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子宮肌瘤長成「巨型炸彈」,浙大婦院專家如何「成功拆彈」?

李女士2年前體檢的時候,檢查出有一個3-4釐米大小的“子宮肌瘤”,醫生告訴李女士不必擔心,只要定期來檢查,確保肌瘤沒有變大或者病變就可以了。

子宮裡長了個小的肌瘤,在當時算不上是什麼大病,樂觀的李女士也沒有特別把它當回事。一年前,李女士發現自己的腹部有些鼓起,她還以為是自己運動太少發胖了,也沒去管它。沒想到,這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人也越來越笨重,就像是快要生了的產婦一樣——李女士感覺情況不對,就去了當地的醫院檢查。

小小子宫肌瘤长成“巨型炸弹”,浙大妇院专家如何“成功拆弹”?

這一檢查,可是把李女士和當地醫生都嚇了一大跳,原來那個“算不上大病”的子宮肌瘤,已經在盆腔里長成了一個“巨型炸彈”。面對如此巨大的肌瘤,當地醫院趕緊建議李女士到更專業的上級醫院接受治療,李女士便慕名來到了浙大婦院,接診的是婦科腫瘤科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毛愉燕主任醫師。

看到李女士跟妊娠足月大小一樣的腹部,毛愉燕主任醫師也不禁咋舌。影像學檢查提示,整個盆腹腔已經被腫瘤佔據,瘤子的上圍已經觸到了劍突,兩側到達腋中線。不僅如此,結合婦科檢查及臨床表現,預計肌瘤的位置位於宮頸部位。這個部位的結構複雜,非常靠近子宮動脈和輸尿管,另外,由於宮頸肌瘤佔據整個盆腔,對腸管、膀胱和輸尿管的正常結構都有非常大的影響,手術中極易造成這些臟器的損傷,因此手術難度非常大。此外,手術還有大量盆腔出血、術後血腫、繼發感染等併發症的風險。更加麻煩的是,除了這個“巨型炸彈”,李女士還同時患有有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等內科疾患,這些都讓李女士的治療可謂困難重重,風險多多。面對著這種困難的治療情況,毛愉燕主任醫師沒有對困難讓步,她對李女士的境況非常理解,也帶著患者的期盼將其收住入院。

針對李女士的特殊情況,浙大婦院進行了多次全科主任的共同討論和評估,再三與患者及家屬講解和溝通,同時綜合了麻醉科和內科、外科等多方意見,對治療方法進行了反覆的研究和商榷,才確定了最終手術方案。

“決戰”的日子終於到來,這天,毛愉燕主任醫師主刀,李女士接受了子宮肌瘤的切除手術。手術的經過與術前預計完全一致,整個肌瘤位於子宮的下段,子宮被擠到瘤體的上方劍突下,整個下段向上、向腹腔兩側膨脹性生長,雙側附件也被擠送到上腹部。

小小子宫肌瘤长成“巨型炸弹”,浙大妇院专家如何“成功拆弹”?

根據術前制定的計劃,毛愉燕主任醫師決定先予包膜內剝除肌瘤,操作過程嚴密精準,既避開了輸尿管,又避免了子宮動脈破裂及瘤體的出血,在助手的全力配合下,成功剝離了肌瘤。儘管有心理準備,但是肌瘤拿出來後,在場的醫護人員還是倒吸了一口冷氣驚——這個直徑37釐米的巨大肌瘤,重量竟然達到了26斤!

小小子宫肌瘤长成“巨型炸弹”,浙大妇院专家如何“成功拆弹”?

幸運的是,術中的冰凍切片快速病理分析沒有發現惡性成分。和術前預計的那樣,肌瘤剔除後面出現了嚴重的出血情況,但是在麻醉科的監控和有效支持下,在手術室洗手護士、巡迴護士、護士長等緊密配合下,毛愉燕主任醫師憑著多年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最終順利完成了子宮切除手術,過程中小心仔細,快捷、規範、準確,沒有發生周圍臟器損傷,過程平穩順利,雖然術中出血達1600ml,經過術中術後的有效管理,平穩度過圍手術期。

卸掉了這個“巨型炸彈”之後,李女士的體重有了明顯下降,雖然因為體型肥胖不能擁有“小蠻腰”,但是李女士對於明顯“縮水”的腰圍還是相當滿意,更是對毛愉燕主任醫師、對浙大婦院腫瘤科的整個治療經過讚不絕口。她表示,一定要用現身說法,不僅告訴朋友們不能把子宮肌瘤當小事,還要特別感謝浙大婦院醫生們的精湛醫術。

小小子宫肌瘤长成“巨型炸弹”,浙大妇院专家如何“成功拆弹”?

毛愉燕

巨大的肌瘤切除往往會造成大量術中術後出血,嚴重可導致病人圍手術期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通過檢索病例資料我們發現,這位患者的巨大宮頸肌瘤是浙大婦院迄今所碰到過的最大的特殊部位子宮肌瘤。這樣的手術,需要的不僅僅是術者精準的手術技巧,更需要腫瘤專科團隊和手術室團隊人員的共同配合和精誠合作。手術的成功不僅展示了婦科腫瘤科在專業技術上的精益求精,更彰顯了浙大婦院團隊合作的強大力量。

小小子宫肌瘤长成“巨型炸弹”,浙大妇院专家如何“成功拆弹”?

感謝浙大婦院婦科腫瘤科黃曉繡、王芬芬供稿

監製:孫美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