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精神造就者榮譽」曾經的獲獎者?「國家精神」要素是什麼?

針對前一段時間吵得沸沸揚揚的“國家精神造就者榮譽”,查了一些資料,原來並非政府主辦,而是由現代傳播集團攜旗下的《生活月刊》主辦。到目前為止,其主題是“意志、力量、夢想”,歷屆資助方有奔馳汽車、瑪莎拉蒂和七匹狼。此活動自2007年起到現在已經舉辦過十一屆。

我不知道能帶“國家”字樣的獎項需要通過什麼手續才能頒發,但確實冠以“國家”字樣的活動需要小心謹慎,因為在國人眼中,“國家”是個神聖的字眼,是一種使命。

拋開指向性的“國家精神”,如“中國國家精神”、“美國國家精神”等等,單純談論國家精神,至少應該包含幾個關鍵要素:

一是愛國精神。一個人不愛自己的國家,何談他/她造就國家精神?愛國體現在對國家提出並實施的重大提案、國家層面的重大成就和貢獻、至少二十年以上的長期持續性的善事等等。

二是國家氣質。一個人能站在國家大局的角度說話、做事,用實際行動抵制一切詆譭國家榮譽的人和事,在國家發展、國家安全、國家榮譽中至少一項有突出貢獻。

三是民眾認可。如果一個人,得不到絕大多數民眾的認可,何談“國家精神”?國家的組成除了地理還有人民。所以人民的認可是關鍵中的關鍵。

中國的“國家精神造就者榮譽”也應該至少包含這些要素。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文明古國,要說國家精神比較複雜,但我們姑且可以通過獲獎者來逆向思考,來看看我們的“國家精神造就榮譽”是否欠妥。獲得此獎項的人員包括楊瀾、丁磊、趙傳、張藝謀、劉嘉玲、王石、張朝陽、陸川、馮侖、貝聿銘、李雲迪、季琦、賈樟柯、江南春、馮小剛、范冰冰等。

“國家精神造就者榮譽”曾經的獲獎者?“國家精神”要素是什麼?

我只是想說,無論“國家精神造就者榮譽”是何方神聖主辦,誰贊助的,能否把“國家精神”先解釋清楚,制定出評價標準,確定評委選拔的流程,以便讓國人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畢竟,這個獎項裡涵蓋了“國家”這兩個大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