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第三者,撕還是不撕?

面對第三者,撕還是不撕?

文 | 恐懼鳥


對我們造成真正意義上傷害的

往往不是我們費盡心機想要報復的

昨晚我們的一個女客戶(以下簡稱Q小姐)爆發了。

起因是Q小姐的丈夫,十一長假期間跟家裡一聲招呼都不打整個人就消失了。直到昨晚才大搖大擺的回來,吃了頓晚餐後竟然擦擦嘴又跑去酒店見第三者了。

Q小姐怒不可遏,心想這廝實在欺人太甚,根本不把老孃放在眼裡,於是抓起包包,衝到酒店想要和他們拼個你死我活。

Q小姐撕的正火熱之時,我們維情專家接到了Q小姐公公的求助電話:公公是心疼兒媳婦,也恨這個不爭氣的兒子,但兩人夫妻一場打得頭破血流太難看了,老人一輩子活著就要個體面,現在這麼一鬧體面全無。

我們接到電話後火速趕到,立刻安撫好Q小姐的情緒,對三方都進行了心理疏導。

Q小姐經過我們一番疏導後,恢復了冷靜,立馬像一個女鬥士一樣與我們商討離婚與財產分割的事宜。這樣的Q小姐,和剛才那個雙眼充血一臉戾氣Q小姐簡直判若兩人,如果她以這個姿態來面對第三者,無論結果如何,她都贏了。

沒有任何一個女人在為愛情大打出手的時候,是漂亮的。

面對第三者,撕還是不撕?

  • 早些年戾氣重,奉行的道理就是:沒人能欺負到我頭上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見得多了。明白了生命中有太多有意義的是去做,沒有必要在一個事情上糾纏不清。

“女人為男人大打出手是最難看的事情。”遇到渣滓懂得繞道而行。

如果你覺得這是吃虧,那你一定要先不露聲色地吃下它。

面對第三者,撕還是不撕?

  • 如果你是知道【金句女王】馬薇薇,你就一定了解她是一個多麼犀利的人。

她也是經歷過前夫出軌這件事的人,原以為她會憤恨的說起那段不堪又錯愛的過往,但她沒有。她仍舊以女王的姿態調侃著闡述者這段往事。

手撕第三者,去還是不去?她的回答是:“不去。”她可是文撕武撕都能來的人,且掐起來絕對不會落於下風。

當她決定去撕的時候,閨蜜質問她:“你可是馬薇薇呀?她也配見你?她也配跟你擺在同一個平臺上讓一個傻老爺們進行選擇?你是道選擇題嗎?”

節目中,她繼續說:“就算不撕第三者轉而去撕男人,從你決定要撕的那一刻起,你就輸了。因為這意味著你覺得:“你離開他不是對他的傷害,你要給他造成額外的肢體傷害才算是傷害,你離開他的這件事對他不重要。”是你把自己看輕了。”

離開不夠還要額外傷害,本質上就是對自己的不自信。

面對第三者,撕還是不撕?

  • 火車出軌,與外面的風景、火車本身的軌道都有原因。

網上有很多撕小三的視頻,為什麼大家愛看,因為這個能夠共情。

我們嗑著瓜子津津樂道的看著的同時一定也在腦補遇到當下這種狀況該怎麼做。

但過後你會思考,如果我們是視頻的主角的話,還會像看視頻那般笑的如此輕鬆嗎?

除了保住自己的姿態外,從理性的角度來說我們為什麼不要去撕?理由如下:

面對第三者,撕還是不撕?

撕第三者大數來說是一個非理性狀態下的行動。我們都知道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不要做任何決定,因為日後回想當日不堪的場面除了後悔還是後悔。

面對第三者,撕還是不撕?

打人無好手,罵人無好口,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情緒不穩定的時候出手沒輕重,一旦出事導致牢獄之災,只能讓親者痛仇者快。

面對第三者,撕還是不撕?

哭天搶地,聲勢浩大地去痛打第三者,逼老公下跪,還不忘拉上關係最鐵的親朋好友,一同見證這個你人生最醜陋的時刻。這場戰鬥的後果就是兩敗俱傷,誰獲益了——就是把你們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的圍觀群眾們獲益了。

面對第三者,撕還是不撕?

撕第三者不一定會出氣,但它一定是一場鬧劇。這種鬧劇不會把這篇翻過去,還會讓你的臉上多幾道抓痕。

我想不出除了放大痛苦,搞得世人皆知你被綠了,被路人紛紛議論:“哈哈,這個瘋女人這幅德行,怪不得男人要出軌。”之外,究竟能解什麼氣?

面對第三者,撕還是不撕?

撕起來時,臨場如何酣暢淋漓,回頭細想總覺得沒發揮好;你拉三個閨蜜去抓現行,總會後悔當初為何不帶十個壯漢;你扇了渣男幾個大耳光,總會後悔當時那個酒瓶為什麼掄了個空;就此反覆沉浸在案發現場,久久無法從仇恨裡脫身。

十個裡面有一個洋洋得意自己的拳腳功夫了得,也會在無限放大的痛苦背後,意識到自己的掉價。

這樣的贏,是徹底的輸。

面對第三者,撕還是不撕?

  • 作為太太,我們與第三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她們沒皮沒臉,可我們有姿態。

對於第三者而言,她不配和你說話。對於這個渣男而言,你這輩子對他最大的報復,就是離開他。在最不堪的場面中,留下尊嚴與優雅,然後漂亮的走開。

只有你自己先從受害者的祭壇上下來,別人才不能拿刀對你任意宰割。這才是作為女人,最自信最美好的姿態。


如果你對以上觀點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在留言板留言:

今日話題:#面對小三,撕還是不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