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籍烈士长眠新疆40余载,两地媒体联动寻找亲属 赫章熊绍友、纳雍刘法宪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不再有人记得你。”电影《寻梦环游记》中将人的“死亡”重新定义为无人记得,无人祭奠。在距离贵州3000公里外的新疆和静县烈士陵园里,180名烈士墓前,40余年未见鲜花盛开、亲友祭拜,却并不是因为“遗忘”。

他们生前担任着修建南疆铁路的重任,从全国各地奔赴西北边陲,并最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死讯被辗转告知了家人,但因路途遥远、时间漫漫,如今,陵园里安葬的208位烈士中,仍有180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找到他们的家人。其中,就有40人来自四川,2人来自贵州。

7月17日,新疆巴音郭楞日报记者汪涛与贵州都市报记者取得了联系,希望通过两地媒体的力量,帮两位贵州籍烈士寻找到亲人。

烈士长眠新疆 当地媒体帮他们千里寻亲

“我已经帮四川籍烈士找到了亲人,现在想帮贵州籍烈士也找到亲人。”7月17日下午,贵州都市报记者接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新疆巴音郭楞日报记者汪涛打来的电话。

据汪涛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处破败的院落里,发现了6座墓,尽管墓碑上的名字都已经看不清了,但是一个有着红色五角星、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石碑,依然宣示着这6人的身份。

后来,经过走访调查,汪涛得知,长眠于这6座墓中的,是上世纪70年代,从贵州、四川、河北、陕西等地远赴新疆的军人。他们为支援南疆铁路建设(吐鲁番至库尔勒段的建设),付出了青春、汗水和生命。

获悉这6座墓里的烈士为当地铁路做出的贡献,以及多年没有亲人前往祭奠后,汪涛心里梗了一下。“我觉得我有责任、有义务帮他们寻找家人。”于是,他尝试着帮这6位烈士寻找亲属。然而,随着他的寻找,发现这一数字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计。“越找越多,后来这些烈士墓被集中迁到一起,统计发现,有180余座烈士墓都是没有亲友祭扫的”。

媒体联动 部分烈士家属已经找到

“这些年来,一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那就是,一边是180座等待着亲属祭扫的烈士墓,一边是苦苦寻找亲人安葬处的烈士家属。”汪涛说,当年,这些烈士牺牲的消息通过官方传达给了家人,但当时因交通十分不便,有些家属没有办法立刻赶到当地。后来,等交通便捷了,再去看时,发现已经找不到安葬处了,而且这种情况是大多数。

今年4月中旬,汪涛首先联系上了河北媒体,试着寻找烈士的亲人。

在两地记者的努力下,部分烈士的亲人被成功找到。长眠新疆的河北籍烈士,即将迎来亲人的祭奠。

这次成功寻找给了汪涛很大的信心,他仔细梳理了尚未找到亲属的烈士名单,发现其中大多数去世时年仅20岁左右,分别来自陕西、四川、贵州、山东、河北、湖北等多个省份。于是,他再次决定,一定要为这些烈士逐一寻找到远方的亲人。

紧接着,汪涛又联系了四川媒体,在两地媒体的联动下,这次,包括徐克军、刘吕辉在内的10余位川籍烈士亲属逐一被找到。

如果你认识这两位黔籍烈士 请拨打96811新闻热线

“当年铁道兵每个团在南疆铁路沿线,都有自己的烈士陵园。”汪涛说,曾经参与南疆铁路修建工作的王进告诉他,当时战士牺牲后,大多数都会就地安葬。

直到2013年,和静县民政局把分散在和静县的12处零散烈士墓迁移至新建烈士陵园,并在全国各大网站发布消息,希望寻找到这些烈士的亲友和家人。几年来,在208名烈士中,只有近20名烈士的家人或亲友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前往陵园祭奠亲人,还有180多名烈士的家属没有找到。

在这180多人中,包含四川籍烈士40人,贵州籍烈士2人。

这两位贵州籍烈士信息分别为:刘法宪,男,汉族,89324部队10小队战士,贵州省纳雍县新光公社干罢大队,1954年出生,1975年7月22日病故。

熊绍友,男,汉族,原89325部队12分队班长,贵州省赫章县人,1949年8月出生,1970年1月入伍,党员,1975年7月6日病故。

如果您认识名单上的两位烈士,知道他们亲人的线索,请拨打贵州都市报新闻热线电话:96811。让我们一起,帮烈士早日“回家”。

来源:贵州都市报数字报 记者田儒森 实习生欧宁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