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50強養老城市榜:成都居然差武漢這麼遠!

摘要:南昌、長沙擊敗武漢,天津意外出局

全國50強養老城市榜:成都居然差武漢這麼遠!

撰文|杆姐

近日,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對外發布了“2017中國養老城市排行榜50強”。在沒看榜單之前,相信很多人會覺得,類似海口、三亞、廈門等南方城市會入選前十,北上廣則很懸。同時,“老不出蜀”的成都也可能會在前十之列,但真是這樣嗎?

全國50強養老城市榜:成都居然差武漢這麼遠!

圖1.2017中國養老城市排行榜50強 圖表來源|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創邑icity·網絡

實際上,在這份榜單中,一二線城市就有34個,不僅如此,廣州、深圳、上海排在了前十,北京為第十一位。中西部熱點新一線城市中, 鄭州、重慶落選,而成都居然敗給了武漢。

這不禁讓人好奇,為什麼養老還是難以逃離北上廣?同一城市級別的成都會敗給武漢?武漢成為中西部最適合的養老城市還有多遠的距離?

1養老,還得迴歸城市,難以逃離的北上廣深

首先得說明下,這個榜單的指標體系由宜居指數、空氣指數、醫療指數、交通指數還有生態指數五個維度構成。其中,宜居指數佔40%的權重,其餘4個指標各佔15%。充分考慮到老年生活中出現的諸如醫療、空氣,生態環境,以及子女探親所需的交通環境等現實狀況。

參與評選的城市,都是基於中國社科院今年發佈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5》中,最宜居城市的前200名。權重比最大的宜居指數,也是直接引用了該報告,該評價指標涵蓋教育、醫療、社會環境、生態環境、居住環境、基礎設施還有經濟環境。

從榜單來看,榜單的前十分別是:廣州、廈門、深圳、上海、杭州、福州、南京、南昌、昆明、珠海。一直因空氣質量使得人們紛紛欲逃離的北京,也不甘落後地排在了第十一名的位置。

除了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以外,杭州、廈門、福州、南京、武漢、成都、蘇州等11個新一線城市上榜。

值得注意的是,整個榜單前後分值差距最大的,竟是第一和第二名,廣州76.51與廈門的69.77,中間差了6.74分。而其他的前後排名的城市,分值差均在1-3分之間。

全國50強養老城市榜:成都居然差武漢這麼遠!

圖2.2017年中國養老城市排行榜50強各省分佈情況 圖表來源|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創邑icity·網絡

不僅如此,前十名中,廣東就佔了3席。同時,上榜的前50個城市中,廣東與江蘇均有6個,並列第一。而這兩個城市,在2016年的中國城市GDP排名中,分列第一第二的位置。

據瞭解,這已經不是該機構第一次發佈養老城市的排行榜,從2014年起,該機構就與中國健康養老產業聯盟聯合發佈這樣的榜單,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都在前50的榜單之中(除2014年,北京未上榜以外,其餘北上廣深4城均在前50強名單中)。

就今年的榜單來看,儘管北京的空氣指標(4.14)在排行榜中倒數第二(倒數第一的為西安3.89),但其交通指數和醫療指數卻優勢明顯,無疑拉高了分值。

畢竟養老,終歸是對原來生活方式的延續,逃離大城市的養老,並未有多少的現實基礎設施相匹配,最終還是難以逃離經濟基礎好,社會基礎設施齊全便利的大中城市。

全國50強養老城市榜:成都居然差武漢這麼遠!

2、中西部熱點城市中,武漢完勝成都

儘管,城市經濟、醫療等綜合實力對排名有著重要影響,但生態環境、空氣環境等自然條件也不能忽略。

重慶、成都、武漢、鄭州這四個中西部熱點城市中,重慶和鄭州未能獲選。

同時,有“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之稱的成都,在排名中輸給了武漢,相差5.34分。杆姐仔細對比了一下發現,除了綜合類的宜居指數,武漢在醫療指數上,明顯優於成都,尤其是醫療指數上,武漢高出了成都2.6分。

這裡的醫療指數指的是,各城市三級醫院與城區常住人口的佔比。畢竟,老年人中大病較多,對於醫療條件和醫療需求都很高,而三級醫院能保障基本的醫療需求。三級醫院的數量,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個城市護理人員數量的多少,以及綜合素質的高低。

全國50強養老城市榜:成都居然差武漢這麼遠!

圖3.2016年三級醫院數量排行榜 圖片來源|圖表來源|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創邑icity·網絡

通過圖3我們看到,武漢的三級醫院數量為47,成都40,武漢比成都多7家。

《2016年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6年年末,該市常住人口1591.8萬人。而根據武漢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武漢調查隊聯合發佈的《2016年國民經濟個社會發展公報》顯示,2016年末武漢市常住人口為1076.62萬人。

人口基數大的成都,人均優質醫療條件,稍弱於武漢。

3、南昌、長沙擊敗武漢,天津意外出局

儘管武漢擊敗了中西部幾大熱點城市,但卻輸給了南昌與長沙。

通過圖1,我們可以看到,南昌以64.57分位列第8位,長沙62.15分名列12,武漢61.07分排名16。

通過指數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交通指數上明顯有優勢的武漢,卻在空氣指數還有生態指數上,顯現出了其不足的一面。

尤其是在與南昌的對比上,儘管武漢的交通指數高出了南昌2.63分,但空氣指數上,武漢低了5.33分。生態指數上,武漢也比南昌低了3.1分。

全國50強養老城市榜:成都居然差武漢這麼遠!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逐漸被重視,尤其是十月那場大會上提出的“要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就是要落實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的雙贏。”生態建設的分量也被逐步提高。今年的排行榜中,也增加了生態指數,這主要來自於各地森林覆蓋率和建成區綠化率。

而武漢的生態指數方面,卻明顯偏弱。南昌為9.93比武漢高出了3.1個分值,長沙為7.85,就連排名不如武漢的成都,也高出了武漢0.67個分值,排名更後的西安,也高出武漢1.2個分值。

在2015年和2016年的50強中,準一線城市天津榜上有名,而今年增添了生態指標後,天津卻意外地掉出了前50的行列之中。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從圖1中看到,在中西部其他上榜城市中,三四線城市的攀枝花、安康、景德鎮、株洲、十堰還有萍鄉,都在空氣指數與生態指數上表現不俗。

尤其是攀枝花,2016年的優良天數達到了365天,位居全國第一,空氣指數佔了滿分15。生態指數上,為7.5分,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0.03%,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

根據新三板在線研究院的統計,目前我國養老產業的市場規模約為4萬億元,而到2030年有望增至13萬億。所以無論是從商機角度還是老年人的需求,養老都已經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新“風口”。

據武漢市民政局公佈的數據,截至2016年末,武漢市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172.752萬,佔總人口20.72%。據武漢老齡辦預測,到2020年底時,武漢60週歲以上老齡人口將突破200萬人,將跨入重度老齡化城市行列之中。

而武漢要抓住本次產業發展機會,成為中西部最佳養老城市,還需在生態環境以及空氣質量上大做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