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細談黃帝內經——中醫里的陰陽2

逐句細談黃帝內經——中醫裡的陰陽2

繼續逐句談黃帝內經,繼續談中醫裡的陰陽。此段選自《素問.生氣通天論》。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

自古以來,人保持著與天地自然和諧統一,生命的根本,在於陰陽變化。

“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

天地之間,東南西北上下六方之內的所有事物,不論是地上的九州之氣,還是人體的九竅、五臟、十二節之氣,都和天地自然之氣相通。

“其生五,其氣三,”

天地自然陰陽之氣,化生金木水火土五行,天地人三氣。

“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

人如果經常違背這些自然規律,就會被邪氣所傷,陰陽是壽命的根本。

“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

人體之氣和天地自然之氣相通,那麼當天地自然之氣清爽明淨的時候,人的精神情志就會安定平和。

“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

人如果能順應自然規律之氣,陽氣就會充實而穩固。就算有虛邪賊風,也不能傷害人體,這就是順應四季氣候變化規律的方法養護身體。

“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

所以聖人能精神專一,順應自然之氣,通曉陰陽變化規律。

也就是說,善於養生的人,就會比較善於合理調攝精神,保持精神專一,適應天氣的變化,從而保持體內的陰陽之氣與自然界的陰陽之氣協調統一。

“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

如果人違背了自然規律的陰陽之道,就會導致人體九竅閉塞不通,肌肉腠理堵塞,衛氣不能固攝而散開,人體的防禦機能就會下降了。

“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這種情況屬於自己傷害自己,結果會導致人體正氣的削弱,隨著耗損,身體自然就會變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