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了再看神鵰俠侶,相對於小龍女更喜歡郭襄了,你們呢?

年少時看神鵰俠侶,喜歡楊過和小龍女淒涼唯美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他們的愛情是至高無上的,不食人間煙火,結局也是雙雙歸隱,留下一個“楊過獨愛美人不愛江山”,“小龍女一生只為愛情而生”的完美愛情故事,於是這個時候我們不懂李莫愁,她一生與世人為敵,孤獨一生,實為與情為敵,對她而言,這是一種無人理解也不需要人理解的孤獨,最終她孑然一身,了無牽掛,縱火大笑大而亡,臨走前依然唱著它開場的那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年少時不懂李莫愁,更不懂“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如今年長了,偶然再看神鵰俠侶,一開始沒了當時的那種興致,但是當郭襄出場時,她身上既有郭靖的善良、慷慨,也有黃蓉身上的機變、俏皮,甚至還有點黃藥師身上的灑脫,執念,頓時散去所有的無聊,於是又認認真真的看了一遍神鵰俠侶,至此便愛上了這個俏皮可愛的郭襄小美人。開始的邂逅總是極具美麗浪漫的,那年十五歲時她初遇楊過,楊過送她三枚金針,併為她在丐幫盛會中大辦生日,三件禮物每個都獨具一格,都轟動江湖,情竇初開的小女孩哪裡容得這般獨具浪漫的驚喜,於是從此芳心獨許,真可謂一見鍾情,可是對於已經鍾情於小龍女的楊過,這一見鍾情卻只能走向悲涼的結局,正如詩云“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只恨我生君已老,斷腸崖下思故人”。華山一別之後,郭襄仍然行走江湖,自北而南,又從東至西,幾乎踏遍了大半個中原,希望能與楊過碰面;卻始終沒聽到有人說起神鵰大俠楊過的近訊,更沒能再見一面,這其間宋亡元興,花落花開,不知經歷了多少人事滄桑。郭襄在四十餘歲那年,突然大徹大悟,在峨嵋山絕頂剃度出家,精研武功,其後收門徒,成為武學中峨嵋一派。結局異常的悲涼,正如那個追尋愛情的背影消失在落霞紅暈的黃昏,雖然人們是比較喜歡花好月圓,但這只是一種表面的喜歡,時過境遷我們終將忘記了一樣深情落幕的小龍女,而再次懷念的只是孤獨尋找楊過的郭襄的背影,因為小龍女有楊過便足以幸福一生,而郭襄只是想要一個清晰的背影,可是這原本便是空虛和妄想的,終將剩下的只是無邊的落寞和看破紅塵的孤獨。想必大多數讀者最終喜歡的都是郭襄了吧,正如我現在一樣。“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李莫愁縱火而去大笑深情吟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時我不懂,絕情谷楊過縱身一躍追隨小龍女而去時我不懂,當郭襄看到跳崖的楊過,想都沒想便縱身跟隨我便懂了。當時確實被這種傻勁給感動了,眼淚下意識的流下了,也明白了那句“一見楊過誤終身”,人生之痛莫如不能與最愛的人相守,莫如陷入一段明知沒有結局而執著一生的感情……如此痴情莫如郭襄,如此難忘莫如郭襄追尋的背影……如果她能學來“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想必結局也不至於削髮為尼,孤獨終生。“痴情一生守峨眉,取名滅絕為絕情,世間哪尋此真女,陪我一生渡紅塵”,唯有留下此詩,以此慰藉此時此刻難以釋懷的追念別愁。不過說到郭襄,不能不提到古天樂版神鵰俠侶裡的郭襄,因為這個版本的郭襄最能打動人心。

長大了再看神鵰俠侶,相對於小龍女更喜歡郭襄了,你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