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個年齡段的會計最容易失業!

財會圈掀起了一陣風浪,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今會計行業最容易失業的年齡層是哪一個?

01

30+ 先禿頂還是先失業?

先來看一下:在2017年2月,華為34歲老員工遭清退傳言引熱議。隨後任正非在某次與員工座談中表示“30多歲年青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刺激到了不少人敏感的神經。

小編想說,30歲+的年紀開始面對事業危機很奇怪嗎?很多人跟你說會計是越老越吃香?但如果30歲+的會計人即沒有相應的專業能力、管理能力,手裡也沒幾個值錢的證書,那30歲+的拿什麼跟年輕人爭?

同樣的工作,那些20歲+的工作激情、認真的態度是不是比30歲+的更顯優勢。同樣的工作,那些20歲+的是不是比30歲+的更好管束。同樣的工作,那些20歲+的期望收入是不是比30歲+的要低,30歲+的你能屈尊拿4k左右的低薪嗎?

原來這個年齡段的會計最容易失業!

02

40+ 拿保溫杯還是失業

再來看一組數據:來自Intel的數據顯示,美國2016年裁掉的員工中有近八成超過40歲,超過40歲被裁掉的幾率是40歲以下員工的2.5倍。看到美國兩個字你鬆了一口氣?但是這邊的現實也是:40歲+倘若沒有身居要職,那麼他的經驗通常可以被30歲+的人取代。

不管是職業還是企業,越往上越難!40歲+的會計人正是“越老越醇香”的時刻,一旦“香”不夠隨時有可能被公司清退的風險。更何況40歲+其實是一道坎,除了工作,有限的精力和注意力要分給家庭一半,需要陪年長的父母,陪自己的老伴,還要陪伴孩子成長……相比之下,30歲+的在成本方面、以及工作效率方面,擁有巨大的優勢。

原來這個年齡段的會計最容易失業!

03

會計人要麼改變,要麼被改變

年齡劃分殘忍又現實,但“職場不相信眼淚”。隨著年齡的增長,必然帶來心理上、生理上一系列的影響,而且人到了某個年齡,不和別人競爭那些“僧多粥少”的特殊崗位似乎不太可能。而更嚴峻的是,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法在變、制度在變、準則在變、媒介在變……

所以,要麼改變,要麼被改變。因為不僅企業對會計人員的需求變了,會計人員對會計工作的需求也變了。

會計人如果想要在這個不斷變化的時代裡找準位置,就要在每天的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創新財務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維。同時努力考取相關的職稱,不斷提升綜合實操能力。

▎本文轉自會計幫、註冊會計師,版權歸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