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

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被恩格斯稱為“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

1,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結果竟是這樣,和唯物主義相反,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抽象地發展了,當然,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費爾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體確實不同的感性客體,但是它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對象性的[gegenstāndliche]活動。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質》中僅僅把理論的活動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動,而對於實踐則只是從它的卑汙的猶太人的表現形式去理解和確定。因此,他不瞭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

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

2,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gegenstāndliche]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於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

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

3,關於環境和教育起改變作用的唯物主義學說忘記了: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這種學說必然把社會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駕於社會之上。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併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

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

4,費爾巴哈是從宗教上的自我異化,從世界被二重化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這一事實出發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歸結於他的世俗基礎。但是,世俗基礎使自己從本身中分離,並在雲霄中固定為一個獨立王國,這隻能用這個世俗基礎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來說明。因此,對於世俗基礎本身首先應當從它的矛盾中去理解,並在實踐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從發現了神聖家族的秘密在於世俗家庭之後,世俗家庭本身就應當在理論上和實踐中被消滅。

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

5,費爾巴哈不滿意抽象的思維而喜歡直觀;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實踐的,人類感性的活動。

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

6,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於人的本質。但是,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費爾巴哈沒有對這種現實的本質進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開歷史的進程,把宗教感情固定為獨立的東西,並假定有一種抽象的——孤立的——人的個體。

(2)所以,本質只能被理解為“類“,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自然地聯繫起來的共同性。

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

7,因此,費爾巴哈沒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會的產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個人,實際上是屬於一定的社會形式的。

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

8,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

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件!

9,直觀的唯物主義,即不是把感性理解為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至多也只能做到對單個人和市民社會的直觀。

10,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

11,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選自《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54─57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