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热电吴洪福:继电保护专业的“好师傅”

在大唐林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活跃着一批以年轻大学生为生力军的继电保护专业队伍,他们是一批倾情保设备健康、用心筑梦的继电保护工。而在他们其中却有着一位个头中等、谦和、安静的年轻人吴洪福,却以他努力踏实、坚持奉献、实现自我的工作态度和积极健康的正能量,诠释着这批年轻人对于大唐电力的一片赤诚之心。

  扎根一线班组 历练成才

2010年,吴洪福分配来到林州热电公司电气二次班组,在这个技术密集而又人才辈出的大集体中,刚一进现场接触实际工作,吴洪福就觉得林州相对地处偏远、自然条件艰苦,让他一时产生了迷茫的想法,然而骨子里能吃苦、天生不服输的劲头,让他暗下决心,要努力克服困难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的努力来提高自己,一定要在公司继电保护领域干出个样子来。

正式定岗到二次班以后,吴洪福一直没放松过对继电保护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与实践,白天去生产现场工作,晚上利用休息时间系统学习继电保护专业知识、收集积累第一手资料从头学起。他给自己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完不成计划就绝不休息。

特别是机组基建期间任务重,工期紧,早上五、六点钟就要起床,白天工作强度又很大,每个人下了班都已经是筋疲力尽。可他为了不耽误学习进度,仍然坚持每天的学习。

正是由于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不仅很快掌握了保护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操作,还凭借专业优势深刻钻研了远动和信息通讯、保护故障分析与排除等相关专业领域,很快就胜任了电气二次的相关工作。

2012年初公司办公楼刚投运时,每间办公室只有两个电话口,不能满足集中办公的需求,此时公司员工已陆续搬进办公楼,为了不影响办公需求他毅然接下了改造任务,仅仅三天时间,他带领的团队利用基建废旧物资就对办公楼通信系统实施了改造,新增电话插口一百五十余个,同时他提出对通信机房进行系统升级林州热电的通讯一体化,如今办公区与生产区的电话实现了短号互拨,行政电话与调度电话也实现了互拨,每年为公司节约费用数万元。

  让“门外汉”个个成为行家里手

班组人员相对年轻,90后的新人占绝大多数,作为一名“老人”吴洪福不但业务精湛,创新能力强,还善于从现有的人员中挖掘优秀人才,由于班组配员缺少,且掌握熟练操作的技能人员缺乏,培养新人就成为工作的侧重点,每一次改造都成为他们的练兵场,引风机高压变频器改造初期,班组一些新员工虽热情高涨,但业务技能参差不齐,创新效果并不明显。他便利用业余时间,总结现场实地培训方法,开展导师带徒、课题研究“手拉手”、技术攻关竞赛等活动,将自己的经验和成果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让一个个“门外汉”转变成继电保护专业的行家里手,大家遇到难题总是第一个想到吴洪福,他也从不推脱,每次都是耐心细致的画图、一步一步讲原理、手把手的亲自示范,直到大家掌握为止。有困难,找“吴哥”成为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吴洪福眼里,要想干好继电保护工作就要胆大心细,工作上没有‘差不多’,只有‘认真细致、精益求精’。这也是基层一线员工对吴洪福工作的最好评价。

2014年公司发变组故障录波器改造,由于厂家人员迟迟不能入场,为了不影响开机,吴洪福带领小组成员不等不靠,画图纸、抬柜子,接线,在厂家人员不到场的情况下愣是完成了整套装置的安装调试,开机启动时电流电压回路采样准确,未出现开路、短路现象,连厂家人员都竖起了大拇指。

  做好带头人 展示员工风采

在吴洪福的眼中,继电保护就像是电力系统的“神经中枢系统”,对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护系统就好比是自己身上的心脏器官,要用心去呵护它,而面对枯燥的数据、绘图、调试等工作,在他看来那些都是正常的。

还记得2011年冬季,正是两台机组建设的高峰期,工期紧、任务重,现场有时需要交叉施工,由于天气寒冷,电子间常年不见阳光,人冷的受不了,连交换机都因为温度低一直报警。可他一直坚持工作,查验接线质量、与施工人员沟通,一丝不苟。冷了就跺跺脚,暖暖手,他的一言一行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位员工。

工作近8年来,吴洪福所在的二次班组相继完成了1、2号机组的安装调试、引风机变频器改造、直流系统3+2改造、1、2号机组的A级检修等大的检修改造项目,处理了高压变频器、励磁调节器等一系列运行中的突发事件,有力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工作中,吴洪福不断分析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并提出改进思路,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表现突出他相继获得了林州热电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岗位标兵、2015年度先进员工、林州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尤其连续在2015年度、2017年度大唐河南公司组织的河南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竞赛中成绩突出被授予优秀技能选手的称号,用实际行动诠释着80后一代不悔的青春。

林州热电吴洪福:继电保护专业的“好师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