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7)——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7)

——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全文1835字,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01

【第三十二章 雪夜定策】

從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到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短短的兩年時間裡,勞動模範趙匡胤一刻也沒歇著,平內亂、收兵權、減賦稅、修水利、選人才、定製度,事無鉅細,事必躬親,大宋王朝在趙勞模的治理之下,國力蒸蒸日上,一派大好景象。(在敬業這一點上,趙匡胤像極了師傅柴榮。不愧是“名師出高徒”啊!)

轉眼就到了建隆三年(公元962年)的正月初一,民間的老百姓們開始互相串個門、拜拜年,而朝廷官員們照例也應該給英明神武的皇帝歌功頌德、鳥生魚湯一番,可是,很奇怪,趙匡胤卻拒絕了百官的朝賀,史載:“不受朝賀”,似乎壓根就沒有這個心情。

WHY?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7)——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2

【金匱(guì)之盟】

原來就在剛剛過去的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去世了。

杜太后的仙逝,不僅給趙匡胤留下了無盡的傷痛,更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煩惱。

而所有的煩惱均來自於一個謎,一個被稱為“金匱之盟”的謎。

據《宋史—昭憲杜太后列傳》記載,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即趙匡胤稱帝的第二年,杜太后生病,趙匡胤親自侍奉湯藥不離左右,後來病情漸漸加重,太后自知時日無多,遂急召趙普入宮口授遺命。

杜太后問趙匡胤:“你知道你為什麼能得到天下嗎?”

趙匡胤悲痛欲絕,嗚咽著說不出話來,杜太后執拗,堅持要趙匡胤回答,趙匡胤只好對曰:“我之所以能得到天下,皆先祖和太后的恩澤啊。(也就是說,我的命好,祖墳冒青煙嘛。)”

杜太后說:“非也,恰恰是因為周世宗只留下未成年的幼子主掌天下,所以才讓你小子鑽了空子。假如周朝有成年的君主在位,天下怎麼可能還會為你所有呢?所以,我留下遺命,即你死之後,應該將帝位傳於你的弟弟,天下那麼大,統治的人口那麼多,國家能立成年的君主,乃是社稷之福啊!”

趙匡胤聽完已是淚流滿面,磕著頭說:“敢不聽太后教誨。”

杜太后又吩咐趙普道:“你也要記住我所說的話,不可以違背!”

說完之後,杜太后又命趙普於臥榻之前將遺命寫成誓書,趙普寫完之後在誓書的結尾記上“臣普書”三字,隨後將誓書藏入金櫃之中(即“金匱”),命謹慎的內侍保管。

以上就是史書中關於金匱之盟的詳細記載。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7)——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3

從這些文字,我們可以獲得哪些信息呢?

第一,杜太后是個比較勇敢的老太太。

為什麼呢?

因為她在皇位繼承問題上,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敢於打破自西周以來被譽為“百王不易之制”的嫡長子繼承製,一個婦道人家有如此勇氣實屬難能可貴。

第二,杜太后是個比較糊塗的老太太。

為什麼呢?

因為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六月,老太太病重之時,趙匡胤只有34歲,正值壯年,弟弟趙光義才22歲,趙匡胤的長子德昭已經10歲,而且當時趙匡胤身體健康,小夥子一頓能扒拉三碗米飯,吃嘛嘛香,幹起工作來也是精神頭十足,完全沒有短命夭折的跡象,即使趙匡胤只能再活10年,長子德昭也已經20歲,何來幼主之說?(事實上趙匡胤在位16年,當時,長子德昭已經25歲了。)

難道杜太后神機妙算,算準了自己的兒子——趙匡胤活不過10年?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7)——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4

更重要的一點是,既然杜太后設立金匱之盟的初衷就是為了防止宋朝成為五代之後第六個短命的王朝,那麼她理應考慮到趙匡胤傳位於趙光義之後,接下來應該怎麼辦的問題。

是傳位於三兒子趙廷美,還是傳位於趙匡胤的兒子德昭,抑或是傳位於趙光義的兒子呢?

為什麼對於這個重大的問題,她一個字都沒說?

難道杜太后又神機妙算,算準了宋朝傳到趙光義手裡就玩完了?

當然,有的人會說,不對!

金匱之盟還有個“三傳約”的說法,即,杜太后要求先傳趙光義,再傳趙廷美,然後傳給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7)——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5

可是,我想說,我的天哪!趙廷美和趙德昭歲數差不多大(作為德昭的四叔,廷美僅比德昭大4歲而已),杜老太太就能這麼自信地料定,趙廷美一定死得比趙德昭早嗎?

況且,這麼一輩一輩的兄終弟及,趙光義這一輩還好說,到了趙德昭這一輩,之後呢,德昭傳德芳,德芳再傳趙光義的兒子趙元佐?然後,元佐再傳元僖?然後……然後就成了一鍋粥……

這樣傳下去,怎麼看,怎麼亂,怎麼都像是一個解不開的死結。

正是這諸多的疑點,令史學界時至今日對於金匱之盟仍然爭論不已,而最關鍵的還在於,金匱之盟與宋朝另一千古之謎——斧聲燭影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註定了這兩大謎案更加波詭雲譎(jué)。

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人對這兩件千古謎案也有著自己的理解,在這裡,請各位同學允許我先賣個關子,在此留個懸念,待趙光義正式上崗之日,就是撥雲見日之時。

歡迎關注,給你有料、有趣、有意思的歷史。

在這裡遇見最樸素的情懷

在這裡遇見最有趣的歷史

月潤江南

純歷史|新解讀|很有趣

快,關注這個號,一起漲姿勢~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7)——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