《澶淵之盟》實質

《澶淵之盟》的實質是宋遼的國土交易。即北宋收回燕雲十六州南部兩州,而北宋需要將兩州的賦稅交給遼國,賦稅的數目,大概是30萬絹幣。

可憐這塊本來就是中原王朝的土地,不但收不回來,還要倒貼侵略者。這樣的條約,哪有平等,值在哪裡?


邊境貿易便宜了誰?

再說邊境貿易的事,“靜Yes”雖然不認同乾隆皇帝的那句“我天朝物產豐盈,無需與外夷互通有無”的狂妄之語,但是在封建社會,真的就是這樣一個一家獨大的情況。

中原王朝小農經濟立國,除了馬匹等戰略物資,真的沒有什麼需要從遊牧民族那裡進口。反而是遊牧民族缺少鹽鐵等戰略物資,需要不斷從中原貿易獲得,而在中原關閉邊市進行封鎖時不得不南下搶劫。

現在好了,北宋不得不打開邊境市場,遼國可以源源不斷獲得物資。而北宋是無法通過榷場得到自己心愛的戰馬的,因為遼國限制出口。


榷場實質上是便宜了遼國,而很多後人還在沾沾自喜掙了多少遼國人的錢,真是可笑!

條約換來的和平靠譜嗎?

最後說一下百年和平的事。我們知道有句俗語叫“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這句話用在北宋身上特別合適。

我們先不假設北宋和遼國一直打下去會不會收復燕雲十六州,單看北宋和後來西夏的戰爭,就知道沒有戰爭薰陶的北宋軍隊真的就是草包。


在軍事上遼國是強於北宋的,這不是一句兄弟之國就可以持平的。而在《澶淵之盟》後,遼國還在北方和高麗幹,和其他少數民族幹。而北宋,就只剩下被幹。

而《澶淵之盟》也沒有給北宋帶來所謂的安全感,北宋一直在宋遼邊境大量種植柳樹,以期阻擋遼軍鐵蹄。而且,這種和平最終讓北宋武功盡失,北宋在遼國覆滅後,緊接著成為女真人的刀下鬼。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澶淵之盟,從本質上來說,是宋遼兩國軍事勢均力敵的結果,其中任何一方都無法在軍事上徹底戰勝對手,和談是解決軍事爭端的最佳方式,也是歷史的必然結果。

就在公元999年,蕭太后和遼聖宗在南京(今北京)舉兵南征的前夕,宋真宗趙恆親自看望臥病中的曹彬,曹彬對真宗說了這樣一番話:

太祖英武定天下,猶委孫全興經營和好。陛下初登極時,承矩常發書道意,臣料北鄙終覆成和好。

意思是,太祖趙匡胤在位時就曾委任孫全興與遼修好,如今陛下(真宗)剛剛登基,就委任何承矩(當時的雄州知州)向遼國修書傳遞和好之意,臣(曹彬)料定宋遼邊境必定走向和平。

曹彬算得上是太祖太宗朝的兩朝名將,他身經百戰,多次與遼國對陣,他知道遼人的厲害,他也知道太祖和太宗都在對遼戰爭中吃了不少苦頭,他更知道宋遼兩國戰事頻仍,雙方都已經厭倦戰爭了,這個時候,和平談判才是解決之道。

聽完曹彬的這番諫言,宋真宗說道:

此事朕當屈節為天下蒼生,然須執綱紀,存大體,即久遠之利也。

宋真宗表示,他要為天下蒼生著想,從長遠之利解決宋遼爭端,換句話說,宋真宗已經有意改變宋朝立國幾十年來的對遼策略了

事實上,不管是曹彬也好,宋真宗也罷,他們都非常清楚當時的現實情況,想要收回燕雲十六州,已經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了。

宋太宗在位時期,兩次御駕親征,結果一次比一次輸得慘,甚至自己的腿還受了箭傷,一輩子都沒好利索,而兩次北征下來,邊防軍只剩下不到一萬人的殘兵敗將,史書記載“緣邊瘡痍之卒不滿萬計,皆無鬥志”,戰爭的代價非常之大。

而你以為遼國那邊就佔便宜了嗎?其實也沒有,遼國對宋朝的頻繁來犯不勝其擾,而且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等名將也相繼凋零,雖然據有燕雲之地,但燕雲百姓其實還不怎麼認同遼政權,當時民間潛逃至宋朝的人非常多,遼國的社會經濟結構單一,經濟基礎薄弱,也經不起長年累月的戰爭消耗。

其實,如果我們站在遼的立場上來看宋初對遼戰爭的話,宋朝反倒像是主動侵略,而遼朝則更像是在自衛反擊,而且幾十年下來,雙方誰都沒佔什麼便宜,反而兩敗俱傷

事實上,有一些歷史學者研究認為,遼國時常侵擾宋朝邊境,主要是因為遼身處寒冷之地,物資匱乏,而宋朝卻又不肯開邊貿易,這才造成了宋遼邊境的頻繁軍事摩擦。而公元999年遼國決定南征宋朝,也並非是真的想侵犯宋朝國土,遼既沒那個必要,也沒有那個實力。

作為統治者的蕭太后,非常厭惡戰爭,史稱“契丹母老,始厭兵”,但她還是決定南征的目的其實只有三點。一是忌憚於宋太宗的兩次北伐,要攘除邊患,二是收復失地,主要是後周時期丟失的瀛、莫關南舊地,第三就是想用武力求得與宋朝的貿易互通。

分析完澶州之戰前的兩國背景,我們再說回到澶淵之盟。

這次盟約是基於澶州之戰簽訂的,這場戰鬥雙方勝負參半,遼國雖然兵鋒正盛,但是澶州守將李繼隆射殺了遼國大將蕭達凜,士氣已然受挫。此時此刻,宋朝守軍其實並未受到特別大的損失,而且遼國驅兵數千裡,長途奔襲,內防空虛,這其實留給了宋朝一個絕佳的反擊機會。

當時的邊關守將楊延朗就提出過這樣的建議,建議宋真宗扼守險關要塞,斷其後路,遼兵必敗,燕雲必能收復,然而保守的宋真宗最終並未採納這一意見,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就後事諸葛亮批判宋真宗的保守怯懦,其實,在大的原則上,宋真宗的雖然保守,但他的頭腦還是十分清醒的。

開戰前蕭太后送來求和的書信時,宰相畢士安認為,遼國和談請求可信,然而宋真宗卻說道:

彼以無成請盟,固其宜也。然得請之後,必有邀求。若屈己安民,特遣使命,遺之貨財,斯可也。所慮者,關南之地曾屬彼方,以是為辭,則必須絕議,朕當治兵誓眾,躬行討擊耳。

宋真宗雖然也有意求和,但他並不盲目,他知道遼國並非單純只是求和,一定會索要後周時丟失的關南之地,以此為和談的要挾,宋真宗給眾人定下了原則,給錢沒問題,但割地絕對不行。

一直到後來,曹利用奉命與遼國談判,宋真宗給曹利用的指示也是,送錢可以,但寸土不讓。很快,曹利用和談成功,和遼國許諾了三十萬歲幣,從此雙邊修好。

因此,經過我的這一番分析,可以看出,宋遼簽訂合約幾乎是歷史的必然,即便沒有澶淵之盟,也會有別的盟約。

作為政治家的蕭太后和宋真宗,他們都絕對不會明知打不過,還要一意孤行窮兵黷武,舉國之力,在軍事上拼消耗,那隻能徹底拖垮自己。

然後,我們再來看這三十萬的籌碼到底值不值?有學者對次做過經濟統計,三十萬的歲幣只佔到宋朝一年全部現金收入的1.53%,佔到宋朝一年全部財政收入的0.4%。

這樣一看,我們用腳指頭都能算清楚這筆賬到底值不值,

三十萬歲幣對宋朝只是毛毛雨,卻可以換來邊境的長久和平,這簡直太值了。而且,如果兩國繼續纏鬥的話,隨便一次戰役的軍事開銷就得數百萬,甚至上千萬投入,並且生靈塗炭。

明朝的崇禎也曾考慮過和滿洲和談,而且還派出了使節,然而崇禎最終為了自己的顏面,拒絕了這一機會,最終的結果大家也就都知道了。

事實上,誰都不是傻子,這筆賬遼國也算得很清楚。三十萬歲幣對宋朝來說是毛毛雨,但對遼國而言就是一筆巨資,而且,蕭太后再也不用擔心南部邊境的憂患了。如果說遼國在軍事上真的有實力奪回失地,甚至大舉侵犯宋朝的富庶之地,那它絕對不會要三十萬這樣的小恩小惠。這樣也能反證得出,澶淵之盟的確是雙方軍事上勢均力敵的結果和產物。

另外多說一句題外話,我覺得歷史對宋真宗的評價有欠公允,宋真宗除了大搞天書運動之外,他幾乎沒有太大過失,在他統治初期,國家財政有了跨越式增長,人口由宋太宗時期的四百萬戶,增長到了六百萬戶,社會一片盛世景象,史稱“鹹平之治”

歷史上的開疆拓土者固然是偉人,但保境安民者亦是明君。


如果看官覺得本回答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轉發和關注。



二十四史憑欄處


澶淵之盟30萬買和平是否值得?既然是錢,那先來算算經濟賬。

根據《宋史 食貨二》,在下面列出宋朝時的賦稅收入:

1、至道末,總七千八十九萬三千,7089.3萬;

2、天禧五年,視至道之數有增有減,總六千四百五十三萬,6453萬;

3、景德中,賦入之數總四千九百一十六萬九千九百,4916.99萬

4、皇祐中,增四百四十一萬八千六百六十五,即4916.99萬+441.8665萬=5358.8565萬貫;

5、治平中,又增一千四百一十七萬九千三百六十四,即4916.99+1417.9364=6334.9264萬貫。

遼歲幣佔北宋總稅賦收入的佔比見下圖

即:30萬遼歲幣佔據北宋年稅賦總收入的0.5%左右。用0.5%的錢即可買來百年和平,你說值得嗎?

當然,會有人說:百年和平是導致北宋軍隊戰鬥力低下的原因——因為沒有了戰事。但這只是一個表面的原因,實質的原因有兩個:

一、北宋沒有向外擴張的野心和文化基因,除了燕雲十六州之外,對於西北、西南等地區均無佔據的野心。

周星馳說:
一個人若是沒有了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呢!

北宋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它沒有夢想!對於大唐深入中亞,征服北方草原這些狂野歷史,北宋非常的鄙視——種田、讀書、寫字、打老婆孩子,人就應該這麼過一輩子!這就是北宋的書生氣。

二、北宋在建立初期,已經存在重文抑武的統治基因和體制。對於武將而言,反正功勞不是自己的,何必那麼拼命!北宋的年賦稅收入雖然高,但主要收入主要支付在三個方面:

1、皇帝、皇族的開銷;

2、北宋大小官吏的薪俸;

3、僅百萬規模的禁軍和各地州兵的軍費開支。

北宋在澶淵之盟之後的百年間,不是不重視軍事。如果按照北宋時的軍費佔年稅賦比重,今天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比得上它。但問題的是關鍵在於:面對每年按編制人員發放軍費,官員們都選擇了侵吞軍餉,以老弱病殘來充數,真正的士卒最多隻達到三分之一。近百萬的禁軍,真正能夠作戰的不過30萬。每年60萬禁軍的軍費大部分落入各級官員手裡。

王安石試圖用隋唐時的調兵制度來解決北宋軍費過高問題,但因為涉及趙匡胤的重文抑武祖制問題,效果不大。




歡迎關注歷史哨聲——為您提供有價值的觀點,多元化解讀歷史!謝謝您的閱讀!

歷史哨聲


澶淵之盟,不好簡單地用值或者不值去評判

澶淵之盟之前,遼聖宗與蕭太后親征,其軍隊深入宋朝境內,到達澶州(河南境內),主將李繼隆死守澶州,並且在澶州城下射殺遼軍主帥蕭撻凜。而此時北宋皇帝宋真宗也接受了宰相寇準的建議,親征抵達澶州城下,雙方軍隊對峙澶州。


彼時的情況如下:遼軍連日征戰,深入北宋腹地,此時兵鋒已衰竭,再加上主帥陣亡,可謂是士氣大挫,同時,其身後還有楊延昭等人的軍隊(遼國並沒有直接面對北境的主力),一旦宋軍兩面夾擊,鹿死誰手,尚未可知;而宋軍則射殺主帥後士氣大振,再加上皇帝親征,軍心更盛。澶淵之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籤訂的。

之所以要介紹背景,是為了說明這樣一種情況:澶淵之盟,並不是城下之盟,至少在當時來說,雙方勢均力敵。所以,這份合約,嚴格意義上講並不算是不平等條約。至於其內容,主要是以下幾點(摘自百度百科):

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齒論(即按年齡之意,筆者注)。

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遼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雙方於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

其中被認為是“屈辱”的一條,無非是每年給遼國十萬銀兩,二十萬匹絹。前文說過,在雙方勢均力敵的基礎上,這些條約肯定是雙方都認為沒什麼損失的,否則條約不會達成。所以,宋朝這麼做,的確是有原因的。

原因一,北宋的財政收入很高,這些支出對於北宋來說不算太大損失(至少當時來看,但後來就不一定了)

原因二,戰爭的損耗對於北宋而言,遠不止這個數字,而且北宋不一定能在以後的軍事交鋒中壓制遼國,換取和平是當務之急。

原因三,邊境貿易中,北宋由於經濟發達,生產力水平更高,所以其佔優勢。這些歲幣的損失,可以一定程度上從邊境貿易中再賺回來。

所以,基於以上原因,北宋認為自己並沒有什麼損失甚至還賺了,因為宋真宗是遼聖宗的哥哥。而就條約簽署的一段時間內來看,它的確很值得,宋朝邊境安穩,經濟發展有了保障,也避免了兩線作戰(和西夏,經評論區的朋友指出,當時西夏尚未建立,故此處代指李元昊祖父李繼遷的夏州割據勢力)。

然而,宋朝制度的一個缺陷,卻使得歲幣與絹成為百姓的負擔,那就是冗官,冗兵 冗費問題,歸根結底,是宋朝政治體制分權太過的原因。

宋朝體制的設計者趙匡胤,趙普,在設計制度時,考慮的就是:一,壓制武將,這基於五代時期武將得勢後政權更迭頻繁的教訓;

二,分權,把所有權力都進行細分,防止某個人在某一職位上專權。就是這第二條,導致了官僚機構不斷膨脹,因為要分權就得在一個職位上多設置幾個人,這樣的話,行政經費就大大增加,因為在宋真宗時期方面暴露的並不是很突出,所以他自然覺得這個錢不多;而冗兵則造成了軍費支出巨大(荒年募兵,北宋在饑荒年大量招募災民進入軍隊,用發軍餉的方式代替直接賑災),這在宋真宗時期,也不是很明顯。

但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冗官冗兵越來越嚴重,國家財政越來越虧空。到了宋神宗即位時,國內收入雖然很多,但是支出卻遠多於收入,即,財政赤字巨大。在這種情況下,十萬兩,二十萬匹,就成了負擔。更何況,在遼興宗重熙年間,遼國趁著宋朝對西夏作戰屢戰屢敗,從中敲詐,在澶淵之盟的基礎上,白銀每年增加十萬兩,絹增加十萬匹,史稱重熙增幣。這樣一來,北宋的財政壓力便更加巨大。

而且,這種和平還有一個弊端,就是使得遼宋兩國的軍事實力都退化不少。遼國由於本身軍制和常年打打其他遊牧民族的緣故,退化的慢些,但遼興宗兩次西征西夏李元昊,都大敗而歸已經說明問題了;而宋朝由於戰事少,且壓制武將,導致了軍力退化嚴重。



最終的結果就是,當一個新興的強大民族崛起後,兩國都不是對手。因為“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於是乎,在女真首領阿骨打起義後,迅速滅掉遼國,其過程中不少以極少勝極多的難以想象的勝利;在滅遼之後不久,金太宗滅北宋

所以,綜合來講,在當時,這份和約對兩國而言,是絕對值得的。因為十萬銀兩,換取兩國幾千萬生靈免於戰火,對宋朝而言,更是在經濟,文化上達到了一個巔峰;然而,站在上帝視角,會發現這份和約的簽訂,對兩國滅亡都是一個重要原因。

故而,要論到底值不值得這個問題,當真難以簡單論之。

【歡迎諸位交流討論!(本文為原創文章,作者在百家號,企鵝號均有註冊賬號,如發現搬運抄襲,必究法律責任)】


庭州行者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應當說,就現實意義角度來說,宋遼的澶淵之盟應該是值得和佔便宜的。但從戰略佈局和角度,以及長遠利益來看,北宋集團無疑是失敗的。

北宋給予大遼的30萬歲幣完全可以從雙方的貿易中賺回來,而且大遼的貴族需要北宋的奢侈品等大量的商品,而北宋唯一需要的就是大遼的皮毛和戰馬,而戰馬卻是大遼嚴格禁止販賣到北宋的,因此而言,北宋在雙方的貿易中是絕對獲利的。

雙方的百年和平給雙方帶來了巨大的利益。邊境安定,雙方往來頻繁。極大的促進了雙方經濟增長也帶動了邊境百姓的安寧與和平。應該說益處巨大的。

但就長遠來看,從軍事戰略角度出發,傷害也是巨大的,但他是逐漸養成的,在聚集時期是不會爆發的,但一旦爆發就是絕症無法拯救。就雙方貿易而言,北宋難道還敢斷絕雙法貿易?一方面需要賺回歲幣。再一方面就是為了穩定遼國。如果北宋斷絕同遼國的貿易。可以肯定的是,大遼絕對可以大規模劫掠北宋邊境。如此一來,雙方的協議就是廢紙。因此上說,北宋妄圖通過經濟制裁來制約大遼無異於痴人說夢。

北宋是以文制武,文官掌軍。嚴苛地壓制武將的權力和地位,而北宋的國策是守內而虛外。既然可以花錢買平安,自然不會用武力來保衛國家。北宋缺乏兩漢的尚武精神沒有進取心。北宋的體制已經被儒家思想所綁架。而儒家到了兩宋已經開始僵化和死板,士大夫也沒有了開疆拓土的意識和能力。守內而虛外逐步成為趙宋以後國家的立足之本。民族的尚武精神,分進意識已經喪失,而保守,內斂。沉默成為民族的特性。

兩宋皆亡於外,就是在於武力不修。過於防範武將的結果。一個國家經濟再強大,如何國軍事疲軟和軟弱,也必將被他國所滅。




清水空流


值,當然非常值得,百年和平不但給宋朝帶來了繁花似錦也給遼國帶來了休養生息,戰爭是非常殘酷的,無論是哪方都會收到極大的打擊,都經濟生活和人命都是非常大的損失。

檀淵之盟給宋朝帶來了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經濟,最昌盛的文化,最偉大的文明,最文明的政治制度,可以說澶淵之盟造就了宋遼兩國的繁榮。遼國也從一個遊牧民族演化成了一個有城池有建制的封建王朝。


昭烈名臣


值!宋朝賺大發了,給遼國的歲幣跟遼國打仗消耗的軍費物資比不過是些毛毛雨了。“澶淵之盟”還規定了宋遼兩國在邊境開設市場進行商品物資貿易,這才是最厲害的,遼國畜牧業發達,但是經濟工商業落後的很,跟宋朝搞貿易是原材料換工業品,哪怕是手工業品,誰佔優勢劣勢不用多說了吧?還有,遼國自己不大鑄造貨幣,民間流通的都是宋朝的錢,因為遼國本身就缺乏金屬礦藏。國與國之間貿易往來用人家的貨幣,就像今天國際貿易用美元結算一樣,誰賺誰賠了?所以“澶淵之盟”後遼國的經濟命脈逐漸被宋朝捏住了,得到的“歲幣”不但不夠用還得倒貼。宋遼之間再無戰爭,一個決定性的原因是遼國經濟被掏空了,打不起仗了。但是和平也是腐蝕劑,宋朝在太平歲月裡逐漸腐朽,繁榮發達的經濟狀況導致享樂奢侈成風,等到女真人建立的金國崛起南侵,宋朝竟是“靖康之恥”的不堪一擊


立志成蟲


中國古代之所以發達,在於中國早早地進入了農耕社會。農耕社會的主要特徵在於規模化,馴服化,與遊牧社會相比,農耕社會強在整體,弱在個體。

因此,中國如果出了一個好戰的皇帝,全力準備戰爭的化話,北方民族是打不過中華的。漢武帝、朱元璋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是戰爭對於農耕社會的中華來說,好似一群家牛對付一頭野牛,無論怎樣,都要以花費很大的代價。漢朝自漢武帝之後迅速衰落,就與漢武帝大徵匈奴直接相關。

因此,中國人與北方民族的戰爭,怎麼講都沒有什麼便宜可言。從一代人、一屆皇帝來講,檀淵之盟都是遠遠利大於弊的。只不過從民族精神而言,中華民族就有了弱於戰事的名聲了。

從歷史上看,中國對北方民族一直是勝少負多,勝也是慘勝。就象康熙對戰噶爾丹,一直就是以五倍以上的兵力與之打消耗戰,如此一來,局部或許敗了,全局卻能取得勝利。

檀淵之盟是明君名臣一起打出來的,這是寇準靈活運用“垃圾人定理”的經典戰例,一方面保證了邊境的和平,一方面勝利之下的賠款也給民族留下了顏面,較之後世敗後賠款的做法,不知好上多少。


追求一句中的


漢武帝厲害,但是他把文景之治的全部財富消耗殆盡。導致民不聊生叛亂四起。宋朝用財政收入的1/20換來和平。才有了清明上河圖的繁榮。老百姓安居樂業,一天開始吃三頓飯。從國家的角度來說,打遍天下無敵手,佔領全世界很光榮。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一將功成萬骨枯。更別說一個征戰四方的國家。從春秋時期,漢人就開始和草原人民爭鬥。難道我們要的就是兩千年不停的戰爭。草原人民由於沒有鐵,鹽,糧食,布,茶葉,幾千年來才一直搶奪農耕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