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推進「新時代講習所」創建工作

構築堅實主陣地 唱響時代主旋律 ——“新時代講習所”創建工作在南寧全面推進

自6月15日全市首個“新時代講習所”在青秀區新竹街道新竹社區揭牌成立以來,短短一個月時間,在南寧形成了燎原之勢——鄉鎮、街道、農村、社區、機關、學校、企業、商圈、基地等紛紛成立“新時代講習所”,一場又一場的講習活動,凝聚了大家的發展共識,激發內生動力。

“新時代講習所”創建工作的全面推進和持續深入,規模化縱深化地打通了宣講網格“末梢神經”,規範化特色化地推進了宣講活動走實走深,構築了堅實主陣地,響唱了時代主旋律,為奮力推動首府經濟社會向更高質量發展,凝聚了磅礴新動力。

“指揮部”高位推動

“新時代講習所”,是學習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陣地,是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載體,也是加強形勢政策教育、開展各種實用知識技能培訓的學校。

市委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強力推進,務求實效。6月中旬,市委辦公廳印發《在全市鄉(鎮、街道)、村(社區)創建“新時代講習所”的工作方案》,對創建工作進行全面部署,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按照有場地、有機構、有師資、有制度、有標識、有資料、有經費的“七有”標準,把“新時代講習所”打造成為具有南寧地方特色、深受基層群眾滿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宣講品牌。

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宣傳部門牽好總頭,加強指導,督促落實,並將創建工作情況列入全市意識形態工作督查調研內容;各部門各單位密切配合,積極參與;各縣區、開發區早謀劃早籌備,緊鑼密鼓加緊推進。

在全市“一盤棋”的合力推動下,“新時代講習所”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建在街道社區講政策習道德,建在鄉村農場講舉措習技術,建在機關單位講理論習法治,建在商場商圈講文明習新風,建在學校企業講形勢習新知……在脫貧攻堅戰最前線的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的貧困村甚至是深度貧困村,一個個相繼掛牌成立的“新時代講習所”,成為當地幹部群眾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三農”思想和鄉村振興戰略思想的重要陣地。

“根據地”精準定位

各地口味不一,怎麼建?不撒“胡椒麵”,結合各地發展實際和群眾需求,精準化定位各類講習所主要功能,集中資源力量用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解決群眾思想根源的“刀刃”上,力求實效。

上林縣在縣創富辦、鄉鎮、村(社區)層層創建“新時代講習所”,把三級陣地打造成為脫貧攻堅戰中“扶志扶智”的重要“戰場”,並在7個產業基地上建立“新時代講習所”,著眼“習”,重實踐,發揮創業導師、創業致富帶頭人的作用,集中辦培訓傳經驗習技能,助推產業扶貧;橫縣聚焦鄉村振興戰略,著力培育“新時代講習所”強產業、美鄉村、育新風、促和諧、惠民生、助脫貧的新動能,為全面唱響鄉村振興主旋律提供強大內生動力。

各地特點各異,怎麼建?不搞“一鍋煮”,鼓勵差異化,求新求異求彩,打造同一陣地的各色品牌。

青秀區利用轄區商圈集中的特點,在人流密集的青秀萬達商圈建立“商圈新時代講習所”;西鄉塘區結合轄區中小學校眾多的實際,將“新時代講習所”建在各中小學的道德講堂、遵德守禮室和鄉村學校少年宮;廣西—東盟經開區建立“農場新時代講習所”,推動國有華僑農場體制機制改革和產業發展,建立“非公企業新時代講習所”,凝聚非公企業黨員職工發展共識。

“輕騎兵”聚合發力

要說得明白、講得透徹、接得地氣,講習員隊伍尤為關鍵。

在南寧市,“地方軍”和“常備軍”聯動,打造理論講習員、政策講習員、技術講習員、文明講習員、書記講習員、鄉賢講習員、 創業導師講習員等多領域分眾隊伍,優勢互補、形成合力。

為更好貼近民情民需,各講習所從當地黨員幹部、學校教師、鄉賢人士、先進典型人物、文藝骨幹、產業帶頭人、致富能手、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中遴選固定講習員,組建一支10人左右的“地方軍”,發揮熟悉本地情況、瞭解群眾思想、實踐經驗豐富的本土優勢,分類施教講習,實現所講與所需精準對接、同頻共振。

針對講習所“地方軍”理論水平不高、知識層面有限的普遍問題,市、縣(區、開發區)兩級配強“常備軍”,通過整合理論專家、領導幹部、行業技術人才和基層宣講尖兵等優勢力量,成立講習師資庫(隊伍),以講習所點單邀課和師資庫列單送課的方式,補齊基層短板。

一支支鬥志昂揚的講習員隊伍,讓黨的好聲音傳遍千家萬戶。

“主旋律”一線唱響

為打破基層講習活動的時間空間侷限,南寧市用活“講習所課堂講習+一線流動講習”的“1+N”講習模式,用好“線下實地講習+線上網絡宣講”的虛實結合平臺,因地制宜“出實招”,因人施教“配好曲”。

發揮固定講習所的主陣地輻射作用,因地因時利用重大紀念日、宣傳日、民族節慶、圩日等,送課上門,送學到人,辦好分散靈活、務實親民的“流動講習”活動,走進群眾性文化場所唱山歌傳理論,走進實踐基地辦培訓強技能,走進樓棟庭院聊民生作動員,下到田間地頭講政策教技術。講習員活躍在園博園建設工地、邕江綜合整治施工現場、創業致富產業基地、貧困戶家中等項目建設一線、改革創新一線、脫貧攻堅一線和維護穩定一線,成為助推南寧市改革發展的新興力量。

同時,市、縣(區、開發區)利用微信公眾號開闢網絡講習新陣地,構築“新時代講習所”網絡宣講矩陣,講習內容“觸手可及”,講習受眾規模覆蓋。邕寧區打造“微課秀”空中移動講習課堂,通過“城區黨委—基層黨(工)委—黨支部”三級微信傳播平臺實現黨的理論政策在黨員幹部指尖快速廣泛傳播。

在“新時代講習所”這所大學校中,群眾學出忠誠和自信,學出擔當和責任,學出創新創業、幹事成事的真本領,為奮力推動首府經濟社會向更高質量發展匯聚更強大精神動力。 (記者 楊靜 通訊員 劉慧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