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大改,我們天台見

微信大改,我們天台見

今年1月,當“微信之父”張小龍宣佈訂閱號不做信息流時,“頭條們”和內容創業者們鬆了一口氣。但5個月後,有著10億用戶基礎的訂閱號已經有了信息流初步形態。

6月20日晚間,伴隨著版本更新,微信訂閱號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變化:訂閱號信息不再以列表形式、而是以時間順序直接排列,即信息流模式。

就是這麼一個改動,讓眾多公號小編哭暈在廁所,從世界盃上火起來的“天台梗”還沒停下來,新一批嚷著要上樓的人出現了。

訂閱號消息變成卡片式

改版後,訂閱號的群發消息以發佈的時間順序進行排列,以“標題+頭圖”的形式直接展示,同時支持視頻、語音、文字以及多條消息的展示。

微信大改,我們天台見

推送條數摺疊

除了卡片形式外,一個公眾號在信息流列表中最多隻能直接顯示兩篇文章,即頭條和次條。而多出來的條數則被自動摺疊了起來,需要點擊右下角的箭頭來展開”餘下 X 篇“才能查看。

微信大改,我們天台見

信息流頁面顯示“多少好友讀過”

在新版信息流訂閱號界面裡,可以直接看到有多少好友和你志趣相投,每一篇文章都能看到你有多少位朋友讀過,每個公眾號還會顯示出幾個好友關注。

微信大改,我們天台見

置頂被取消

在舊版的公眾號界面中,許多人都會把自己喜歡的公眾號置頂在列表的頂部,以免錯過它的推送。在新版中,用戶此前置頂的訂閱號名稱前出現“星標”,“星標”訂閱號消息同樣按照時間排序,不再置於最頂部位置。

微信大改,我們天台見

文章摘要被取消

以前的公眾號推送中,如果單次推送只有一篇的文章的話,我們可以通過文章顯示的摘要來獲取更多相關信息。但是在新版中,單獨推送一篇文章的摘要也不再顯示了。

微信大改,我們天台見

提醒未讀的小紅點和數字消失

你是否有很多一百多條推送都沒看過的公眾號?點開訂閱號後,圖標左上角都是紅通通的一片?以後強迫症患者不必挨個點一下去掉小紅點了,不過一天沒看手機的時候,想找到某條訂閱號的上一次推送內容就……

改版是好是壞,還有待驗證

對於這樣的改版,網友們也是眾說紛紜,對於閱讀者來說,這次改版主要簡化了閱讀流程,讓閱讀更加直觀,在一定程度上曾加了閱讀率。但眾多的公號小編卻對這次改版表現出了不滿:

1. 自定義菜單點擊量將會大量減少(需要多點一步才可以看到)

2. 推送摺疊讓三條以後的文章閱讀量直接夭折

3. 訂閱號列表作為信息分類作用消失

4. 取消關注按鈕太明顯,粉絲可以輕而易舉的取消關注

5. 粉絲公眾號留言隱藏太深,容易導致互動減少

微信大改,我們天台見

微信大改,我們天台見

微信大改,我們天台見

面對網友們的各種質疑,騰訊公關總監張軍,20日晚也在微信群裡對此次改版作出回應:

1、大家說的關於第三條以後的閱讀率會下降,這個完全不存在,實際測試效率會提升。

原來進去,直接看到的只是第一條的標題,其它的什麼都看不到。現在恰恰相反,可以同時看到第一條和第二條,展示內容是比以前增加了。第三條及以後的,有一個下拉箭頭,可以直接打開當天後面的文章,且不可收回,這樣是不是比原來進去公號才能看到更直接?

2、對於所有公號而言,只要被用戶關注了,現在他們可被展示和看到的機會都會比原來增加,這點相信大家會認可。唯一的問題是,原來置頂的公號,會被削弱。

關於這個,現在把置頂改成了星標。既然有星標,就意味著開發團隊已經想到了這個問題,只是這第一個版本沒有加上去。大家可以理解公眾號改版是一個長線工程,所以後面一定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3、進入公號問題,實際上在右上角會有進入按鈕,表面上看,從過去的兩步變成了三步進入公號。我想跟大家說的是,既然公號設立了菜單欄,而且它是有效的,那麼平臺一定不會讓它弱化,它會和置頂功能一樣,會在後續的迭代中呈現出來,請大家給予一定的耐心。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看過去的平房看慣了,突然看一棟洋房,也會不適應。但這次改版總體而言,會提升訂閱號的閱讀效率,這是最重要的。訂閱號的主要功能並不是承載服務。所以,大家一看到變化,就嚇一跳。

目前,暫時是iOS版微信迎來了更新,安卓版還需要再等等,此次改版,到底怎麼樣,還需要一段時間的驗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