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都堅信新車拉高速的理論,這樣真的是對的麼

現在的新車不像幾十年前造車工藝粗糙,需要有個磨合期,但現在隨著造車工藝提升,零件密度加大,已經不需要像之前一樣刻意磨合了,有良好的駕駛習慣就好。

老司機都堅信新車拉高速的理論,這樣真的是對的麼

但大多數人在新車駕駛時由於傳統觀念不捨得給油,甚至一些廠家會在首保前把轉速封印在3000轉以內,這樣的駕駛是無法快速的讓零件與零件之間進行相互匹配,這種情況就要去拉下高速了。但像我這種大新車就找個賽道日去暴力磨合的,拉高速這個環節當然也就省去了。

所以對於拉高速,我更願意把它稱之為更加科學合理的磨合車輛,而不是讓你去高速上跑。所以今天就和大家講講,如何科學合理的讓車儘快的達到理想狀態。

新車拉高速

拉高速不僅只是為了讓發動機磨合,變速箱、剎車、懸掛甚至發動機控制模塊(ECU)等等都需要磨合。所以新車在市區裡開的狠,就不用去刻意拉高速去磨合了。

但如果日常駕駛時市區內情況不允許你往狠了開,那就去拉高速吧。畢竟都是新東西,打磨的再順滑,兩個部件在匹配上也會有一絲絲的瑕疵。所以拉高速的作用是讓車上所有部件磨合匹配。

老司機都堅信新車拉高速的理論,這樣真的是對的麼

小知識:發動機控制模塊(ECU)就如同人的大腦,控制讓車每一個單元互相的匹配,但想把每一個單元匹配好是需要時間磨合的,同樣也需要給ECU一個瞭解、學習、更改的時間,這些並不需要你去刻意的操作,ECU自己就有學習的功能,你只要去開就夠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新車會費油的原因之一。

老司機都堅信新車拉高速的理論,這樣真的是對的麼

怎樣拉高速?

儘量在發動機中高轉速區間換擋,自動擋的就切成手動模式來控制發動機轉速,這樣又能對發動機進行磨合,也能讓變速箱、發動機、ECU直接進行磨合及匹配。

老司機都堅信新車拉高速的理論,這樣真的是對的麼

高速路上車少、安全的情況下,可以做一些輕剎以及重剎的操作。

輕剎可以讓剎車片和剎車盤磨合的更緊密;重剎可以“開皮”、“開盤”,因為新的剎車皮和剎車盤上面會有保護層,需要長時間的摩擦或是靠重殺把保護層磨掉,“開”完以後的剎車皮和剎車盤制動效果會更好。

老司機都堅信新車拉高速的理論,這樣真的是對的麼

拉高速不用超速開到180km/h或是更高的飛行模式,勻速120km/h保證轉速到位就可以了。

老司機都堅信新車拉高速的理論,這樣真的是對的麼

有的小夥伴會問了,為什麼拉高速我不需要把轉速拉到紅區?因為新車發動機內積碳不多,不需要拉高轉去清積碳,只需要讓零件之間進行匹配就好了。那什麼情況下需要拉高轉呢?

老車拉高轉

拉高轉一般會用在老車上,因為老車有了一定的行駛年頭,經歷了各種擁堵路況、燃油雜質、空氣裡的灰塵等,它們會讓車的發動機裡的積碳會增多,節氣門、噴油嘴、三元催化多少造成一些堵塞。所以老車沒事拉拉高轉,排出這些部件裡的“髒東西”。

老司機都堅信新車拉高速的理論,這樣真的是對的麼

怎樣拉高轉?

高轉怎樣拉呢?可以像新車一樣跑去拉高速,也可以在市區內不擁堵的路段、下班回家的路上進行操作。把轉速拉的高一些再換擋,同樣自動擋切到手動模式。

車速不用很快,因為拉高轉主要目的是清理作用,所以儘量控制在3檔和4檔之間來拉轉速,這樣就能起到拉高轉的作用了。

老司機都堅信新車拉高速的理論,這樣真的是對的麼

說了這些,拉高速和拉高轉還是有區別的。拉高速更多的是為了讓新車的每一個部件部件整體協調,讓車以一個理想的狀態去面對以後幾年的工作。而拉高轉更多的是讓老車可以一些部件恢復狀態,才去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