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創投吳世春:我如何投出趣店、唱吧、花點時間這些明星項目

梅花創投吳世春:我如何投出趣店、唱吧、花點時間這些明星項目

文丨不凡商業記者 王豔

吳世春瘦了。2個月的時間裡減掉了31斤。

下定決心減肥的動力來自於幾個月之前的一場飯局,三個人打賭,看誰可以在兩個月之內減掉25斤。朋友們不相信他的毅力,吳世春偏要證明看看,找來專業的團隊制定減肥計劃,結果在2個月裡減掉了31斤,至今還沒有反彈。

短時間內快速瘦下來並不容易,但是有挑戰的事情才會變得好玩。吳世春覺得,這件事本身就有意思極了,有了賭注,才會有動力。

今年4月初,吳世春和朋友在新西蘭來了場為期一週的騎行,沿途遇到落石車子險些被砸下懸崖,爬坡時自己無論如何都衝不上去,旁邊比自己年紀稍長的朋友反而輕鬆衝上了山頂。吳世春就在心裡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減肥健身。

結果回國後就有了那場賭約,最終還給自己贏了一筆不小的賭注。

梅花創投吳世春:我如何投出趣店、唱吧、花點時間這些明星項目

“好賭”的性格也折射到投資中來。做天使投資,冒險下注的情況時有發生。

四年的投資人生涯,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出手了300多個項目,投出了趣店、大掌門、車和家、唱吧、花點時間等金牌項目,其中趣店投資回報超千倍,成為他投出的第一個百億美元公司。不少項目吳世春都是冒險押注,在他看來只要創始人認知力足夠,就可以放手一搏。

對於看人,吳世春有自己的標準:能自主決斷又可以保持不偏執、不教條,動不動就放棄是他最討厭的創業者。

早期投資就是投人的典型例子是對羅敏的投資,二人同是江西老鄉,成立趣店之前,吳世春就已經對羅敏的創業項目押注,失敗後羅敏找到吳世春,吳持續加碼。或許投資趣店時吳世春也沒有料想到這件事能成,只是既然看好這個人,最終總能做成一件事。

當年決定做小牛電動時,吳世春是以發起人的角色和李一男參與到項目的創辦中來的,幾個人湊在一起找市場找需求,最終瞄準電動車領域,發起創立小牛電動並完成了投資。

後來小牛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日子,一線投資機構紛紛撤資,吳世春堅定支持並把圈裡的投資人重新組織起來,持續加碼支持才讓小牛渡過難關。

汪峰的FILL耳機也曾面臨和小牛電動一樣的狀況,股東們覺得,投了那麼多錢FILL耳機依然沒有達到他們預想中的規模,在別人撤資的情況下吳世春也要堅持下注。

“對長遠的未來要有信心,短期內要給企業犯錯的機會,5億人的消費群體足夠大,市場需要一款高品質的耳機。”

投人快準狠

吳世春投項目,是出了名的快準狠。自己喜歡冒險,也願意投孤注一擲不給自己留退路的人,一旦看好立馬押注。

第一次見到花點時間創始人朱月怡的時候,吳世春就知道那是他要找的人。當時朱月怡已經從易到離職準備二次創業。不管是對市場的理解還是過往經歷,吳世春都覺得她是做“無用美學”這件事最合適的人選。

“朱月怡是打過仗的人,聊了半個小時就決定投她,並且把她‘摁’在辦公室一下午直到簽完協議。”

趣學車創始人劉老木也很是豁的出去,當時吳世春在上海參加活動,二人在酒店大堂見了一面,吳世春問他:互聯網學車政策開放的可能性有多大?多久可以實現?是否願意來北京發展?

結果第三天夜裡,劉老木就自己一個人從江西揹著包來了北京。

唱吧的陳華曾經和吳世春一起創立酷訊,作為曾經一起打過仗的戰友,吳世春對陳華足夠了解。決定再創業的日子裡,陳華曾經和吳世春在奧森公園一圈圈地走,討論商業模式。後來陳華創立唱吧,吳世春也成為陳華的天使投資人。

吳世春也不是沒失過手,錯過張一鳴或多或少成了心裡的遺憾。

吳和張早些年就相識,張一鳴的今日頭條天使輪融資時估值只有1000萬美金,當時的吳世春如果個人投資的話只能投出去幾十萬人民幣,投資的事情遂擱置。只是現在吳世春經常回過頭來想一想,像張一鳴這樣優秀的人,怎麼也要投點錢進去的。

梅花創投吳世春:我如何投出趣店、唱吧、花點時間這些明星項目

最近吳世春打算寫一本書,內容是受王陽明心學啟發而總結出的創業心學,認為創業同樣需要認知力和心力的加持。核心觀點是創業需要有正確的方向和價值觀,這是致良知。

劉老木還記得當時吳世春跟自己說,“牆要倒的時候不能去扶,但是不去推也是一種善良”。所以趣學車的直接競爭對手發展遇到困難時,劉老木約到創始人及時溝通,最終把人挖來,成為公司融資時的重要幫手。

創業心學另一個觀點是要對創業路上的困難有正確預期,用結果去驗證自己的判斷,在循環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力和心力,這是知行合一。

剛入行時,吳世春還會去看創業者的經歷和背景,現在則更看重人的認知程度。

深鏈財經創始人王鵬曾經做過吳世春一年的助理,後來王鵬決定創業時,還在辦公室裡對剛從日本滑雪回來的吳世春做了一次三分鐘的路演。愣了十幾秒之後,吳世春便決定在原來的額度上翻倍投資。對於信得過的人,吳世春敢於押注。

不是運氣

頻頻投出獨角獸,投資回報超千倍,如果投資有一定的運氣成分在的話,為什麼總是吳世春?

吳世春覺得自己運氣好是因為足夠勤奮。

和履歷背景光鮮的金牌投資人不同,吳世春是從底層一路摸爬滾打起來的。他始終覺得,自己就是江西農村的一個放牛娃,畢業後進過華為、百度這樣的大公司,也和唱吧的陳華創過業,曾經是個創業者,做投資後也能更懂創業者。

所以做投資首先應該讓自己在人脈、資源、價值觀、能力上變得值錢,至於一夜暴富的運氣,那就是後話了

吳世春總結過自己的投資風格:接地氣、務實、快

接地氣來自於不願意給自己和梅花貼上標籤,更不願意給創業者貼標籤。

因為不追風口,所以什麼項目都會看,不會侷限在某些具體的賽道。創始人也不去過分重視背景,不管是海歸還是草根,只要認知能力足夠,就可以投。

所以,創業者願意去找他,也無需將自己包裝成投資人喜歡的樣子。

覆盤一下梅花近期出手的案子也可以得知一二:有做廢紙回收的千鳥互聯,有消費升級領域的茵曼內衣,有寵物商戶SaaS平臺寵知道,還有從抖音起家的視頻節目“無聊的開箱”……

蓮花資本的邱浩曾悄悄研究了吳世春一年多,前幾日在飯桌上對他說,“世春,別人都說你看起來憨厚,投的項目也雜,但你是有哲學底子的,背後有一套核心的投資邏輯。”

邏輯是什麼?只是簡單的投人嗎?面對繁雜的領域,在精力有限的條件下如何抓住項目要點?

王鵬之前幾乎每天都要跟著吳世春一起聊項目。他發現不管跟哪個領域的創業者聊,吳世春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關鍵。

在他看來,吳世春極聰明,又善於總結,總能把一個領域成熟的核心方法論遷移到其他領域中來。

而吳世春給出的答案是:要進入一個行業,需要儘快找到誰在行業裡賺大錢,和贏家站在一起才能找到最好的項目,進入核心圈

比如汽車領域,吳世春總是去找車和家的李想去聊,遊戲領域就去找玩蟹科技創始人葉凱。這些人對市場看得透,總能在看項目時給到吳世春建議。

所以圈子裡稱吳世春為“人脈王”,按他自己的話來說,是有價值的朋友一定要多。

“有時我會把一些瞭解到的行業動向提供給吳總,說誰離職準備創業了,哪個投資人準備單飛了,結果往往發現吳總在前一天就已經和對方聊過了。”王鵬感嘆道。

風口是毀滅財富的地方

“風口是毀滅財富的地方,它意味著資本的狂熱和市場的扭曲。”做的不好的企業就應該退出市場,而不是靠融資續命,導致資源的浪費。

對吳世春來說,梅花創投從來不是一個追風口的機構,他要追逐的,是那些聰明的年輕人。那些風口上的項目,錯過也就錯過了。

梅花創投吳世春:我如何投出趣店、唱吧、花點時間這些明星項目

“每個時期都會有一批聰明的年輕人通過創新來提升行業效率”。所以對吳世春來說,不存在沒有項目可投的問題,時代不會老,永遠有聰明的年輕人

但對於一家投資機構來說,不追風口就意味著要提前佈網捕捉隱形獨角獸,風口形成時直接進入收割期。

2012年玩蟹科技開發出《大掌門》時曾一度掀起手遊的風口,但是早在2009年吳世春就已經押注,風口形成時直接退出,用40萬賺回6個億,投資回報率1500倍,吳世春一戰成名。

而2016年互聯網金融領域創業開始井噴時,吳世春早在兩年前就已經下注羅敏的趣店並準備上市,這次投資的回報率同樣超千倍,併成為吳世春投資生涯裡投出的第一個百億美元公司。

“風口形成了再去投,只有死路一條。”

今年,吳世春格外關注基於公眾號、服務號、小程序、群組等形成的微信互聯網生態和抖音生態:小程序處於發展早期,領域內的機會依然很大;而抖音降低了全民創作的門檻,並對長視頻、文字閱讀造成衝擊,只要和政策保持一致依然存在很多創業機會。“能夠使人上癮的東西都是很可怕的。”

“超級鏈接者”

“如果投資只是給錢,那肯定是我的恥辱。”

多家被投企業都向不凡商業記者表示,拿了吳世春的錢就不會擔心下一輪融資,因為吳世春就是項目最大的FA。

趣店上市時,創始人羅敏說過同樣的話,稱吳世春是他創業路上的貴人。而劉老木的趣學車,四輪融資時從來沒有請過FA,每次到了融資的關鍵節點,吳世春總能及時助推一把。

春節前一週,劉老木的A輪融資即將敲定時,領投方希望趣學車調整戰略方向,雙方僵持不下,最終以領投方撤資收場。領投方撤資,跟投方自然不樂意。

吳世春是在凌晨一點多接到劉老木的電話的,說明情況後吳世春認為劉老木的決定是對的,不能為了迎合投資方輕易改變戰略方向。第二天吳世春帶著劉老木找到各家跟投方說明情況,三天後,A輪融資順利敲定,有驚無險。

除了給錢,吳世春更樂意給創業者提供方向建議。

當有車以後創始人徐晨華找到吳世春時,自己做的項目正面臨瓶頸:9個人做產品,APP前途未卜,而2個人做的公眾號卻已經積累了70萬的粉絲。吳建議徐儘快轉變方向,做APP模式太重,投出去的錢很可能打水漂,不如將重心轉到公眾號上來。回去之後徐晨華快速調整團隊,並將團隊搬到北京,隨後以公眾號起家的有車以後迎來業務的快速爆發,完成一次漂亮的彎道超車成為所在領域的行業第一。

天使投資,考驗的就是投資人的決斷力。

梅花曾經準備出手一個項目,結果籤協議前夕公司和騰訊產生法律糾紛,創業者打來電話,“騰訊起訴我們了,如果你們不想投可以隨時終止。”

吳世春的判斷是,投資有一定的風險,但是問題可以解決,於是快速提供法律支持,最終公司和騰訊和解,項目也快速發展起來。

吳世春給自己的定位是“超級鏈接者”,依賴自己長期的人脈和資源積累,讓梅花幫300多家兄弟企業實現有效的連接。

劉老木還記得趣學車剛開始起步時需要市場知名度,便找到同為梅花幫的羅敏,二人只聊了一次就敲定了合作,分發的宣傳單頁正面印著趣學車,背面印著趣店,名字上相近,產品上又可以互為背書。

在梅花創投內部,吳世春經常組織被投企業之間做內部分享會,讓梅花幫的成員快速建立信任和聯繫,後來乾脆辦了幾場名為“一招鮮”的飯局,讓各家分享自己在創業路上的絕活。後來大家就都知道了,要想搞融資就去找趣店的羅敏取經,想要做好品牌就去找花點時間的朱月怡,想要在冷啟動時快速起量就去請教找靚機的老溫。

梅花創投吳世春:我如何投出趣店、唱吧、花點時間這些明星項目

梅花幫的“一招鮮”飯局

“梅花幫不是幫派的幫,而是幫忙的幫,有事大家一起幫。”

成為投資人之後,吳世春進入一種連軸轉的狀態:永遠有回不完的消息和見不完的人。

上個月吳世春接受了一次“投資百人戰”的挑戰,在13個小時裡除了簡短的吃飯時間見了一百位創業者,平均下來要先聽創業者進行幾分鐘簡單路演,還要對項目作出一針見血的點評。

“一天聊下來,就算喝了十幾罐紅牛還是累到睜不開眼。”

但吳世春還是總能見縫插針地擠出時間。即便是在接受這次採訪時,吳世春也同時通過手機審批了幾筆打款協議順道看了幾個項目,並及時回覆了幾個群消息。

“這也跟天賦有關吧,有的人就是可以一心多用。”剛做吳世春助理時,王鵬也不理解還經常提醒他,可是他總能一邊處理事情一邊聊項目,聽完項目,找到核心問題了,手頭的工作還可以繼續。

“他常說自己腦子裡有兩根弦可以同時工作,兩頭都不耽誤事。”這樣的情況王鵬後來見的多了,也就隨他去了。

梅花創投吳世春:我如何投出趣店、唱吧、花點時間這些明星項目

圈子裡的人總覺得吳世春看上去不善言辭又有些冷幽默,想的總是比說出來的要快。生活中的吳世春卻痴迷於一切刺激冒險的事物,騎行、徒步、越野、滑雪……骨子裡是一種不服輸的勁頭。

北京周邊的山吳世春幾乎爬了個遍,他是那種爬山一定要爬到山頂的人。去年7月,吳世春帶著兒子吳嶽兩天一夜穿越了庫布齊沙漠,上個月又帶著10多位梅花幫創始人在高海拔、大雨的條件下完成了茶馬古道徒步,在他的觀念裡,決心要做的事情怎麼可以輕易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